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本文中以高職院校提升信息化教學水平作為基礎,進一步分析運用SMART原則構建信息化教學目標,其中S即所制定目標必須明確、具體、M即目標為可衡量的、A要求目標為可實現的、R是制定教學目標須有充足教學資源、T要求制定教學目標需具備時間界限和可考核性,在這五個原則應用過程中,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充分結合5G技術和信息化教學手段,使高職教學實踐能夠使更加科學、有效。
關鍵詞:5G;高職;信息化教學;SMART原則
引言
基于當前互聯網技術發展,尤其是移動互聯網跨越式發展給高職院校新生課堂教學提供更多可利用資源、條件。同時隨著5G時代到來,針對高職教育來說是一種良好發展機遇,基于這種背景下高職教育應當針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改革,進而適應現代社會發展以及社會對競爭性人才的需求。當堂達標教學從本質上來看,是以教學目標作為中心開展教學的,在整個教學中應當緊密圍繞教學目標來開展,包括一切教學活動是以教學目的作為中心,同時教學手段以教學目標作為根本。當堂達標教學中每一個環節均是十分重要的,會從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教學成效,器關鍵是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目標制定準確、科學化則會使信息化教學方向正確,只有清楚和明白教學目標才會使學生,真正做到心中有數,因此當堂達標關鍵是要確保教學目標的科學有效,即需要準確運用SMART原則。
1、5G網絡和信息化教學
5G網絡是指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其具有速度快,網絡延遲低等特點。在2019年5G網絡已獲得商業使用許可,未來其將會在各行各業實現爆發式涉入,對于高職教育來說廣泛應用5G網絡信息化教育是目前在教育中運用互聯網和信息化技術的重要過程,信息化教育給高職教育自身的教學方式,思維模式帶來較大影響。基于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其主要依托互聯網平臺來開展,采用微課、慕課等多種方式實現課程資源遠程共享和師資力量遠程共享,能夠打破傳統教育,時間地域等因素影響。
2、5G時代下高職院校教學目標制定問題分析
第一,教學過程與教學目標脫離。制定教學目標是為對教學過程進行合理指導、約束,然而在實際制定標準目標時經常會由于制定目標而制定,所設定目標與實際教學不一致,甚至出現嚴重脫節的問題,導致教學目標失去對教學過程的指導意義,無法達到當堂達標效果。第二,課程要求與教學目標脫離。基于信息化背景下,教學目標同樣包含三個方面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傳授僅作為教學的一部分,關鍵是要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以及思維意識,這也是信息化教學重點以及學生發展關鍵。在當前信息化教學中,其目標注重于知識與技能,忽略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未能夠實現新課標要求,從一定程度上失去素質教育精髓。第三,教學目標的制定與學生實踐出現脫離。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作為主體,制定教學目標需要緊密圍繞學生實際來開展。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是決定當堂達標實現的關鍵,但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沒有充分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基于此制定的目標會與學生實際存在偏差,教學設計超出或低于學生接受范圍這種教學目標,對于實際課堂教學不具有指導意義,也未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第四,教學目標制定與課后評價出現脫離。所制定的教學目標相對空泛、抽象,學生很難掌握理解,對于教學活動如何開展,如何實現教學目標,如何課后評價沒有給出具體說明制定,這種教學目標無法合理指導教學實踐,也缺乏教學評價依據,導致當堂達標僅停留于表面。
此外,在課堂中沒有合理使用信息化手段。課堂上采用信息化建設能夠幫助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提升上課效率,然而不能完全依賴5G信息化虛擬實訓遠程指導,教師個人魅力以及講課風格對于課堂影響是十分重要的。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基于5G時代下引入信息化建設并將其投入課堂教學中,然而在課堂中如何把握信息化使用的度和節點還處于探索過程中。高職院校未能夠合理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教學,導致存在大量教學信息堆積,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效果,未能夠使信息化教學在課堂教學中起到輔助效果。此外,5G環境下,信息化教學中引入更多的AR/VR技術,其對課堂無法展示的實訓過程,危險操作可通過虛擬方式呈現,甚至通過語境語音模擬來實現,這也是傳統課堂無法實現的,很多教師依托自身講解,把握教師在課堂的中心位置,這樣會影響學生思維并形成固化思維,課堂積極性不高,無法調動學生積極性,影響學習效率。
3、5G支持下的高職信息化教學“SMART”目標體系建設原則
第一,Specific,即S要求所制定目標必須明確、具體,運用具體語言準確說明所達到標準,明確教學目標的一致特點,如果那種目標模棱兩可將無法圍繞教學目標來開展教學過程。比如在信息化教學中將目標定為提升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該目標過于模糊,這種目標可適用于本課堂或任意一堂課,將無法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不利于幫助學生理解教學目標,且形同虛設。如果能夠結合信息化教學實際以及教學重點,比如將教學目標改為學習作者通過聯想抒發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文中情感,其教學目標更加具體,明確學生也便于理解,能夠圍繞這一目標開展學習。
第二,Measurable,即M要求目標為可衡量的,主要指教學目標,具有明確數據,能夠將其作為衡量追蹤教學目標是否完成的重要依據,如果目標無法衡量將無法判斷是否實現,進而會失去信息化教學理論的意義,也無法實現教學目標。如果在教學中將目標定為大部分學生掌握課后字詞,這種大部分為難以量化詞語,課堂教學很難確定和評估是否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和學生需要統一、準確、可度量標尺,在教學目標制定中不能使用無法衡量的描述。
第三,Attainable,即A要求目標為可實現的是指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需符合教學實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為可實現實習能夠正確指導教學過程,通過教師教學實踐實現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教學目標,圍繞目標開展學習。
第四,Relevant,即R制定教學目標需聯系整個學期總體教學目標,立足可利用的充足的教學資源開展教學,關心學生實際發展和成長,每一堂教學目標區是整個目標的一部分,每一堂信息化課堂需保證離本學期的教學目標更進一步。
第五,Timebased,即T要求制定教學目標需具備時間界限,信息化教學要求每一節課均能夠達到教學目標要求,制定目標需通過課堂來實現建設目標,不能設定較多或設定較高定位,需根據課堂要求制定課堂可達到的目標,同時是針對一堂課的時間,由于學生經歷有限,教學任務有限,因此要求所設定課堂目標需確保在課堂內完成。
4、5G下高職信息化教學目標體系的構建
第一,學習信息化教學理論,明確教學方向。作為教師應當注重新理論的學習能夠把握新課標,轉變傳統教學理念,運用新課標來指導教學目標的制定,同時還應當積極學習現代化教學理論,尤其是創新教育,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改革內容,提升自身教學素質,能夠將新型教學理念融入到信息化教學中,轉變教學觀念,使其與現代化信息教學相匹配,及時調整教學重點,使課堂目標能夠符合新課程標準。主動學習最新教育理論,開拓視野和教學思路,能夠適應信息化背景下對教學目標提出的要求合理制定有效教學目標。第二,研究教學任務,明確教學重點。在教學目標制定過程中,應當從課程整體上進行把握,能夠弄清。課程編寫意圖,體系重難點,以及學生達到目標要求,掌握信息化教學與課程內在聯系,在教學目標制定和備課過程中應當找到教學重難點以及信息化教學的落腳點,進而制定教學目標開展教學。結合smart原則將教學任務量化為可衡量具體的目標,根據目標開展探究式教學。第三,掌握學生實際情況,明確教學平衡點。研究班級學生的實際特點和知識掌握程度,從學生實際角度出發,結合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以及教學重點制定不同層次的目標。首先,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特點所制定目標應當有一定差別;其次,根據不同學情學生特點,比如學習成績好和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對同一知識點掌握程度不同,因此制定目標需根據不同學情學生的特點來考慮。第四,充分認識明確教學目標制定要求。結合信息化教學任務和學生實際制定教學目標,依據原則修訂,首先需要檢查所制定教學目標是否具體,教師和學生能否明確和理解是否可衡量,能否在課后判斷是否能夠達到教學目的,之后考慮該教學目標是否對學生有效,是否能夠在課堂上實現,同時在教學目標制定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其是否與整體教學目標保持一致,每一節課教學目標是否為該學期目標的一部分,所制定教學目標是否符合現代教學需求和學生需求,這一過程需開展大量教學實踐,同時也需要深入理解教學目標制定原則。
小結
總之,基于當前5G+智能化、信息化教學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目標制定過程中,運用SMART原則對其自身要求較高,不同水平教師在同一節課應用該原則制定目標會存在差異,且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因此要想在信息化教學中充分運用SMART原則,關鍵是要提升教師綜合素質。作為教師需不斷學習提升教學技能和學科素養,在教學實踐中加強對SMART原則的靈活運用,在這五個原則應用過程中,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充分結合5G技術和信息化教學手段,實現不斷創新,使其更好的開展信息化教學實踐并取得實效。
參考文獻:
[1] 錢晶, 魏子華. 論SMART原則目標管理在參與式教學中的運用[J]. 課程教育研究, 2019(18):9-10.
[2] 徐兆林. 基于目標管理SMART原則的課堂教學有效觀測[J]. ?2021(2019-35):68-72.
[3] 吳彩燕, 葛翔. 高職院校二級學院信息化教學管理建設研究[J]. 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版, 2019, 15(12Z):3.
[4] 王秋紅. 衛生信息管理專業”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研究[J]. 電子世界, 2019(7):2.
[5] 邢俊紅. 技工院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J]. 經濟研究導刊, 2020, No.454(32):139-140.
[6] 張靈芝. 基于信息技術與高職課程教學深度融合的“3+5”云系統應用實踐研究——以《接觸網設備檢修》為例[J]. 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20,30(03):66-69.
[7] 張靈芝.職教課程質量目標體系建設思考[J]. 湖北農機化, 2020,5(10):97-98.
項目基金: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一般資助課題:《信息技術與高職課程教學深度融合的“SMART”目標體系和應用策略研究》,項目編號XJK20BZY035
作者簡介:張靈芝(1981-),女,漢,湖南衡陽人,副教授、工程師。研究方向:電氣工程、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