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高臺縣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 王清泉
中學階段是學生思想觀念與行為方式的養(yǎng)成階段,教師對于學生的良好引導,在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涯和人生道路發(fā)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班主任不僅要教授學生應具備的知識技能,還應該對于其思想行為進行引導,幫助其在掌握基本文化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其認知世界的基本能力。尤其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管理工作在教育活動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要想保障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關鍵。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班主任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及時解決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當前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法適應當前工作的基本要求,必須在實踐中予以創(chuàng)新和改進,提高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
在傳統(tǒng)教育體系下,班主任往往是一個權威者的形象,學生對班主任存在畏懼心理,導致自我個性發(fā)展受到抑制。而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則能幫助學生卸下心理的負擔,從生活和學習中體現(xiàn)自身的主體作用,對于學生思維的開發(fā)與個性的解放有關鍵性作用。在和諧師生關系下,學生更加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課堂中積極表達見解,有助于課堂教學與學習效率的提升。通過友好的溝通交流,能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使其認識到自身的長處及不足,在今后成長中進行強化。贏得學生的信任,使其在吐露心聲中深刻認知自我,并獲取班主任的意見和想法,通過雙向反饋實現(xiàn)不斷提高。
班主任的思想觀念較為落后,是當前師生關系構建中的主要問題。部分班主任無法放下架子與學生進行平等友好的溝通,往往給學生造成一種疏離感和陌生感,因此會使學生的想法受到抑制,無法在交流中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缺乏針對性,往往是通過班會的形式進行信息的單向化傳遞,無法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導致在師生關系的處理上遇到困境。與學生家長的交流局限于學生的成績上,缺乏對學生心理健康和思想觀念等方面的重視,不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要求,無法獲得學生的認可。
良好的觀念是行動的指引,只有轉變當前管理理念,才能為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創(chuàng)造條件。班主任應該消除傳統(tǒng)模式下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認識到在班級中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自身應該做好引導和服務工作,解決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面臨的問題,從而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認識到學生與自身的平等關系,以和諧、民主、平等師生關系的構建為目標,實現(xiàn)對班級管理方式的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加強與學生之間的彼此了解與溝通,從而體現(xiàn)學生的獨立性與自主性。由于中學生的認知思維尚處于發(fā)展階段,因此班主任應該對其予以針對性引導,消除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鼓勵學生在與班主任的對話中講出自己的心里話,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和思想上的問題。比如在班會中,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言,轉變過往“一言堂”的形式,真正激發(fā)學生在班級中的主人翁意識,有助于拉近彼此的關系,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在班會中學生可能會提出自己的建設性意見,包括班主任的管理方式、班規(guī)等,班主任應該耐心聆聽并虛心接受。
中學生往往存在叛逆心理,如果班主任采用強硬手段實施管理,不僅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也會導致學生與自身的關系疏遠,為后續(xù)工作埋下了較大的隱患。為此,教師應該以情感教育為核心,激發(fā)學生內心真摯的情感,使其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懷與關愛,從而認真反思自身的行為方式及思想觀念,在班主任的情感引導下健康成長。這就需要班主任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從而了解他們在思想上的動態(tài)變化情況,從學生的內心需求出發(fā)實施管理工作,使學生能產生情感共鳴,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比如對于很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他們可能會存在自卑與自閉心理,導致在班級活動中的參與度不高,與教師和同學的關系不好。班主任應該對其予以重點關注,全面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讓他們認識到父母的艱辛以及為自己的付出,引導他們學會感恩,以極大的動力投入學習中回報父母,改善當前家庭狀況。在班主任的情感引導下,能使學生放下心理戒備,從而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對于學生潛能的深入挖掘,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其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勢和長處,對于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也起到了推動作用。尤其是賞識教育理念的應用,能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重視,從而在生活和學習中主動審視自身的行為以贏得班主任的贊揚。中學生的內心敏感,發(fā)展?jié)摿薮螅嘀魅螒撝鲃影l(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進行激發(fā)和引導,使其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期望,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和學習。如果班主任對學生的期望過低,態(tài)度冷漠或者存在歧視等現(xiàn)象,就會對學生的自我發(fā)展造成限制。比如有的學生在學習能力上較差,無法取得良好的成績進而導致自卑心。但是他們在人際關系的處理上游刃有余,班主任可以安排這類學生擔任班委成員,使其做好學生的自我管理工作。當他們受到其他同學的關注和認可后,自然能提高自身的自信心,進而轉化為學習的動力。
班主任的形象會對學生的個人成長與發(fā)展產生直接影響,因此應該以良好形象的樹立為基礎,打造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班主任的熏陶下不斷成長。在平時工作中,班主任應該做到克己奉公、艱苦奮斗,能針對管理和教學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能力,以辛勤的教師形象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深遠影響。這就需要班主任能和學生一起遵循班級制度,當自身出現(xiàn)錯誤行為時及時進行檢討。班主任應該避免對學生進行嚴厲的責罵,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班主任應該加強學生的德育,通過自身生活經歷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比如在日常教學中,班主任應該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能在課堂中游刃有余,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真正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高水平的業(yè)務能力,可以增強學生對班主任的崇敬之情,對于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中,班主任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往往難以取得良好的成效,而是應該增進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共同構建家校共育模式,實現(xiàn)對學生成長的有效引導。通過與家長的良性互動,可以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情況、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等,為班主任更加有針對性地實施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礎,防止由于缺乏對學生了解而阻礙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尤其是在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之后,教師在與學生交流溝通中更能予以尊重,防止對學生自尊心造成打擊,消除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隔閡。在信息化時代下,班主任應該借助微信和QQ等平臺構建全新的交流互動機制,增進與學生家長溝通的便捷性。通過彼此溝通分析學生在學習上的問題,以便制定針對性人才培養(yǎng)方案,以家庭為紐帶增進彼此之間的關系,避免學生對班主任存有畏懼心理。班主任應該借助家長會等途徑,與學生家長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并在此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人意見和想法,使其參與到討論中,激發(fā)其自主意識。
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有助于師生的共同發(fā)展,使學生擺脫過往的束縛,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與班主任的交流互動中增強自信心,同時也為教師的教學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但是,由于班主任的觀念落后和管理方式單一等問題,也會對工作實效性造成影響,學生和班主任的關系變得疏遠。為此,應該通過創(chuàng)新教育觀念、實施情感教育、挖掘學生潛能、樹立良好形象和實施家校共育等途徑,使師生關系得到逐步優(yōu)化,這也是教育改革的重點工作,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