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摘要:時代在飛速發展,我國的信息技術也在不斷進步,根據此情況,國家提出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相結合,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掌握知識。現在很多學校已經響應國家號召,引入信息化教學,因為這是未來教育不可逆的發展趨勢。在初中語文學習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基本穩定,創造性思維正在形成,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眼界,為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語文;有效整合
初中階段是提升學生語文文化素養的階段,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文章的閱讀、理解、分析、感悟,這一板一眼的教學方式,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的探究能力、審美能力。在初中語文階段加入新的教學方式是必不可少的,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發展,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語文課堂增添一抹亮麗的色彩,也為學生枯燥的初中生活增加快樂!
一、課前應用,提供預習資料
講好一堂課,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因為老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那如何發揮老師的主體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呢?首先,需要老師在課前了解學生情況,進而進行系統化的分析,找對最合適的資料為學生進行講解,然后,需要老師針對教學要求,提前讓學生進行資料查詢,做課前預習,最后,需要學生發揮學習的主體性,主動完成老師布置的預習作業,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查詢,這是信息技術在課前的實際運用,幫助老師找到合適的資料,幫助學生進行作業預習,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授《鄧稼先》這篇課文之前,我會給學生們留下預習作業:“在網絡查找關于鄧稼先先生的事跡,通過系統地篩選、整理制作成PPT,上課時講解鄧稼先先生的一生,以及從鄧稼先先生的事跡中收獲了什么,”這樣的一份預習作業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一系列的查找,學生更加深入了解鄧稼先先生以及他身上所傳達出來的精神,通過篩選、整理鍛煉了學生的總結概況能力,可謂“一箭雙雕”。
二、導學應用,激發學習興趣
無論是哪個階段的學生,對于視頻的接受程度大于圖片的接受程度,圖片的接受程度大于文字的接受程度,針對學生的這個情況,老師在進行授課時就不能僅僅講解文字,而是要加上圖片和視頻,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融入課堂之中,跟著老師的步伐一步一步往前走,因此在進行授課時就需要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多彩而不是死氣沉沉的。
例如,在教授《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這篇課文之前,我會在網上搜索關于“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的圖片和視頻并放到我的教學課件當中,上課時,將此圖片和視頻進行播放,當學生看到圖片和視頻時,學生不僅對“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有了清楚的認識,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為祖國點贊、加油。在講解文章時,學生也不至于一頭霧水。
三、課中應用,提升學習效果
對于初中生來說,認知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多的提升,但是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會經常出現上課走神的情況,一旦上課走神,老師講解的重點知識就會錯過,導致整堂課都是蒙蒙的,不知道重點是什么。那如何在課中讓學生保持專注力就需要老師運用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把整堂課完整地上下來,這時候信息技術的運用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點子,因為學生都喜歡電子設備,對于視頻和圖片感興趣,老師就可以利用這點,運用信息技術教學保證學生的整堂課都跟著老師的步伐。
例如,在教授《女媧造人》這篇文言文時,由于學生對于文言文的了解不夠透徹,會遇到問題就退縮,當講到“劇務,力不暇供”時,學生對“劇務”的不了解,學生興趣立馬下降,變得蔫吧,這時老師要進行講解和引申,利用信息技術找到關于“劇務”的視頻,講解給學生,“劇務”在現代社會是電視劇拍攝過程中的日常事務負責人,而在本篇文言文中“劇務”指的是非常忙碌的意思,通過信息技術再次將學生拉回到課堂,跟著老師的步伐走。
四、課后應用,鞏固語文效果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學明白的,有的人終其一生都沒學明白,因為知識在不斷更新,這就需要學生不僅要在課堂上完成每篇文章、每首詩的學習,更需要學生在課下進行知識積累,那如何進行知識積累呢?方法是很多的,例如:閱讀書籍、跟人交談、在網上搜索資料視頻......這就是信息技術在語文課后發揮的作用,通過知識的積累,學生的視野進行了拓寬,對知識的理解又上升了一個臺階,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授《春》這篇課文之后,我會給學生們留下課后作業:“在網絡查找關于描寫春天的優美段落和詩句,下次上課的時候給大家分享以及說明為何要選這個段落和詩句,”這樣的一份課后作業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進行知識積累,提升學生的知識面。
總而言之,時代在飛速發展,信息技術也在飛速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應該做一些更新,不應該再是老師拿著書本在講臺前一字一句的講,而是利用信息技術,加入新鮮元素,讓學生提升學習興趣,融入課堂,跟著老師的思路一步一步往前走,收獲知識,鍛煉自主學習能力和組織分析能力,做到在快樂中學習。
參考文獻:
[1]李因同.淺析初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0):99-100.
[2]唐浩敏.信息技術與基礎課程教學的融合實踐[J].電子技術,2021,50(10):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