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昌 何浩宇
摘要: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與時俱進,互聯網消費金融在網絡經濟中的地位也隨之越來越重要。我國日漸完善的金融體系、多樣化的社會融資渠道、不斷刷新的金融創新速度,為消費金融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但在現階段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中,依然存在著較多的影響和限制因素,這也就需要針對互聯網消費金融進行不斷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金融風險
引言
近幾年,消費金融已成為我國普惠金融的重要板塊,圍繞國內消費發展的新金融服務模式不斷涌現,特別是在“互聯網+”發展戰略的影響下,以電子商務平臺、互聯網金融公司等為代表的互聯網消費金融主體發展迅速,帶來了極強的社會效益。但是,在互聯網消費金融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風險和問題,甚至給社會造成了較為嚴重的惡劣影響。
一、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機遇
加強經濟結構。互聯網消費融資是一種金融服務模式,可以惠及社會所有部門。由于互聯網消費融資使用非貨幣交易,這類交易的簡單性在于,它們能夠刺激集體機械能源消費,刺激整個社會的消費需求,并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充分發揮互聯網消費融資的重要作用。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同時,生產的數量和質量不斷創新,促進了許多相關產業的進步和發展,對流動性和資金流動分配的影響最大,積極促進和及時調整宏觀經濟結構確實可以改善㈡加快傳統金融機構的轉型。在現階段,許多互聯網消費融資公司之間的競爭加劇。一方面,商業銀行目前利潤下降的趨勢是利率向市場變化所致。另一方面,傳統金融機構的經濟轉型因許多平臺的出現而大大加快,這些平臺是消費金融市場上的電子商務平臺,因為互聯網消費融資模式的變化給傳統金融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和競爭力 這迫使傳統金融機構不斷創新消費融資產品,吸引更多客戶,擴大自己企業的規模和渠道,迅速創新單一的傳統資產和負債結構,提高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二、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監管缺失
目前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監管嚴重缺失,究其原因是,其具有的混合性質無法具體歸到某一金融行業中。雖然有銀保監會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監管,但是對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監管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雖然為P2P網貸平臺構建了相應的監管系統,為網貸平臺的各項業務的開展提供了依據,但在具體的操作中,由于細節內容的繁瑣,監管作用仍然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與此同時,對于電商平臺而言,互聯網消費金融在操作中始終在打法律的“擦邊球”,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某些業務始終處于灰色地帶。
(二)信用體系發展不健全
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很多,作為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的參與者,大多數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都是以無擔保的小額貸款的形式提供的,如果不及時償還,用戶面臨很大的信貸風險。但是,在信貸紀律方面,沒有統一的互聯網消費融資信貸制度,中國人民銀行的權威信貸制度沒有深入地進入互聯網消費融資,也沒有納入個人信息共享即使是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也不合作,雖然其中一些公司擁有更完整和更豐富的個人信息,但它們在信息方面相互獨立,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機制,而且位于更大的數據孤島上。
三、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路徑
(一)完善互聯網消費金融法律制度體系
完善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法律制度體系,是推進互聯網消費金融有序發展、維護金融體系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具體來講,首先要規范市場準入條件,主要是針對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門檻過低、金融供給主體魚龍混雜的局面,提高企業進入市場的資金規模、內控機制、管理能力的標準,從源頭上既保證市場的適度競爭,保證市場的規范運作,并加強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其次要規范市場的運營管理,主要是規范互聯網消費金融的融資機制、利率標準、放款渠道、貸款額度、債務催收等金融行為,為互聯網消費金融過程中的非法融資、變相高利貸、違規放貸、暴力催收等違法行為提供法律依據;最后是構建互聯網消費金融供給主體的征信制度,切實加強對互聯網融資平臺、支付平臺及相關利益方的金融監管,并構建有效的反洗錢監管機制,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從事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
(二)完善個人征信體系
現階段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個人征信體系尚且不夠健全,而幾大銀行系統的個人征信體系并未完全對互聯網金融機構進行共享。但是在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健康和高效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個人征信體系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所以在推動互聯網消費金融實踐的過程中,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不斷完善和優化個人征信體系,為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一,建立并健全個人征信制度,以實現個人征信的信息共享;第二,對征信范圍進行清晰劃分,現階段以央行為核心的征信體系覆蓋范圍還不到50%,信息的盲區仍舊存在,因此對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而言,不僅要借助央行的征信系統,還要不斷利用大數據技術,以擴大征信范圍,最終完善個人征信體系;第三,目前金融市場中的征信機構之間沒有形成信息的共享,信息相對閉塞,這在無形中加大了征信信息的征集難度。因此,要積極建立并完善征信機構,以從根本上提高征信的覆蓋范圍,為互聯網消費金融的高質高效發展夯實基礎。
(三)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消費者的防范意識
一方面,要加強宣傳教育,在改變人們傳統消費金融觀念的同時,引導人們正確認識互聯網消費金融。如何做好宣傳教育?要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從不同的渠道開展不同的方式進行教育。政府要通過官方宣傳,從整體上增強消費者對互聯網消費金融的認知和認可。互聯網消費金融企業可以通過網站、手機終端廣告進行宣傳,提高消費者對產品風險、運營模式的認識。另一方面,要提高消費者的互聯網金融知識和風險防范意識,讓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理性消費,避免浪費。
結束語
綜上所述,面對當前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困境,消費金融企業應加強對自身的管理工作。依據時代發展需求,不斷創新自身的管理模式,在相關政策的指引下,提升民眾對互聯網消費金融理念的認知,從而推動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提升民眾的消費水平,進而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文娟.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的現狀及趨勢分析[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9(03):21-25.
[2]王怡心.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20,39(0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