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助力教師教訓能力的提升是當前大背景下亟需解決的難題,文章提出了四個信息化助力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策略,分別是參加信息技術能力提升的培訓;學習MOOC平臺的課程;打造“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的優質課;教學中重視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深度融合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教師教學能力
引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化已經走入課堂,需要及時在平時的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教師是信息化教學的執行者,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同時教育信息化的開展及推動離不開教師高水平的信息化教學能力[1]。
一、信息化助力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策略
1.參加信息技術能力提升的培訓
每年各中小學都會組織各位老師去高校進行信技術能力提升的培訓,針對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定向解決,旨在幫助學校教師能夠更加得心應手的使用教學媒體,突出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優化課上教學過程,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培訓中,因地制宜,采取理論和實踐應用相結合的方式幫助教師們在情景教學中掌握操作技能和教學媒體的使用技巧。
2.學習MOOC平臺的課程
MOOC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的使用,能夠讓教師不受時空限制,隨時隨地聽到優質的名師課程。MOOC中有很多優質課,例如首都師范大學孫教授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從信息化教學設計到信息化教學工具及微課設計與開發等方面都講解的非常詳細;還有西南大學陳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課程,非常系統的講解教育研究方法。在中國MOOC愛課程網上有專門為中小學教師開辟的教師能力提升和專業發展服務的課程。通過這類課程,有助于教師回去教育教學的理論與經驗以提升自身教師素養,有助于教師專業理念、專業知識更新,有助于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教師將優秀的教學資源運用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學水平。
3.打造“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的優質課
首先,我們熟知“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旨在以應用為導向,以資源共享為紐帶,以教師課堂應用為中心,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提高教育質量。教師教學能力欠缺,可以在一師一優課中學習其他老師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學設計、教學活動等,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其次,一師一優課的總體目標是希望通過征集優質課這樣的活動,進一步增強教師對信息技術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重要性的認識。
當每一位老師準備去打造一節優質的一師一優課時,必定會花費很多的精力去認真對待,花費很多心血,這也是對教師能力的一次全面的考研,教師要全面做好教學設計,從教材內容分析、學習者情況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的選擇、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及教學反思等方面去認真分析一節課的設計,尤其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要設計合理且有趣的課程導入、新知講授以及課堂討論等環節。同時,一師一優課是對一節課的實際情況錄制,教師也會注意自身的教學語言、教姿教態等,教師從各個方面全面提升。教師在整個教學實踐活動中,對教材的理解與分析會更加深刻,教學方法技巧的設計上也會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教學課件的制作會更加精美,教學資源的選擇盡可能的豐富并且貼近教學內容[2]。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也會把握到位,時間把控合理,教學氛圍的創設,師生的互動也會游刃有余。建議將“一優課”這個活動每年舉行,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
4.教學中重視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融合是近十幾年來一直提倡的話題,但還是存在較大問題。每位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只是形式上使用信息化教學媒體,但并未真正發揮出現代教育媒體的效果。在何克抗教授發表的《關于我國教育技術學研究現狀和教育變革著力點的思考》一文中提到,新型的教與學方式只有與正確教育思想觀念的指導以及相關學習資源的支持相結合,才有可能最終實現“深層次整合”的目標:將教師主宰課堂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課堂教學結構,轉變為既能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突出體現學生認知主體地位的“主導--主體相結合”課堂教學結構[3]。
在傳統的課堂中,一位教師、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和一個班級的學生,學生知識的來源僅僅局限于教師的講授以及粉筆在黑板上的寫寫畫畫,對于抽象的知識,根本沒有直觀的方式來表達,學生的想象力、創新力等受到限制。所以,在傳統課堂中存在很大弊端,如忘記學生、忘記能力的培養,教學與謀生不搭界,忽視現代教育媒體的使用等[4]。但現在我們要鼓勵教師在課堂中積極使用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融入學科課程中,充分調動各學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結束語
信息化教學能力是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利用各種有效的教育技術手段實施教學活動的能力,以信息技術帶動教育現代化,以信息技術輔助專業建設,學校要加強信息化教學長效機制建設,拓寬培訓途徑,加強信息化教學知識水平,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更多高素質的人才[5]。
參考文獻:
[1]王鳳娟.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研究[J].知識文庫,2021(21):160-162.
[2]李華,馬小璇,王繼平,崔云琴.信息化助力深度貧困地區“教育精準扶貧”路徑與對策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21,42(01):50-56.
[3]何克抗.關于我國教育技術學研究現狀和教育變革著力點的思考[J].電化教育研究,2018,39(08):5-14.
[4]關楠楠.人工智能時代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研究[J].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21,41(05):62-71.
[5]郭曉.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路徑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23):273-274.
作者簡介:武康娟,(1996- ),甘肅會寧人,西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現代教育技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