田皓森 馮紅娟



摘?要:基于SVAR模型,考量了中國貨幣政策變化對農產品價格的沖擊效應,研究表明:社會融資規模和利率會對農產品價格指數造成正向沖擊;社會融資規模變化會引發物價總水平變化,進一步引起肉禽生產價格指數以及禽蛋生產價格指數的變化;社會融資規模和利率的變化對各類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影響顯著,且社會融資規模對各類農產品價格的影響效應更為突出。
關鍵詞: 貨幣政策;農產品價格;SVAR模型
中圖分類號:F32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7217(2021)01-0033-08
一、引?言
在我國,農業發展一直在國家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農產品價格更是受到政府和民眾的強烈關注,政府積極出臺相關政策,努力保持農產品價格穩定。然而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復雜性的增加,貨幣政策很難保持長期穩定,需要根據經濟形勢不斷做出調整。另外,隨著我國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國外農產品的涌入也對國內農產品市場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因此,國內農產品價格開始出現頻繁波動,對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都造成了影響。
許多國內外學者對農產品價格波動進行了分析研究。總結前人對價格波動的研究,導致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原因有:宏觀經濟環境、國外產品供給沖擊和貨幣政策等。2008年金融危機后,國內外經濟形勢日益復雜,多國政府都實施了寬松貨幣政策,公眾對于通脹增加的預期明顯加劇,同期農產品價格也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基于上述背景,研究貨幣政策沖擊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也具有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于貨幣政策,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但目前國內外學者對貨幣政策能否顯著影響農產品價格仍存在爭論。大部分學者的研究支持貨幣政策對農產品價格的顯著影響[1-10]。其中,Bordo和Frankel從理論層面進行了研究,分別提出了“合約期限假說”和“農產品價格超調假說”,假說從不同角度證明了貨幣政策對農產品價格存在顯著性影響[1,2]。此外,多數學者通過實證研究也肯定了貨幣政策的顯著性影響。Scrimgeour等認為農產品價格不僅受貨幣政策的顯著性影響,而且對貨幣政策的反應是迅速的[3];Alam等(2017)、王耀中等(2018)認為導致農產品價格變動的主要因素包括全球經濟狀況、貨幣政策和美元匯率[4,5]。此外,國內學者中,楊繼生和徐娟通過實證研究證明寬松貨幣政策對肉、蛋、奶等產品價格的上漲存在重要影響[6];蔡勛和陶建平基于SVAR模型研究了豬肉價格對貨幣流動性的反映程度,認為貨幣流動性是造成豬肉價格波動的主要因素之一[7];張有望等提出農產品價格呈現出一定的金融化特征,寬松的貨幣政策會引起農產品價格的波動[8];柳曉康等驗證了貨幣政策沖擊是農產品價格超調現象發生的主要原因[9];林成提出國際油價和貨幣政策分別以不同的渠道對農產品價格產生顯著影響[10]。上述學者從不同的研究角度,分別從理論和實證層面證明了貨幣政策能夠有效影響農產品價格。
此外,還有部分學者認為貨幣政策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十分有限[11-16]:Bessler提出貨幣沖擊對巴西農產品價格的影響小于對工業品價格的影響[11];Awokuse利用DAG模型研究發現美國國內貨幣沖擊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并不顯著[12];Hayo等通過實證分析,得出樣本選取的偶然性導致貨幣政策對農產品價格有顯著影響的結論[13];國內學者中,蔡風景等的研究表明貨幣供應量(M2)對農產品價格僅存在弱傳導效應[14]。馬龍和劉瀾飚認為貨幣政策僅能解釋農產品價格波動的9%,不是導致農產品價格波動的主要原因[15]。周明華基于SVAR模型進行分析,提出造成農產品價格波動的主要因素是供需因素而不是貨幣政策[16]。除了上述這兩種觀點,還有一些學者提出貨幣政策變動對農產品價格影響的顯著性與研究期限或農產品特性有關[17-21];Lai等認為農產品的資產化程度越高,貨幣政策沖擊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就越顯著[17]。楊軍等[18]、謝衛衛等[19]從短期和長期兩個時段出發研究了農產品價格對貨幣政策沖擊如何響應,楊軍等[18]認為貨幣政策沖擊短期內對豬肉價格影響較小,但長期內將顯著影響豬肉價格的波動,謝衛衛等的觀點與之相反[19];王森等提出貨幣流動性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存在滯后性,且影響方向在短期和長期是相反的[20];李焜等也同樣認為貨幣政策與農產品價格的傳導效應在不同的時間段會表現出不同的特征,并不一定時常有效[21]。
通過總結前人的研究,發現學術界對貨幣沖擊與農產品價格波動之間的關系仍存在爭議,另外在數據的選取上主要選擇農產品批發價格指數、CPI食品數據等綜合價格指數或簡單選取幾種單個農產品價格數據。所選數據類型或是只能證明貨幣沖擊對農產品價格總體的波動影響,看不出對具體農產品價格的影響,或僅能看出對具體一種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不能很好地代表多數種類的農產品。因此在本文中,我們將根據聯合國糧食以及農業組織網站發布的最具代表性的農業產品目錄,選取6種覆蓋多數農產品種類的價格數據,然后通過S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檢驗對農產品價格波動與貨幣政策的相關關系進行研究。
二、影響機理分析
根據Frankel [2]提出的“農產品價格超調假說”,貨幣政策沖擊是通過影響名義利率來影響農產品價格的。為了分析貨幣政策對農產品價格的作用機理,假定在一個經濟體中只存在農業和工業兩個部門,在農業部門中,農產品市場存在套利機會,套利
的條件如下:
由式(7)可以看出,在假定的一個只有農業部門和工業部門的經濟體中,其他條件不變時,當貨幣供給量發生變化,農產品價格在長期中也會隨著貨幣政策的改變而發生變化。
三、變量選取、模型構建
(一)變量選取和處理
1.貨幣政策變量。
貨幣政策變量選取了七天同業拆借利率和社會融資規模(SF)。社會融資規模指標可以全面反映實體經濟融資狀況、行業發展動向、金融對經濟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等。同業拆借利率對于市場化程度更具有代表性,能夠更加迅速地反映市場對貨幣資金的需求。
2.農產品價格變量。
根據聯合國糧食以及農業組織網站發布的最具代表性的農業產品作為變量。其中,在糧食作物中,選取小麥生產價格指數(X1)、玉米生產價格指數(X2);油料作物中,選取大豆生產價格指數(X3);畜禽產品中,選取肉禽生產價格指數(X4)、禽蛋生產價格指數(X5);其他農產品中,選取棉花生產價格指數(X6)。
3.宏觀經濟變量。
選取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衡量總產出水平,價格總水平的變動情況用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代替,在期貨市場中,農產品也是重要的投資品,價格也會受投資水平影響,因此也選用投資(I)。
對一些有缺失的數據用平均數替代,考慮到季節性的影響,將變量月度數據進行CensusX12季節調整。我國GDP數據和各類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是季度數據,為了結果的準確性,需要將變量的數據調整為月度數據,并對月度數據取對數。
(二)模型的構建和約束
2.模型的約束。
當簡化式中未知參數的個數不少于結構式的未知參數的個數時,就可以計算出結構式模型的估計參數。對于k元p階的 SVAR 模型,就需要 k(k-1)/2個約束條件來估計結構式模型的參數。在本文中,11個變量需要55個約束條件,采用短期約束條件。
四、實證分析
(一)平穩性檢驗
為避免產生“偽回歸”問題,對所有變量進行ADF 檢驗,結果顯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R(7天同業拆借利率)、P(價格水平)、X5(禽蛋生產價格指數)和X6(棉花生產價格指數)等數據具有平穩性,Y(GDP)、I(固定資產投資額)和SF(社會融資規模)等七個變量是不平穩序列,為了消除非平穩性,對該七個變量進行一階差分,一階差分后的平穩性檢驗如表1所示。
(二)協整檢驗
為檢驗模型中各變量之間是否具有協整關系,采用Johansen協整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根據協整檢驗結果,各變量之間具有長期協整關系。
(三)Granger因果檢驗
為了確定我國的貨幣政策與農產品價格波動之間的因果關系,采用Granger因果檢驗來進行分析,研究引入相關農產品價格的滯后值之后,能否提高投資、產出以及價格水平變化的解釋程度。檢驗結果顯示:在貨幣政策變量與農產品價格變量的關系之中,利率的變化可以引起肉禽生產價格指數的變化,社會融資規模的變化不會引起農產品價格指數的變化;農產品價格變量與實體經濟變量的關系之中,小麥生產價格指數可以引起投資的變化,不會引起消費、產出和價格水平的變化;玉米生產價格指數、肉禽生產價格指數以及禽蛋生產價格指數會引起價格水平的變化,不會引起消費、投資以及產出水平的變化.
綜上所述,我國貨幣政策的變化,會引起社會融資規模的顯著變化,進一步導致價格水平發生顯著的變化,從而影響農產品價格指數,因此貨幣政策的變化會對農產品價格產生影響。
(四)模型平穩性檢驗
在對模型進行脈沖分析和方差分解之前,需要對模型的平穩性進行檢驗(如圖1所示),模型中的特征根都位于單位圓內,因此,可以確定模型是平穩系統,可以進行后續的脈沖分析和方差分解。
(五)脈沖響應分析
接下來,進行變量之間的脈沖響應分析,利用脈沖響應函數,將社會融資規模和利率作為沖擊變量,將肉禽生產價格指數、禽蛋生產價格指數、棉花生產價格指數等六個所選取的農產品價格變量作為響應
變量,依次進行脈沖響應分析,結果表明利率對玉米的沖擊影響較大,如圖2所示,玉米是主要的期貨產品,利率的變動會影響期貨交易行為,因此利率對農產品價格會產生顯著影響;社會融資規模對農產品的影響也較為顯著,社會融資規模的變化,體現了各大銀行機構對農業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影響農產品的價格。
(六)方差分解
為了進一步分析不同貨幣沖擊變量對農產品價格變化的貢獻度,對包括投資水平、價格水平和六個農產品價格指數這8個變量進行方差分解分析(見表3~7),由于篇幅問題僅顯示部分方差分解結果,方差分解結果顯示小麥生產價格指數對投資水平的方差有顯著貢獻,棉花生產價格指數對投資水平有顯著貢獻;社會融資規模對價格水平的貢獻度最大,肉禽生產價格指數對價格水平有顯著影響;從表5小麥生產價格指數的方差分解可以看出,社會融資規模對小麥生產價格指數的貢獻度十分微弱,而利率可以顯著解釋小麥生產價格指數的變動;從表6玉米生產價格指數的方差分解結果可以看出,社會融資規模對玉米生產價格指數存在顯著的影響,利率對其價格有一定的影響;利率對大豆生產價格指數影響顯著,社會融資規模對其價格有一定的影響;從表7肉禽生產價格指數的方差分解可以看出,利率對肉禽生產價格指數影響顯著,社會融資規模對其價格指數有一定的影響;從禽蛋生產價格指數的方差分解可以看出,社會融資規模對禽蛋生產價格指數影響顯著,利率對其價格指數有一定的影響;社會融資規模對棉花生產價格指數影響顯著,利率對其有一定的影響。綜上所述,我國的貨幣政策變化,會引起各類農產品價格指數的明顯變化。
五、結論及建議
本文通過協整檢驗、Granger 因果檢驗、模型的平穩檢驗、脈沖響應以及方差分解,分析了我國貨幣政策變化與農產品價格波動之間的影響,主要研究結論包括:
第一,社會融資規模和利率的變化對各類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影響顯著,且社會融資規模對各類農產品價格的影響效應更為突出,利率對小麥和玉米生產價格指數的影響較為顯著,主要是涉及農產品期貨投資,利率是主要考慮的變量。
第二,從Granger因果檢驗中得出社會融資規模會引起物價總水平的變化,物價總水平的變化會進一步引起肉禽生產價格指數以及禽蛋生產價格指數的變化,因此社會融資規模成為了農產品價格指數的重大影響因素。
第三,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融資規模和利率會對農產品價格指數造成正向的沖擊。近年來,城鄉一體化進程和農業發展是國家的重心工作,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國家對于農業大力支持,從農業貸款以及三農補助等方面都可以體現出來,農業成為了經濟的重要部分。
為了減少農產品價格的波動,保障糧食安全。首先,政府應建立脫離于貨幣政策框架的農產品價格調控體系,在貨幣政策調整期間積極運用農產品價格調控體系,使農產品價格保持穩定。其次,政府在制定貨幣政策時應將貨幣政策對農產品價格的長期效應納入考量。最后,政府應繼續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從銀行貸款規模和利率方面支持農業的發展。尤其對于小麥和玉米等重要糧食作物,社會融資規模對其價格影響更為突出,所以為了維持農產品價格穩定,實現農業的更好發展,政府應從農業貸款和財政補貼等方面對農業種植企業和個人提供長期穩定的支持。
參考文獻:
[1]?Bordo M D. The effects of monetary change on relative commodity prices and the role of long-term contracts [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0, 88(6): 1088-1109.
[2]?Frankel?J A. Expectations and commodity price dynamics: The overshooting model [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86, 68 (2): 344-348.
[3]?Scrimgeour?D. Commodity price responses to monetary policy surprises[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15, 97 (1): 88-102.
[4]?Alam?M R, Gilbert S,Alam M R,et al. Monetary policy shocks and the dynamics of agricultural commodity prices: Evidence from structural and factor-augmented VAR analyses[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17, 48 (1): 15-27.
[5]?王耀中,賀輝,陳思聰.國際大宗農產品定價機制影響中國農產品價格的傳導機理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8,39(2):41-50.
[6]?楊繼生,徐 娟.從田間到市場: 誰托起了食品的價格[J].經濟學(季刊),2015,14 (3):911-930.
[7]?蔡 勛,陶建平.貨幣流動性是豬肉價格波動的原因嗎——基于有向無環圖的實證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2017(3):33-41.
[8]?張有望,李崇光.農產品價格波動中的金融化因素分析——以大豆、食糖為例[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5):86-93,164-165.
[9]?柳曉康,柳博瑤,李祥文,等.貨幣沖擊對農產品價格波動影響的實證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9(5):153-155.
[10]林 成. 國際原油價格、貨幣政策對我國農產品價格的影響機理與效應 [J].價格月刊,2020(1):30-35.
[11]Bessler?D A. Relative prices and money: A vector autoregression on Brazilian data[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84, 66 (1): 25-25.
[12]Awokuse T O. Impact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 on agricultural prices[J].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Review, 2005, 34 (2): 226-237.
[13]Hayo B, Kutan A?M, Neuenkirch M. Communication matters:US monetary policy and commodity price volatility[J].Economic Letters,2012,117 (1):247-249.
[14]蔡風景,李元,王慧敏.我國貨幣政策對農產品價格的傳導研究[J].統計與決策,2009(9):103-105.
[15]馬 龍,劉瀾飚.貨幣供給沖擊是影響我國農產品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嗎[J].經濟學動態,2010(9):15-20.
[16]周明華.中國農產品價格波動:供需因素還是貨幣因素[J].財經問題研究,2014(8):125-128.
[17]Lai C, Hu S, Fan C. The overshooting hypothesis of agricultural prices: The role of asset substitutability[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5, 30 (1): 128-150.
[18]楊 軍,黃季焜,李明等.我國貨幣供應量對農產品價格影響分析及政策建議[J].農村金融研究,2011(12):58-61.
[19]謝衛衛,羅光強.貨幣政策沖擊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17,16 (6):84-95.
[20]王 森,蔡維娜.貨幣流動性對中國農產品價格的影響——基于隨機波動的TVP-VAR模型的實證分析[J].經濟問題,2016(2):36-43.
[21]李 焜,王小華.貨幣政策與中國農產品價格波動:研究評述與展望[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4 (5):49-56.
(責任編輯:王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