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凱
摘要:數學教學在我國基礎教育教學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學生學習其它學科知識和將來長遠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時刻關注教育教學的發展變化,把握新課程理念,以此為出發點,積極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提高教學效果,滿足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
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意味著新課程理念的逐步深化,也對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創新教學策略與方法,實現數學教學的優質高效。為此,本文將從革新傳統教學理念,精煉教材內容設問,注重專題講解環節,開展合作學習活動等四個層面,分析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優化。
一、注重專題講解
數學知識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只有根據這些相互聯系展開專題講解與培訓,才能使學生在鞏固基礎知識掌握的同時發展其解題能力。小學數學教師應根據教材中知識間的關聯、知識的難易度、學生的易錯點等,把整個數學課程劃分成幾個不同的專題,促使學生按專題進行模塊化學習,快速把握同一專題和模塊化學習中的知識實質,形成清晰的知識脈絡,并將知識聯想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以模塊化的方式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習的質量。
比如,在講授《圓柱與圓錐》時,這門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筆者針對這門課的內容,設置了專題講解環節。先把課程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帶領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初步建立直觀想象能力,然后針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度講解,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本文在進行專題講解時,還將設置一些例題,通過例題來鍛煉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進而優化學生的學習過程。由此,筆者注重專題講解環節,鞏固了學生的基礎知識。
二、創新教學理念
和諧的課堂氣氛,往往能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師應徹底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不受應試教育、師道尊嚴等觀念的影響和制約,全面貫徹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重視尊重、鼓勵學生,在課下主動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和真正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關懷和愛護,以此來加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自由、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比如,在講授《位置與方向》時,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新課程理念下更注重課堂互動和師生關系的建構,因此,筆者在教學中會主動地與學生溝通,積極建構融洽的師生關系。例如,在課堂上,筆者可以找出與學生對話的話題,通過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了解他們的愛好,這對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有很大的幫助;此外,筆者可以鼓勵學生提出疑問,提出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筆者可以耐心地解答,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通過改革傳統的教學理念,營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氣氛。
三、開展合作活動
在新課程理念下,合作學習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模式,它有利于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合作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師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在了解學生的總體情況的基礎上,將學生分成4-6人的學習小組,并在新課的開始階段,給學生足夠的空間,積極地引導學生在課前進行合作探究,交流學習所要學習的新內容,活躍課堂氣氛,進而在基礎課程講解結束后,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對課后所學內容進行歸納總結,促進小組內的討論、交流、互動、分享和交流,實現思維碰撞和優勢互補,使學生能夠實現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比如,筆者在講授《分數除法》時,本課程采用小組合作探究法展開教學,首先,利用課前準備時間,把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5人,組成員分組后,再給學生布置探究任務。作業發出后,筆者把課堂時間交給了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作業討論,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筆者會到小組內部進行走訪,觀察學生的討論情況,并根據學生的表現,做出評價,讓小組和小組之間形成競爭,從而提高小組的學習效果。在此基礎上,通過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促進了師生交流。
四、提煉教材設問
思考是數學的靈魂和核心,激活和發展學生思考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為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從根本上改變單向傳授與灌輸的教學策略,注重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問題設置與提出。具體地說,教師應該從數學教科書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入手,結合學生的認知和思維進行巧妙的設問,創新和優化數學教學過程,直接激發學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調動學生的思維動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展開思維活動,進行問題分析,探究知識,從而不斷提高自主學習和思維能力。
比如,在講授《分數乘法》時,這門課的內容主要是計算,但長時間的計算練習很容易使學生產生消極的學習情緒,因此,筆者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了提問式教學。課堂結束后,筆者先帶領學生學習這門課的內容,讓學生熟悉分數乘法的相關知識,然后,筆者再圍繞這門課的內容提出問題,每一次提問,筆者都會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在學生得到答案后,筆者再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答案,通過學生的回答,筆者可以了解學生的問題所在,并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改進。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提煉和提問,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
總之,隨著新課程理念的逐步滲透和全面深入,各學科教育教學因此而面臨著全新的任務和要求,教學方法的創新也就顯得十分緊迫和緊迫。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發展狀況,緊跟課程改革和發展的潮流,不斷推進教學方法的創新,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真正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秦彥楠.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3):236-237.
[2]張靈濤.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3):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