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山丹縣清泉鎮中心小學 王小平
小學科學雖然和音樂、美術一樣,無是在課時安排上,還是內容設計上,教師都不太重視,學生也很難在小學科學課堂上學到真正的科學知識。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者已經發現單一的知識型教學,對于孩子潛能的發掘、智力的開發和提升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在新課標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實施發展性教學的倡議下,小學科學搖身一變,成了能全面開發學生發散性思維,挖掘學生潛力和增長學生見識的學科,一下子引起了教師、家長和學生的關注。在教學中,除了選用傳統教學方法的精華,還運用了信息技術,使小學科學教學更加輕松、多化,也更加直觀、生動,讓每一個知識點都能被學生看到、感知、理解。但遺憾的是,在調查研究中筆者發現,雖然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整合教學已有一段時間,可惜在運用中,好多教師并沒有把信息技術的優勢發揮出來,最多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看一些圖片、視頻,對于一些復雜的實驗或者抽象內容,還是沒有借助信息技術先進功能呈現給學生。由于教師對技術的不熟練,使小學科學教學無法真正從傳統單一的教學中解脫出來。一些教師還沒有認識到,信息技術在小學科學上的運用,不僅僅只是多了一種教學方法,而是要用新的模式、新的課堂構成,創新教學,改變小學科學的教學現狀,從而結合21 世紀小學生的學習需求,也改變他們的學習方法,進而實現小學科學發展式教學、開式發教學,真正提高小學科學的教學效率。
在信息時代,小學科學教學再也不像以前,教師只靠教材上的內容為學生上課了,也不會僅僅用講授式給學生傳授知識。教師把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教學內容結合起來,不但內容變得更加豐富,而且教學過程也更加簡潔、直觀,為教與學的互動創造了條件,同時極大地改善了課堂教學,實現了效率的最大化。其次,激發了學生科學興趣。科學雖然是一門比較豐富的學科,但是如果采用講解式的教學,不但使科學知識變得枯燥,而且學生對科學的興趣也得不到培養。而把科學與信息技術整合起來進行教學,信息對知識的呈現方式,還有新媒體上各種各樣的科學趣味小知識、科學故事等,能為學生打開了解科學、學習科學的另一扇窗,能徹底激活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真正愛上科學,在科學課堂上能用心學習,獲得新知。
在多年的小學科學教學中我發現,好多小學的副課教師,比如音樂、美術等,大多數副課教師專業知識欠缺。由于認識上的原因,學校把這些所謂的副課給課時少的教師,以拉近教學任務或者課時的距離,對于學生的需求考慮不周。再加上一些教師對于先進的教學設備了解不足,不能熟練、靈活運用,也在一定程度制約了小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教學發展,成為小學科學教學質量得不到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在新時代要想改變小學科學的教學質量,一定要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技能,要壯大科學課的專業教師隊伍。第一,在吸引教師和建設教師隊伍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教師更多專業方面素養,招收一些科學方面的專業人才,加強小學科學的教學力量;第二,在一些師范類畢業生中,招收科學教育專業的學生,讓他們用專業的知識充實小學科學的教師隊伍;第三,學校可以根據情況,定期為教師開展專業培養、信息技術應用講座,讓教師有針對性地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第四,教師要重視自身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的提升,要積極參加一些專業培訓,并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或者充分利用網絡上豐富的進修資源,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信息技術操作能力,達到與時俱進的目的,使小學科學課的教學得到質的飛躍,促進其有效發展。
小學科學有很多實驗課,這些實驗課雖然都是基本的常見小型實驗,但是對于學生動手能力科學觀念的培養是不可缺少的。尤其在小學科學實驗中,能實現素質教育對于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如學生的分析能力、發現與提出問題的能力、創新精神、科學態度和實踐能力等,都能通過科學課的有趣實驗得到有效培養。比如,在《點亮小燈泡》的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通過多媒體看到了很多黑暗中閃閃發光的小燈泡,然后通過信息技術的功能,給學生局部展現了燈泡內部的結構,并講解了小燈泡之所以發亮的原因,再讓學生看一個《點亮小燈泡》的實驗小視頻,接著讓學生分成小組,自己動手進行《點亮小燈泡》的實驗。學生通過科學的實驗操作步驟、觀察實驗變化,了解了電視與電線還有燈泡的關系,提前知道了初中才會學到的正極、負極,以及它們相互工作的原理等。通過有趣的實驗,有的小組實驗成功了,點亮了小燈泡,也有的小組實驗失敗了,但是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學生都親自動手實驗過了,對知識的了解會更深入。除了教師對于失敗原因的分析、點撥,還有學生對于成功實驗的總結、分享,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實驗興趣,增加了小學生的科學知識,使小學科學教學更有成效。
以前由于教學條件的限制,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對于一些觀察類的內容不夠明確,不引導學生觀察,是對科學教學的不嚴謹,也不利于學生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的培養。由于條件的限制,無法讓學生真正細致地觀察一些科學知識演變的過程,靠近知識的內核,導致觀察課程成了形式,難以達到預期效率。現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小學科學教學思維活了,條件優越了,尤其是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的整合,使小學科學中一些觀察類的課程,能更生動、直觀、細致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發現更多科學的秘密,了解世界萬物的神奇魅力。
總之,小學科學的豐富性、創新性、研究性,對于小學生思維的拓展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小學科學教師,要借助信息技術與科學整合的教學模式,牢牢把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課堂,并運用信息技術先進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打開科學知識的另一扇窗,讓學生走進更豐富的科學世界,學習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