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照
摘要:生活化教學是結合生活中的事例和物體進行知識講解和分析,借助學生對物體的熟悉感和認知去進行物理知識的教授,因為學生之前對物理知識涉及到的生活事物和事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接觸,所以,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就是第二次去觸碰這個事物,學生的接受度就會更高。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減輕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抵觸心理,讓學生快速地理解知識,并且擁有一定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高中物理;生活化;策略開展
作為高中物理教師要善于從生活中發掘教學素材,并加以合理地利用,然后組織和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把生活真正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凸顯生活化教學的優勢,促使課堂充滿無限的生活氣息,展示物理學科的生活化特點,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物理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1、減輕學生抵觸心理
生活化的教學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熟悉感,將教學目的轉化為學生作為活動主體的內在需求,讓學生的主體性更加強烈,學生能夠在好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并且使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這樣一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心理也會逐漸的正常化,對于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的抵觸心理也會隨之降低,生活的熟悉感使物理知識的陌生感得到了調和,讓物理知識更加能夠接近學生的內心,并且學生易于接受。
2、輔助學生快速理解
生活化教學追求課堂的實效性,能夠提升一節課堂教授的內容知識量和教學效率。正是因為生活與學生的相關性,學生在進行知識學習的時候,會更加快速的理解好物理知識內容。隨著高中的知識內容更加豐富,學生的學習任務更重,快速有效地進行知識理解,而高效的課堂變得十分的重要。在這一基礎上,教師在課堂上要學會豐富教學方式,適當結合生活實際去進行物理知識講解和物理知識的對比教授,輔助學生更加快速地理解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從實際生活中找尋物理資料,促使生活與課程的有機結合
新課標的不斷改革,促使課堂教學更趨于生活化,引領學生更加深刻地感知學科知識。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為了全面踐行新課改,一線教育者細致地分析生活實際,找尋出更具說服力的學科資源和信息,然后進行創新和變革。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教學形式,促使學生更加清晰地掌握物理知識,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逐步歸納和總結物理規律和特征,為生活與課程的完美融合,打好堅實的基礎。高中物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物理知識教學之余,需要根據生活中的現象結合學生學習的具體內容進行物理知識的教學,讓學生能夠形象化的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完相關的理論知識之后,能夠根據教師的講解把學習的相關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幫助自己理解生活中的物理,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就會逐漸的得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也會顯著的提高。
4、生活實例引入教學,吸引學生注意
高中學生不像小學生,用一些小游戲或者小獎勵就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物理還是一門枯燥無聊的又很難理解的學科,所以要想調動高中學生的積極性,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就要適量的引入一些生活實際案例,把課堂與生活緊密聯系。比如:向學生提問,生活中他們看見了哪些現象,想知道為什么會形成這些嗎?然后讓學生回答他們看見了什么有趣的現象?有些學生會說雨后出現彩虹是什么緣故,然后教師就可以解釋原理,引入光的折射和吸收的知識點。還有在夏天的時候,為什么穿深色的衣服會感覺比淺顏色的衣服熱,這個時候就解釋深色更容易吸收太陽光,所以會增加熱量,因此,在夏天,大家盡量穿白色的衣服,會沒那么熱。還有當筷子插入水中,會發現水下的筷子好像被折斷了一樣,但是拿出來后,筷子是完好的,這又是什么原理呢?就可以讓學生自由思考和討論,勇敢表達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師在加以解釋和補充。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特別多,所以教師要靈活運用這些常識,把教材的理論知識與之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他們更容易理解復雜的理論。
5、從學生實際興趣出發,深入研究教材
高中物理的學習要對學生進行很好的興趣引導,這樣能夠帶領學生發現學習物理的樂趣所在,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還可以使得學生能夠更快地入門。物理問題在理解上有的時候是不容易的,學生有的時候就轉不過來思想,這就會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困擾,使得學生找不到學習物理的突破口。所以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將生活化教學思想引入。因為物理問題很多都是來源于生活,比如對于追及問題的理解,教師就會舉例來方便學生的理解。還有就是傳感技術的講解,教師就會舉例生活中傳感技術都應用在哪些方面,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傳感技術,這樣也方便學生對傳感技術的概念的理解。
6、積極聯想,舉一反三
物理問題的學習也來源于想象,因為很多物理問題需要我們展開想象來進行理解。對于追及相遇問題、二力平衡問題等等,需要我們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在腦海中浮現出問題的畫面,這樣就能使得問題出現畫面,幫助學生進行解決。而且物理的學習還需要學會舉一反三,因為很多物理問題是分類進行學習的,我們所做的所有的題都可以按題型進行分類學習。對一類題我們要不斷地進行復習鞏固,不斷地發現新的學習技巧,找到更多的解決辦法,真的理解到問題的關鍵之處,遇到相同的問題能夠減少出錯或者不出錯。這樣便達到了學習的目的,才算是真正地學到了東西。
7、布置生活化作業
生活化作業是對生活化教學工作的延續,既讓學生通過生活理解知識,又要引導學生通過知識來了解生活,雙向作用,共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吸收。
例如,在教學“牛頓第一定律”之后,老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將生活中的現象融入其中,讓學生展開分析。比如:同學們剛坐上火車,座位面前都有一個桌面,把一個小球放在桌面上,等火車啟動的時候,小球的狀態會是什么樣的?雖然學生們并不一定在火車上做過這個實驗,但是這個實驗與學生的生活非常貼近,即使在家中,學生們也能夠對該實驗進行模擬。這種生活化習題的設置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們的解題興趣,而是更有助于促進學生主動進行知識探究,從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學習知識。
結束語
總的來說,生活化的物理教學,對于高中物理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物理來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現象與事物也離不開物理。兩者相互結合,就會發現物理的學習其實并沒有那么難,找到學習物理的突破口,通過生活看物理。我想這樣會找到更加快捷的方法來學習物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
參考文獻:
[1]張文,高玉柏.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0(10):64.
[2]朱良宏.淺議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技巧[J].理科考試研究,2014(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