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澤
摘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師總是希望能夠達到簡潔、高效的課堂營造效果,課堂教學過程需要教師重視學情,并指導教師充分發揮教學的主導作用,同時鞏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教育嘗試和教育策略,高效地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效率的教育課堂能夠達到更加具有現實意義的教學效果。為此本文主要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率;課堂研究
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師應該重視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人公精神,使學生感覺到身心愉悅。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落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能夠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自主參與學習。
1重視學情,縮小學生差距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結合學生學情,將教學難度維持在大多數學生能接受的水平,以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例如,《木蘭詩》一文中,有“杼、韉、轡、柝”等現代白話文中少見的生字,很多學生不僅不知道這些字的意思,甚至不知道其讀音。在學習時若教師直接講解課文,有些學生肯定會因為感到困惑而跟不上進度;若把課文掰碎了教,基礎好的學生又不屑于聽課。為了同時滿足兩類學生的需求,教師可以先把這類難點字詞單獨拿出來進行講解,再以句子為單位對文章進行拆分教學。同時,對于語文較弱的內向學生,教師可以制作一份預習指南,便于他們在課前先科學地學習一遍課文;對于語文較弱但相對外向的學生,教師可劃定學習互助小組,利用合作的力量幫助他們學好語文。如此一來,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會產生一種“老師在關注我,我得好好表現”的感覺,而這種心理暗示將會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和動力。
2不斷創新教育形式
目前隨著教育改革的全面開展,教育形式的內容越來越新穎,教育形式單一化的問題雖然依然存在,但是已經在逐漸的改善。由于初中語文的教育內容非常瑣碎,因此教育形式的迎合度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教師雖然重視教學過程中的意識,但是卻未必能夠掌握教育形式與教育目的之間的關聯性。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教育背景,在課程標準的基礎之上,不斷完善教學形式、創新教學目的、明確教學行為,才是目前初中語文教育脫胎于應試教育之上,創新教育形式,延伸素質教育的合理教育任務和教育目標。
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是目前一個非常新穎的教育形式,這是因為多媒體不僅非常便捷,而且還可以很好的補充傳統的板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具體形象,加入一些更好的教育形式,創新教育內容和教育載體。教師之所以使用多媒體,是因為多媒體可以營造一個更好的教育情境,而且能夠把教育情境以動態化的形式表現出來。教育情境和教育意義之間一直是互補的關系,教師通過多媒體能夠展現課堂的整體意境,這是一種通過事先巧妙設計,搭配教師的語言互動和學生的游戲互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開展情境教學,展現教學目標,創新教學形式的反饋和體驗。無論講述什么內容,都可以本著新穎的教學形式展開一系列的教學創新。如學習《走一步再走一步》教育案例時,其中將會涉及不同的教育形式,課文講述作者小時候的一次懸崖上歷險經歷,因此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感同身受,應該結合知識和能力目標,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把握課文的內容。在整個課文的導入環節,就應該進行小視頻的展示,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基礎。
3開展合作小組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合作小組學習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之間互幫互助,教師可以將學習成績薄弱的學生和成績好的學生排在一組,能夠在成績較好的學生的帶領下,促進組內學習的進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夠訓練學生的不同思維方式,不同學習方法,也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情誼,增強了班級凝聚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想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應該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觀念,只有學生具有基本的意識,才能逐漸提高學習的能力。
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自主預習,然后找一些資料,針對這些資料,學生之間可以相互討論,教師不應該嚴厲制止學生大聲說話,可以引導學生參與教學討論,實時對學生進行引導,能夠真正地幫助學生,也能夠防止學生在課堂上走神,在學生討論結束以后,教師應該讓學生將自己的資料和課文中的語句進行對比,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緩解上課時間不夠的問題,還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能夠逐漸上升。
4利用微課,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微課的誕生,使學生可以用課前時間自學教材,并根據視頻推薦進行相關的拓展閱讀,既提高課堂效率又增大閱讀量。例如,學《社戲》時,微課的應用讓學生能夠在課前就掃清生字、熟悉文章內容,便于消除學生對新知識的畏懼心理。同時,教師還可以在微課中引入《合陽線胡》《關中剪影》之類的文章讓學生與課文進行類比閱讀,拓寬閱讀渠道的同時,使學生從文字的學習中增長對祖國各地特色文化的見識,鞏固微課學習成果。通過這種方式,語文教師只需在課堂上教授精華知識,由高效課堂節省出的時間可以用來開展拓展閱讀交流、相關知識拓展等活動,課內課外雙管齊下,增大學生的閱讀量。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下,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與時俱進更新學生的教學觀念,積極探究新的教學方式,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機會,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為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文瀅.芻議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6(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