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宗明
(福建省莆田赤港華僑農場,莆田 351111)
如果從業者長期從事一項工作,在機械地重復工作的過程中,他將逐漸產生困倦、疲勞、煩躁的心理,進而對所從事的工作失去興趣和熱情,并產生希望逃避工作的消極心態,這種現象稱為職業倦怠。其本質是普遍存在的職業疾病,是由工作壓力帶來的身心疲勞的感覺。當從業者個體和工作要求間,諸如報酬、成就感、公平公正、工作量等方面不匹配或相沖突時,職業倦怠就可能會產生。
當職業倦怠產生時,從業者的職業積極性就會受影響而呈下降趨勢。莆田市地處東南沿海,隨著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的快速發展,在青年職工中逐漸出現工作動力不足、積極性不高、辭職潮涌現等問題,探究其中的成因與對策,對于促進地區的穩步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了解莆田市青年職工職業積極性現狀,根據崗青年職工的年齡特點,對MBI-GS職業倦怠量表進行針對化的修改,制作調查問卷。MBI-GS職業倦怠量表以情感、個性和成就感三個維度來評價受調查者的職業倦怠程度和積極性現狀,總共15個項目。為提高調查的客觀性,將15個項目按不同維度隨機排列次序。每個項目根據自身情況,按照“從不、極少、偶爾、經常、頻繁、非常頻繁、每天”七種發生頻率,對應選擇0~6分的分值。本次調查共向莆田市在崗青年職工發放問卷150份,收回問卷139份,回收率93 %,調查統計結果見表1。
通過對問卷的調查結果進行統計,莆田青年職工三個維度的總平均值均高于3,說明他們已出現一定程度的職業倦怠現象,工作積極性受到了較大程度的影響,消極怠工的情緒很明顯地反映在他們的工作態度上。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莆田青年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問題,主要體現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較難實現自身價值,對自身工作缺乏滿足感和成就感,在工作中缺乏興趣,從而在工作中表現出積極性下降,出現退縮、畏難和低效率的情況。

表1 莆田青年職工職業倦怠調查統計表
總結本次問卷調查的結果,結合職業倦怠、職業積極性相關理論和模型,概括莆田青年職工出現職業倦怠、工作積極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點。
目前,青年職工的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同時就業的專業對口率也在不斷下降。經過多年的學習后,原有的職業規劃和憧憬與現實工作的瑣碎繁雜形成了巨大的落差。處于職業生涯初期的他們,需要在諸多細碎、煩瑣、程序化、重復性高的事務上花費精力。這些情況消磨了青年職工剛參加工作時的激昂斗志,打擊了他們在工作中的自信心和積極性,進而產生消極怠工的想法和情緒。
青年職工多數剛參加工作,往往工作、生活在基層,面臨基礎設施不完善、辦公條件差等問題。一些青年職工遠離自己的家鄉來莆工作,對莆田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習慣會產生一定程度的不適應和孤獨感。當代青年職工多是獨生子女,家境相對優越,在職業生涯初期面對艱苦的工作環境,就容易產生倦怠感,影響工作的積極性,甚至懷疑自己的職業規劃和選擇。
隨著社會競爭的不斷加大,青年職工越來越“內卷”。在職業生涯中,他們處于“學徒期”,必須耗費大量的時間在工作上。家庭角色則要求鄉鎮青年職工要盡到照顧家庭的責任,尤其是莆田地區比較重視傳統家庭文化。青年職工往往過于強調工作的重要性,而忽視對家人的關心,沒有很好地處理家庭與工作的關系。長此以往,不和諧的家庭生活使青年職工產生的心理問題不斷積壓,導致職業倦怠的產生。
人際關系代表著領導和周邊同事對自己的印象和評價,直接關系到青年職工的晉升和進步。因此,青年職工往往十分看重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常常謹言慎行、瞻前顧后,把原本就有限的精力多過地消耗在人際關系的維持和困擾中,在降低工作效率的同時也增加了心理上的壓力。在與老職工的對比中,他們通常會認為自己的付出更多,不公平感加重了他們對人際關系的冷淡和失望,導致工作積極性消退。
當代青年職工在職務晉升方面面臨著比較嚴峻的局面,青年職工在論資排輩的晉升渠道中處于弱勢,一些單位的選拔機制也不夠完善,使得很多青年在情緒上產生了負激勵。青年職工的待遇相對于工齡較長的職工來說是偏低的,隨著社會發展,物價不斷上漲,許多青年職工的勞動報酬不能負擔起家庭的經濟開銷,這些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青年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通過對莆田市青年職工職業積極性現狀及其成因的分析,緩解莆田青年職工的職業倦怠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對青年職工和用人單位及社會分別提出對策和建議。
正確的價值觀是個體保持樂觀工作態度的前提,當青年職工能更好地體會工作中的樂趣時,就會減少職業倦怠感的產生。因此,青年職工要清晰自己的角色定位,清楚地認識到本職工作的社會意義,明確自己肩負的義務和責任,正視工作中的困難和壓力。
適當的放松和休息有助于緩解疲倦,提高工作積極性。青年職工要做好勞逸結合,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同時培養自身的興趣愛好,學會合理調控情緒,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使自己能以最好的狀態迎接工作。
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構建和諧的工作氛圍。青年職工在工作中無論是對待領導、同事,還是服務對象,都應做好溝通交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增加彼此的信任感。尤其要培養團隊協作意識,把同事當作并肩作戰的好友,在改善人際關系的同時消除職業倦怠,提高工作積極性。
科學合理的職業規劃可以幫助職工確立工作和生活的目標,處理好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因此,莆田青年職工要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礎上進行自我評估,建立合理的職業期望,制定科學的職業規劃,同時根據周圍環境的變化,從挫折和失敗中找差距、找動力,增加自己的工作競爭力。
不合理的晉升機制、狹小的晉升空間容易導致青年職工產生不平衡感,打擊其工作的積極性。要建立透明公開的職務晉升制度,拓寬職業晉升渠道,讓有能力的青年通過自己的付出和努力獲得更多的晉升機會。合理的選人用人機制有利于加強職工隊伍的團結,增加隊伍的凝聚力,減輕青年職工在工作中的壓力和倦怠感。另外,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不但有助于激發青年職工的工作潛能,還能提高他們對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社會上對青年職工寄予了較高的期望,提出了許多要求,但對他們這個群體的關心和支持還遠遠不夠,這很容易使他們缺乏歸屬感。因此,社會不僅要在物質上給予青年職工相關的支持,更應該從青年職工的心理出發,加強對他們的關注度,給他們營造一種理解、尊重、包容、和諧的社會氛圍。同時,社會媒體在宣傳報道中應提升青年職工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增強他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其更加堅定自己的職業選擇,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