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玲
摘要:隨著國家的發展,對教育也更加重視,新課改之后,要求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觀念,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英語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根據初中生的學習特點和性格特點,創建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創造一個輕松的教學環境,讓學生不僅成績提升,英語核心素養也隨之提升。因此,本文將針對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路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
新課改之后,對于各個學科的改革在不斷的加深,并且也有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初中生的英語學習還是有一些問題。現如今的問題就是教師和家長都非常重視學生英語的培養,但是很多學生并不愿意學習英語,對英語的學習不感興趣。俗話說,有興趣才能夠有動力,因此在初中的英語學習中,教師需要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起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
一、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分析
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都是由老師作為主導,沒有以學生為本的觀念,教師在教學中只是按照自己的教學方法依照大綱進行講解,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是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形式,沒有辦法讓學生對英語感興趣,這樣很影響教學效果。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比較枯燥的,很多教師已經習慣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去授課,這種方式是比較無趣的,學生并不愿意主動的參與進課堂中來。由于每個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同,導致學生學習能力也會由區別,教師統一的教學無法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就會出現能力強的學生覺得簡單,不夠學,能力弱的學生學不會,不愿意學,長久下去整個集體的英語水平都無法得到提升。
二、培養初中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的方法
(一)要創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
初中生普遍會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如果喜歡這個老師,那么也會因此喜歡這門課程,也會主動的進行學習,所以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教師形象,并且與學生創建和諧的關系是十分總要的。學生在信任老師并且尊重老師的情況下會更愿意學習教師講授的內容。因此,為了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夠相處的更加融洽,首先需要老師主動改變,融入學生。主要由兩個方面來講,第一需要教師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初中生的意識發展已經比較成熟,并且有著很獨立的思想,因此學生非常重視教師是否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一旦出現偏心的問題,學生的學習興趣必定會受到影響。所以教師想要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必須要保證自身的公平公正。第二教師需要給學生更多的信任并且多去關心學生。首先教師要樹立學生一定可以學好英語的觀念。針對能力各有不同的學生們,教師也需要進行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運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比如說在面對學習好的學生時,教師不能夠因此就特殊對待,要更嚴格的要求他們,不能讓學生出現過度自信的情況,教會他們一直保持著虛心學習。在面對學習較弱的學生時,教師一定要給予更多的關心,不能讓學生有教師只喜歡學習好的學生這種錯覺,教師需要給這些學生更多的信任,只要教師愿意好好教導,他們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一定會有所進步,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在正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總體來說,教師在教授知識中要多去鼓勵學生,肯定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心,這樣教師會更愿意學習英語,產生學習興趣。
(二)教師需要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都是教師在講,學生在聽,本身這樣的課堂就會比較枯燥乏味,因此需要教師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課堂的參與度。我們從三方面來講,第一是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由于這個時代學生的特點,對電子產品都非常感興趣,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好多媒體,根據教材內容準備出一些相關的圖畫或是動畫、小視頻、音樂等等,從學生的視覺、聽覺入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不再只是普通的跟讀或是朗讀,讓學生也更愿意參與到課堂中來,英語課堂有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參與就會變得更加活躍。第二教師可以運用一些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共同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更多學習的空間。英語和語文一樣都是有關于語言的學科,這種學科的性質就是需要學生多去表達交流,在教學當中,教師可以給學生留一些實踐,提出一些任務,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和研究,這樣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參與到課堂中去,自己進行思考學習,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都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這樣通過學生自己的研究學到知識的學習方式會讓學生產生更大的成就感,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還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最后就是將教學內容進行拓展,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我們要經常用起來。很多學生的英語成績很好但是真正到了實際的應用就不敢表達了,這說明在課堂上只對課本的學習是不夠的,教師需要將課上的內容進行一些拓展,比如說在學習有關漢堡店單元時,不僅要教學生課本上的單詞,也可以提前讓學生搜集一些資料,看看現實生活中,外國人是如何用英語來點餐的,在課上教師就可以模擬這個場景,教學生一些額外的比較生活化的英語口語表達。或者是再給學生提供一些其他的場景,讓學生之間用英語交流。在這樣的互動中,學生也會越來越喜歡學習英語。
(三)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成就感
很多學生不愿意學習英語就是因為對英語有畏難情緒,認為英語是一門很難的學科,因此沒有學習英語的動力。所以教師要在課上根據每個學生能力的不同,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將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給能力較弱的學生回答,難度比較高的題再去給一些英語能力強的回答,這樣既能夠讓能力弱的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又讓英語能力強的學生感受到英語的挑戰性,更加努力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多肯定學生,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作為英語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需要主動改變,建立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多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成就感,讓學生不是為了成績而學習英語,是因為對英語感興趣才去學的,這樣才能夠真正的使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提升,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黃蘇娟.培養和維護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方法探究[J].讀寫算,2021(18):113-114.
[2]袁夢. 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方法探析[N]. 黔西南日報,2021-04-22(008).
[3]趙長芹.淺談培養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方法[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