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教育局教研室 鐘順友
如今,由于傳統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影響和局限性,大多數教師對數學課堂資源的有效利用認識不足。比如,面對一些突發事件的出現,某些教師無法隨機應變從而讓其變成課堂上的負擔,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偶發事件帶來的趣味性和實效性。教學中的動態生成,表明了教師的教學是否沿著學生的思維靈活發展,當學生的回答或想法與教師的預設不一致時,教學中的隨機應變可以反映出教師的智慧。本文針對當前小學數學課堂中出現的偶發事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策略分析。
生成性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無處不在,因此我們應該抓住課堂教學中的每一件突發事件,開發利用其成為教學資源。在教學中,教師應具有較強的資源意識,珍惜和利用好學生為教學提供的真實、寶貴的資源,讓教學活動徹底為學生的學習以及發展服務,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例如:教學行程問題時,我們遇到過這樣的題目:樂樂和歡歡兩家相距1400 米,他們同時從家出發,相向而行。樂樂每分鐘行80 米,歡歡每分鐘行60 米。如果一只鴿子與樂樂同時同向出發,每分鐘飛行500 米,這只鴿子遇到歡歡后立即回頭向樂樂飛,遇到樂樂后再向歡歡飛,就這樣不斷來回,直到樂樂和歡歡相遇為止,這只鴿子共飛行了多少米?正當我激情澎湃的引導學生們分析題目時,一位同學大聲嚷道:“這是一只瘋鴿子嗎?”考慮到這位孩子很大膽,又為了解決他提出的問題,于是我隨機應變,邀請這位學生來扮演這只鴿子,又邀請其他兩位學生來扮演樂樂和歡歡,通過三位學生的表演,大家找到解決題目的關鍵:1.找到歡歡樂樂相遇的時間;2.相遇時間即鴿子的飛行時間;3.用鴿子飛行時間乘以鴿子速度。就是這位“不守規矩”學生出現,才啟發了我通過表演的方式讓學生理解題目并找到解題關鍵。
這節課,一位學生的突發情況被教師及時抓住并進行正確引導,不僅穩定了課堂秩序,還借此機會激發學生找到了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是課堂偶發事件帶來的價值。
同班級的學生基本是同齡的,學生之間的思維方式差異不是很大。然而,許多學生面對相同的教學內容,卻會出現共性偶發事件,這便是在提醒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提前進行重點研究,針對這樣的共性偶發事件進行先導性的提前預測,針對這些偶發事件來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理念,同時加強完善對教學內容上的偏差與疏漏。
例如:教學《分數與百分數的互化》,我們在數學課本上看到這樣一句結語:把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遇到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化成百分數。當學生們學習了分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后,揭示這樣一個結語是很合乎常理的。可是突發事件出現了,一個學生說:“老師,這里怎么有兩個通常,是不是重復了?”我正想著這一定是個例,沒想到,很多學生對“兩個通常”都表示出了疑惑。此刻我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問題,因此我就組織學生開始討論:“是啊,這里兩個通常是不是編輯教材的老師多寫了?”最后學生們得出結論:第一個“通常”:把分數化成百分數時,存在有這種特例是當分母擴大若干倍后,恰好是100時,可以直接把分數化成百分數。除這種特例外,一般先把分數化成小數;第二個“通常”:分數化小數時,當分子除以分母時,有時除得盡,有時除不盡,當分子除以分母除不盡時,一般保留三位小數。
這節課,偶發事件不僅讓學生在字字斟酌的探索中,深入理解了分數化百分數的方法,為學生帶來了“自我創造”的積極情感體驗,還為教師日后備課工作的不斷完善起到了促進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多數學生害怕在課堂上出錯,從而不敢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這便導致教師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從而給學生帶來表達的欲望,增加偶然事件的發生概率。
例如:教學《兩位數乘一位數》,有一道這樣的練習題:現在有單人桌12張,雙人桌18張,這個班級最多可坐多少人?很多學生都列出了算式:18×2+12=48。有一位學生卻列出(12+18)×2=60 這樣的算式,其他人笑他,他臉紅著低下頭。我卻很高興,想聽聽他的想法,他說他把這些桌子都看成了雙人桌。聽了他的回答,我非常感慨:在這個錯誤的算式中和這位學生的回答中居然出現了閃光點,因為他把12張單人桌也看成了雙人桌,我馬上抓住了這一點,繼續順著思路引導他。最終,這位學生不僅發現了自己的錯誤,還列出了正確的算式(12+18)×2-12=48,這時,同學們不禁為他鼓起掌來。在這位學生思維的啟發下,其他學生的思維突然活躍起來,每個人都爭先恐后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這節課,學生真實的表述換來的是我與學生的換位思考,通過探索錯誤的原因,從而產生意想不到的資源,為課堂增添色彩。冷靜、正確地處理課堂突發事件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和較高的教育智慧。一位教師不僅需要具有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還需要有靈活的教學機制,面對突發情況,要敏銳地捕捉到相應的教學資源,果斷判斷并迅速處理,這種教學的智慧不僅來自教師的學識,還來自教師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因為教學中偶發事件的發生是必然的,所以,如何正確有效地處理偶發事件,最大限度地發揮偶發事件資源的價值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深思的問題。在偶發事件開發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尊重個性,保持共性,積極有效地利用資源,從而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真正實現“減負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