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瑪麗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的良好態勢,各行各業在面臨機遇的同時也面對著巨大的挑戰。加之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建筑企業同樣也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壓力,因此建筑企業需要不斷去探索符合時代背景的創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讓資源得到合理配置的同時提升企業自身的競爭實力,從而促進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現狀;優化措施
引言
近年來,建筑行業的發展逐漸趨于平穩,出于行業競爭壓力增大、市場需求的轉變、企業發展的自身需要等原因,使得建筑企業對于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的關注度和重視程度不斷增加。工程項目質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企業實現自我管理提升的重要途徑和體現,可以提升項目整體管理質量,保障施工工期按計劃進行,提升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和企業效益。建筑工程項目規模大,施工工期長,所涉環節眾多,其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因此,深入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于實現創新管理提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創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意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迅速,商業環境發生巨大改變,市場競爭瞬息萬變,信息化的發展帶給我們很多發展機遇,但也同時讓人們認識到“質量”是打造核心競爭力的主要途徑,信息化的發展讓很多企業越來越認識到經濟利益的獲取沒有捷徑可走。對于建筑行業來說,工程質量勝過一切,是一個企業立足行業發展的根本,在此基礎上優化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僅能夠保證工程質量,還能提升工作效率,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是提升建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如何進行創新、如何客觀評價自身的管理模式是當下很多企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這是一個以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發展為主流的大環境,傳統的工程管理模式很難適應新的發展需求,因此傳統的工程管理模式會給企業發展形成一定的壁壘。只有結合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建立科學、先進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才能打破圍困自身發展的壁壘,提高企業發展的市場競爭力,避免在這場大浪淘沙中湮沒。創新升級的工程管理模式,能夠使企業的工程管理、工作效率以及工程質量得到全面提升,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收益,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2新時期我國建設項目管理的現狀
2.1專業員工的缺乏制約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專業人才的缺乏是我國社會發展到現階段的普遍現象,存在于各行各業。建筑行業專業人才的缺乏不僅是指高層管理人員,還包括具體的施工和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缺乏導致了管理模式的落后,建設和技術人才的缺乏增加了管理的難度。中國建筑行業的建筑工人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他們不僅受到文化知識和素質的限制,也缺乏自身的專業素養。此外,由于缺乏專業技術人員,一些新的設備和技術不能用于建筑行業,這不僅影響施工的進度和質量,也不利于行業的發展。
2.2建設項目管理意識淡薄
建筑業需要積極利用建設項目管理促進建設項目的健康發展,目前,中國的許多建筑施工企業采用的管理模式相對落后,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沒有足夠重視建設項目管理,缺乏必要的項目管理意識,很難充分發揮項目管理的優勢。因此,許多施工企業并沒有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提供完善的施工項目管理制度和相關組織,使得施工項目管理的相應措施難以落實,管理效果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大大限制了項目的正常運行,甚至影響到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和質量。
3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具體應用及發展趨勢
3.1管理觀念創新
一個企業的長久發展是離不開創新科技的,創新需要從兩個方面進行,第一個就是理念上的創新,第二個就是技術上的創新,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討論。第一,創新市場觀念,我國的市場經濟已經逐漸完善,這對建筑行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要想實現工程管理,需要對市場進行調查,找到市場的發展規律和人們需求之間的關系,才能更好地進行工程管理工作。第二,人本化觀念,我國的建筑工程管理包含的內容和特點比較多,但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管理員工,一個企業要想完善管理制度,首先就需要建立人本化管理觀念,管理人員需要考慮到工作人員的心理,才能建立一個合理科學的管理制度,能夠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也可以推動管理工作的完成。第三,綠色化觀念,環境問題是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的問題,而建筑工程發展過程中,經常會產生很多的建筑垃圾和灰塵,這些物質都會對環境造成破壞和污染。所以,加強創新的同時,我們也要加大對環境的保護力度,采取效應的措施減少工程建設中產生的污染和破壞。第四,精益化觀念,以前的建筑企業在實際工作中管理不夠嚴格,沒有合理的對資源進行分配,造成了很大的浪費,通過不斷的創新發展,要建立一個精益化管理方式,增強對建筑工程的管理。而且,合理科學的應用資源,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
3.2管理體制創新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好的制度,尤其是建筑工程管理,企業的各項工作都需要管理,這樣才能保證每一個環節都可以有序地進行,所以完善創新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基本需要,我國的建筑市場需要盡快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比如,當前建筑企業在建造大型建筑物的時候,就要保證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全面性,可以設立針對性的部門進行管理,建筑企業可以把建筑任務分配給相應的施工方。除此之外,完善企業的內部責任制度也是很重要的,讓員工承當相應的責任,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認真負責,完善企業的產權關系之都和法人制度,提高他們的員工地位,對建筑企業工程管理有很大積極意義。在設備管理方面,應將日常維護保養以及檢修工作做好,確保其使用期間不會有故障產生。此外,應該優化配置管理設備資源,防止設備超負荷作業或者是閑置,以此充分運用設備資源。
3.3對工程管理對象和主體結構的創新
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就是人力資源,如何實現人員的合理配置也是值得深究的問題。企業可以根據工作人員的專長、能力以及自身的發展意愿來進行合理的人員分配。首先管理人員要創新管理模式,轉變領導思維,摒棄傳統的人員領導方式,科學合理的規范人員行為。此外,要建立系統、完整的人事制度體系,給企業員工充分的發展空間和選擇自由,但出于公平的角度,必須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和指標。還要注重人員培訓,提升施工人員以及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通過有效的激勵制度,減少資源流失,加強人才儲備,優化企業的主體結構。
4結語
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來說,建筑行業發揮著重要作用,建筑工程的質量是保障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為了能夠使建筑工程的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就需要利用各種手段來對工程項目的管理工作進行創新。對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可以為建筑工程提供強有力的內部支撐,所以,為了實現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管理人員需要根據市場與工程的實際情況,對管理模式進行科學化的創新。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建筑工程建設是基礎保障。在建筑工程建設中質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需要施工各參建方重視,將質量管理工作做好,降低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從而應該認識到施工項目質量管控的重要性,結合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管控策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落實質量管控工作,完善構建質量管控制度,合理設計工程施工方案,以提升工程質量,確保建筑工程獲得良好建設質量、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王玉偉,陳國強.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創新探究[J].散裝水泥,2020(04):47-48.
[2]陳紹康.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J].建材與裝飾,2020(20):195+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