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曄庚
摘要:高職院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可以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吹響新常態眾創號角,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代脈搏律動,實現跨界融合協同育人,助力高職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力軍。因此,本文基于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現狀,提出了具體的融合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思政教育;融合路徑
引言
高職教育具有與經濟社會產業聯系緊密、對產業市場變化靈敏的特點,同時,高職學生對未來具有相對明確的預期,因此,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更易取得實效,理應成為新常態下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陣地”。高職院校要主動與新常態時代脈搏律動,認清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價值,把握客觀存在的制約因素,探索課程融合的新路徑,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一、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融合現狀
(一)融合理念并未達成統一
高職院校通過傳授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知識的方法,使他們盡快的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以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但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沒有讓大學生成功提升自身的能力,同時也忽略了對學生道德品質和創新意識的培養。雖然部分高職院校為了做好創新創業教育而開展各種創業比賽,不過這種創業比賽更多的是提升了學生急功近利的心理,而忽視了比賽的初衷是為了提升創新能力。因此,很容易導致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脫離,二者的理念沒有得到有機融合。
(二)教育內容的融合有待完善
很多高職院校均設置有創新創業課程,但是這些課程較多地關注個體,在個體如何回應時代需求、承擔社會責任以及對接國家政策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思政課程融入在日常的教學中,達成了對教育對象的全面覆蓋,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多的重點放在了理論知識的傳授,卻忽視了把專業知識和創新創業教育更好地有機結合,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思維與意識的培養,因此,在教育內容方面二者融合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三)教育教學主體存在認識上的不足和能力不足。
在高職院校雙創教育與思政教育教學中教師是主導主體,學生是學習主體。當前,教師與學生“雙主體”都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滲透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對課程的思想性和政治性重視有余,而對課程蘊含的創新創業教育認識不夠,沒有形成連貫的思想體系、完整的教學設計和操作模式。
二、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融合的意義
(一)創新創業教育可以提高思政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中,穿插創新創業教育內容,既豐富了思政課教學內容,改變了思政課教學過程中的枯燥乏味現象,又使兩者的教學目標有機融為一體。既培養了學生高尚的道德觀,樹立了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培養了學生積極上進的進取心、敢于開拓創新的魄力、勇于承擔風險的心理品質和百折不撓的創新創業精神,從而使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不再是空洞乏味的說教,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更接地氣,更加貼近學生學習生活與就業創業的實際,更加具有針對性、時代性、適應性和實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洗刷創新創業教育的“功利性”色彩
在當前的創業教育過程中,讓學生簡單地學會并掌握創業的基本知識是相對比較容易的,但是,要讓學生真正把握創業的科學規律并領悟創業成功的“秘訣”與真諦,進而上升為創業的體驗和實際行動就非常難了。思政課有其獨特的學科優勢,充分利用其唯物辯證的方法論,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創業理想和信念,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和創業心理品質,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質,塑造大學生的創業型人格,從而很好地洗刷傳統創業教育中的功利色彩。
三、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融合的策略
(一)明晰創新創業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學科屬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把黨和國家的理論政策轉化為大學生的思想素質與自覺行動,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直面大學生思想發展和健康成長的關鍵問題,其中,就業創業問題是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關聯最為緊密的方面。因此,要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化為滲透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思想性和政治性是旗幟,決定人才培養方向;創新創業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立德樹人”的落腳點,是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
(二)合理分配教育資源,優化課程
通過思政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引領,幫助學生解決所遇到的各種思想問題; 雙創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因此,要對多項教育資源進行合理分配,教育者應該合作分工,教育的內容需要優勢互補,教育的方式必須創新新穎,通過不斷地優化人才培養的模式,充分的利用潛在的教育資源,更好地發揮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有機結合作用,實現思政教育和雙創教育的深度融合,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人才。
(三)提高教師素質,打造復合型教師隊伍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作為培養學子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樹立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互促融合的理念,引導學生,發揮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的作用。在我國的許多高等院校,由于缺乏專業的師資力量,大多數的輔導員就擔任了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教育以及職業規劃教育等職責。學校不僅要發揮輔導員老師在這些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要著力打造復合型、雙師型的教師團隊,讓課堂更加有趣、立體。 讓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到理論知識,也能進行實踐活動,真切地感受到二者融合的益處,收獲更多貨真價實的東西。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是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而思政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二者的有效融合,可以培養學生良好創新素質、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是適應、引領新常態的主動作為,將有力推進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發展與綜合國力的增強。
參考文獻:
[1]劉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雙向構建[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3(01):39-41.
[2]劉翠先.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協同育人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20(06):58-60.
[3]宋松.醫學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徑探析[J].晉中學院學報,2020,37(06):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