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夢媛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有關部門也經常發布相關政策。同時,在各所學校還建立了適當的咨詢機構,并開設了許多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講座。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僅是中等職業學生素質最全面的體現之一,還是評估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影響的指標。
關鍵詞: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缺乏教師的監督,大量的學生感到與教師的距離遙遠,并且很大一部分學生在中等職業學校面臨著不適當的教學方法或不適當的教師行為,導致產生了心理問題并承受著來自教師的教育壓力。焦慮的加劇使學生變得敏感,多疑,自私,叛逆和喜怒無常。對這些學生,特別是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采取純粹的壓制性教育很容易引起師生之間的緊張關系,使學生更加極端。如果在各種課堂活動中可能發生的各種極端行為得不到適當的糾正,那將不可避免地破壞教師的威信并失去課堂的親密感。如何加強這部分學生的學科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達到明確的心理學習目標,并取得良好的心理狀態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回顧
(一)心理健康的內涵。在正常情況下,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智力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心理功能狀態,表示一種良好的人格,良好的處事能力和良好的人際關系。在收集數據時,得出的結論是,心理健康是指具有統一穩定的人格,改善周圍環境的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的人,這在維持人際關系和個人自尊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根據與心理學有關的現有理論,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應滿足以下條件:首先,可以正確認識,做出明智的決定并客觀地分析自己的心理,包括知識,技能和情感。其次,即使面對逆境和失敗,也不會輕易放棄,并努力實現自己人生的真正價值。第三,當面對造成心理壓力的情況時,將反映出應變能力和承受壓力的能力,以應對失敗并正確處理。第四,無論面對什么環境,都可以有效地緩解壓力,自己決定一切,并做出決定,而不會盲目地跟風。
二、解決中職學生心理問題的策略
(一)尊重問題。每個人的教育問題都不一樣,教師需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讓每個學生在教室里有尊嚴地學習。不良行為的形成是長期積累的結果,糾正不當行為還需要一些過程。學生需要自己有動力的喚醒,遠離不必要的干擾源,對教師的長期戰略眼光以及對教育細節的現實理解。堅持教育幫助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并注意如何在學生中樹立榜樣,教師應以身作則,需要意識到教育水平,并避免過多的口語和行為。教師應注意錯誤與教學之間的區別,為了理解問題的本質,需要集中精力進行宣傳和教育。教師應加強行為訓練并允許其重復一段時間,需要將思想上的問題傳達給學生家長,以便形成共同的教育力量和嚴格的紀律要求,以約束學生不良行為的發展。
(二)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正確引導學生的心理發展。合理組織與心理健康教育有關的課程,提高學生的積極樂觀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和應對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重視德育的發展,以培養常識和豐富的情感,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生活和世界。充分利用廣播,報紙,心理講座等多種形式,積極全面地傳播心理健康知識,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和適應能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使心理健康教育無處不在。
(三)完善學校教育制度。在中等職業學校建立穩定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還不足以依靠學校自身的努力,穩定的保護體系需要各方的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不應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視而不見,必須發揮監督和支持作用,并有效滿足教育部在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二是加快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保障體系建設,解決存在的問題,解決差距,加強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聯系,并尋求學生家長的更多支持。無論是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還是制定并實施干預和治療計劃,父母的支持與合作都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有必要建立一個全面的心理健康活動框架,通過多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完善的心理咨詢機構以及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來考慮各種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改善提供心理服務的機構,并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心理咨詢。配備心理咨詢室和心理宣泄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而且要積極預防,解決和糾正個別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咨詢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接受和評估自己,并克服成長障礙。這在解決和糾正不健康的學生心理和行為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中職學生心理還很不成熟,情緒仍然不穩定,面對失敗,如果不能及時正確地處理情緒,就會出現心理問題和行為極端。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獨立的空間,讓學生發泄不良情緒和壓力,從而避免造成學生心理問題。
總而言之,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職業教師和整個社會的當務之急是加強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針對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培訓課程不僅應幫助學生盡快與他人溝通和適應集體生活,還應幫助學生加深對自我的了解,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同時,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讓學生自己體驗,積累經驗,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樹立榜樣,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袁明.淺析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成因及對策[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46).
[2]張明雪.中職生健康心理素質培養淺見[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