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珍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高中語文教學不再只是向學生傳遞書本的知識,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也投入了一定的精力。傳統式的語文教學對于學生德育的發展以及學習能力的發展來說起不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德育指導,對于學生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的形成十分重要。因此,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德育指導。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相關措施
引言: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對學生的語文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傳遞相關的理論知識,還要對學生的德育投入一定的精力,這對于學生的思想道德發展以及看待事物的眼光的發展來說十分重要。德育教學的滲透,對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以及思想境界的提高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中語文教材中蘊含著我國的傳統文化,其中的人文精神對于學生的德育發展十分重要。因此,在語文課堂中滲透德育教學,要先將課本內容進行充分的挖掘,通過語文教材中的相關知識以及文章內容情感,引導學生進行語文探究,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一種不同于知識教育的教學方法。主要是通過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對文章中的人文精神以及思想情感進行參模和學習。語文是一門內容廣泛、意義深遠的學科。它包括故事、古詩、散文、敘事等等。大多數文章都充滿了作者想傳達給讀者的獨特情感以及獨特的道德思想,或是作者對自己、社會和處境的理解。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向學生傳授文章中的德育情感,引導學生主動體會文章的寫作意圖,從而形成自主學習和吸收文章德育知識的能力。這是培養學生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一個很好的途徑,也很好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在當前的素質教育體系中,德育教學能夠充分體現出“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本質,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增強自身的語文素養,提高德育品質[1]。
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措施
1、改變教學理念,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以往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處于接受理論知識的狀態,對于文章中包含的德育內容沒有過多關注,這對于學生語文素養以及德育思維的發展來說十分不利。這就要求老師要適時地改變教學模式,運用一些先進的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例如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采用通過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利用和文章相關的一些問題,逐步地向學生進行提問,幫助學生一步一步地理解作者的意圖和文章中的德育觀念。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明顯增強,學生能夠與老師共同探討相關的語文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和德育內容。此外,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語文教學。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創設出一定的德育環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促進學生的德育意識發展。
因此,老師要對教學的理念進行及時的更新,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進行教學,將文章中的德育內容以及文中的相關情境用多媒體進行轉化,讓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文章中的內容以及相關的知識,提高自身的情感境界以及德育水平。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高中語文《阿房宮賦》時,在學生探究文章內容后,教師在向學生講解完理論知識后,還應讓學生對文章背后的情感和內容進行分析,讓學生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讓學生在文章中解析作者的生活以及想要表達的情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德育意識,增強學生的語文知識探究能力。
2、改變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傳統式的高中語文教學對學生的思想進行了禁錮,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自己的主觀意識,對于高中語文的學習積極性并不是很高。這就要求老師要適時地改變教學模式,運用一些先進的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例如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引導式的教學,利用和文章相關的一些問題,逐步地向學生進行提問,幫助學生一步一步地理解作者的意圖和文章中的德育觀念。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和學生之間能夠進行一個交流,對于師生關系的發展來說大有裨益。此外,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高中語文教學。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創設出一定的情感環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促進學生的德育意識發展[2]。
3、老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學生生處于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老師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才能充分利用書本中的素材對學生的情感進行正確的指導。在教學中,老師可以相互交換 教學課件,對一些好的教學方法進行 總結,找到其中的亮點。除此以外,老師還可以通過網絡教學資源,對教學的內容進行補充,不斷地豐富自身的知識體系,從而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健康發展。
4、積極引導學生,創造機會進行學生的自我展示
學生生的文化課程學習可能較為困難,一部分原因也是學生自身對于中職語文的學習提不起興趣,產生一種抵觸的心理。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積極地向學生傳遞一些正確的思想觀念。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學生生還是處于青少年時期,對于他們來說,他們也是十分地渴望能夠被關注,希望可以找機會展現自己。因此,老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個心理特點,創造一些機會,幫助學生進行才藝的展示。在展示中獲得成就感以及榮譽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中職語文的魅力,從而形成一定的中職語文學習思維。學生生目前也是一個青春期,對于贊美和褒獎會有一種游戲打通關的快感。因此,老師可以多加創造這樣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理念,幫助學生學習中職語文。
結語:
高中語文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門必修課,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以及自身的綜合素養、增強對我國文化的認同感十分重要。此外,德育教學能夠引導學生對社會現象進行客觀地評價和思考,了解其中的德育文化,對于提高學生的德育意識有極大的幫助。在教學時,高中班主任在開展語文教學時,應明確德育教學的主要任務以及主要的方向,樹立新的教學觀點。此外,老師要遵循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陸章愿. 高中班主任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策略分析[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7):1.
[2]王銘明. 高中班主任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J]. 知識窗(8-14日刊),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