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第一中學 謝 娟
目前我國中小學生放學的時間普遍早于家長下班的時間,而無法準時接孩子放學,這成為當前困擾許多家庭的問題,并逐漸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對此,2017年教育部辦公廳局出臺了《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明確要求各地區中小學要結合實際,充分利用管理、人員、場地等方面的資源優勢,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后服務的主體責任,積極作為。根據《意見》要求,各地區紛紛嘗試探索中小學課后服務模式,并出臺相關政策。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也突顯了一些新問題。
在相關教育政策的推動下,各地區積極開展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第一,各地區出臺了配套政策,指導課后服務工作的具體落實。例如2018年9月,北京市教委下發了《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加強中小學生課后服務的指導意見(試行)》,對全市中小學開展校內課后服務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并積極推動課題研究,為課后服務的有序有效開展提供政策支持。第二,有效解決了家長的后顧之憂。在中小學生課后服務現狀的研究過程之中,筆者發現了課后服務取得了很多進展性的效果,國內大部分地區在推行課后服務的同時都收到了較好的成果,比如說學生在放學后,如果家長沒有空閑時間接送孩子回家,那么實行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可以有效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為此,從家長的顧慮出發,從學生安全的方面思考,仍然需要大力推進中小學課后服務。第三,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課后服務的宗旨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全面發展的機會,同時也是解決學生放學后部分學生無人接送、無人照管的問題。所以在正常的學校教育之后,很有必要為學生開展一些課后服務,并且在社會各界的力量支撐下,提供給學生一個自由學習、自由發展的開放平臺。學校在課后服務中為學生制訂了更加開放、豐富的計劃,讓學生不僅能完成課后作業,更可以從多方面探索自身興趣,以引導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在中小學課后服務不斷推進的同時,其中的新問題也逐漸突顯:第一,各主體對中小學課后服務認識不清,存在理解誤區。如教師將課后服務當作加班,家長將課后服務看作學校的變相收費,學生則認為其加重了自己的課后負擔。目前大多數中小學生在課后由于家長的要求,報了各種各樣的輔導班,然而這種情況也有負面的影響。家長在花費了一些時間和金錢的同時,學生也將大多數課后時間都投入在課后服務中,如果學習負擔重的話學生就會產生抵觸心理,覺得這種課后服務是一種負擔。這樣的認知偏差自然也影響了各自的參與積極性,弱化了對課后服務的效果。第二,學校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效率低下。一些學校、教師將課后服務等同于“作業”,學生放學后依然被限制在教室內,無法利用校內資源展開興趣活動,導致課后服務內容僵化、形式單一。第三,學校的教育投入缺乏系統規范,投入比例不足,難以支持課后服務的持續有效運行。第四,目前許多地區中小學的課后服務處于探索階段,對于服務方式、服務內容、服務收費、監督管理等尚未形成完善的標準,導致課后服務缺乏規范,影響了實施效果。
根據國家教育部門的政策指導,各地區應加強組織建設,形成對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的統一領導,把握政策實施方向,指導教育宣傳工作,促進各方思想認識的轉變。中小學校是落實課后服務工作的主體,其在制定工作方案的過程中,應加強各方溝通,強化各主體對課后服務工作認同,例如做好教師工作,協調教師工作時間,合理安排服務任務,提升教師落實課后服務工作的自覺性;通過家校溝通,促使家長認識到課后服務的宗旨是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提高家長對課后服務的參與度和支持度;做好學生工作,讓學生體會參與課后服務的樂趣,調動其參與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課后服務是學校教育的延伸,是學校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為學生提供優質服務的方式。基于此,學校應加強開發與利用教育資源,打破“看作業”的單一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服務內容。例如學校利用良好的師資力量,為學生提供專業的課業輔導,促使學生在校完成作業,并解決課上難題;學校利用體育基礎設施,組織學生開展運動訓練,增加學生的日常運動時間,提升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學校利用空間資源,展開各種文體活動、娛樂游戲等,讓學生在趣味化的活動中豐富知識、提升能力、發展情感。
中小學課后服務產生的各項費用需要政府部門給予補貼和支持。各地區政府應針對中小學服務質量標準,在財政預算中作出科學計劃,確保教育經費的有序投入;學校也要結合當地的政府部門以及社會組織,爭取對課后服務工作的資金支持,明確課后服務的經費保障機制。中小學校應嚴格落實相關部門的管理規范,加強財務管理,完善投入機制,支持課后服務保質保量開展;此外,相關部門還應重視市場的力量,主動吸收社會資本進入教育領域,彌補一些地區教育經費不足的問題,支持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持續推進。
科學規范的標準是中小學課后服務質量的保證,也是切實推進中小學服務工作規范運行的前提。各地區應根據政策指導,制定契合當地發展需要的教育管理標準,針對課后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收費方式、參與方式作出系統規范;并明確監督管理部門,確定監督評價標準,加強對課后服務工作的檢查與反饋,對照標準分析其中問題,進而在實踐層面做出調整與優化,提升中小學課后服務整體質量。
總之,建立系統完善的中小學課后服務體系,保證課后服務質量,是現代社會發展對基礎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保證學生健康發展,解決無法按時接送學生家長的后顧之憂,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的必然選擇。結合當前我國各地區中小學課后服務開展情況,其中取得的成績固然令人欣慰,但存在的新問題、新矛盾也成了中小學課后服務進一步發展的阻礙。對此,相關部門應積極探索破解困境的方法,讓中小學課后服務體現真正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