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旭霖
(江西省上饒市立醫院 上饒 334000)
前列腺增生是一種常見的男性泌尿系統疾病,發病率高,多發于老年群體,是造成男性下尿路癥狀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患者生活質量具有直接影響。外科手術是目前臨床治療前列腺增生的首選方式,具有藥物無法替代的優勢[1]。普遍為大眾接受的前列腺增生治療方式是經尿道腔內切除手術,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是目前臨床治療前列腺增生的主要術式,但在臨床應用過程中發現電切術有術中出血量多、手術和沖洗時間長等缺點,造成術后治療效果欠佳[2]。氣壓治療儀通過按摩患者下肢肌肉,有利于促進血液循環,與護理干預配合,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因此本研究探討氣壓治療儀配合護理干預在前列腺增生中的干預效果,以期為前列腺增生的治療提供幫助。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9 年3 月~2021 年4 月我院收治的68 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本研究為確保患者隱私均未泄露給研究外人員,通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符合赫爾辛基宣言制定的倫理要求。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組別 n 年齡(歲) 體質指數(kg/m2) 病程(年) 前列腺質量(g) 文化程度[例(%)]初中及以下 高中及以上觀察組對照組t/χ2 P 34 34 48.25±2.31 48.28±2.26 0.054 0.957 20.26±4.33 20.29±4.31 0.029 0.977 3.29±0.56 3.32±0.61 0.211 0.833 84.41±3.22 84.39±3.19 0.026 0.980 22(64.71) 12(35.29)23(67.65) 11(32.35)0.066 0.798
1.2 納入標準 (1)確診為前列腺增生且符合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指征[3];(2)年齡 18~65 歲;(3)既往無前列腺手術史;(4)研究開展前患者在知曉研究的方法、過程及目的后,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1)伴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2)合并膀胱結石者;(3)凝血功能障礙或免疫功能缺陷者;(4)因主客觀原因無法溝通交流者。
1.4 干預方法 兩組均進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對照組采用護理干預。(1)術前干預:向患者及家屬發放疾病知識宣傳手冊,講解疾病的治療方式、治療的目的及意義。(2)術中干預:協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在腘窩處墊軟枕,術中建立靜脈通路,以3~5 ml/(kg·h)輸注膠體溶液,另外術中注意保暖并實時監測體溫變化。(3)術后干預:根據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和引流情況對液體出入量進行嚴格控制,按流食-半流食-正常食物逐漸進食,術后3 d 內進行膀胱沖洗(速度保持在90~150 滴/min),拔除尿管后患者可適當進行早期運動,必要時可進行盆底肌功能訓練,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復;于術后3~7 d 引導患者開展雙下肢屈伸訓練,針對膀胱痙攣者適當給予解痙藥,尿管拔除后逐漸增加運動量。(4)出院隨訪:詳細講解出院小結內容,叮囑患者注意休息,保持營養均衡,定期復查,護士可通過電話隨訪或上門探訪對患者恢復情況進行評估。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氣壓治療儀。術后5 h 內幫助患者翻身,適當引導進行下肢運動,使用氣壓治療儀(柯惠醫療器械制造< 上海> 有限公司),設置電源條件為100~240 VAC、50/60 Hz,并將患者下肢放置在護套中間,將接頭管線面對患者足部,以防止保護套出現褶皺,連接電源,將時間設置為15~30 min,對氣壓治療儀保護套進行充氣,3 次 /d,共 7 d。
1.5 觀察指標 (1)于干預前及干預后評估兩組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生活質量指數(QOL):IPSS 評分表共 7 項,每項 0~5 分,評分標準為輕度(0~7 分)、中度(8~9 分)、重度(20~35 分),得分越高尿路癥狀越嚴重[4];QOL 評分,得分范圍 0~6 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低[5]。(2)于干預前及干預后評估兩組尿動力學指標,包括殘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尿流率時逼尿肌壓力(Pdet.Qmax)、膀胱出口梗阻指數(BOOI)。(3)統計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1.6 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多組間行方差齊性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IPSS、QOL 評分比較 與干預前比較,兩組干預后IPSS、QOL 評分呈下降趨勢,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 IPSS、QOL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 IPSS、QOL 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干預前對比,#P<0.05。
QOL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IPSS干預前 干預后34 34 t P 15.29±2.45 15.27±2.43 0.034 0.973 6.28±1.44#7.19±1.39#2.651 0.010 3.78±1.39 3.81±1.41 0.088 0.930 1.34±0.38#1.54±0.37#2.199 0.031
2.2 兩組尿動力學指標比較 與干預前比較,兩組干預后 PVR、Pdet.Qmax、BOOI 呈下降趨勢,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干預前比較,兩組干預后Qmax 呈上升趨勢,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尿動力學指標比較()

表3 兩組尿動力學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干預前對比,#P<0.05。
BOOI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PVR(ml)干預前 干預后Qmax(ml/s)干預前 干預后Pdet.Qmax(cm H2O)干預前 干預后34 34 t P 59.24±7.89 59.31±7.91 0.037 0.971 31.25±5.17#34.36±5.21#2.471 0.016 8.42±2.07 8.39±2.11 0.059 0.953 23.47±4.28#20.56±4.30#2.797 0.007 87.56±7.69 87.61±7.71 0.027 0.979 52.63±6.56#56.01±6.61#2.116 0.038 52.69±7.28 52.71±7.32 0.011 0.991 17.58±2.59#19.56±2.54#3.183 0.002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出現并發癥3 例,并發癥發生率為8.82%;對照組出現并發癥5 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4.71%。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前列腺增生患者日漸增多。有研究表明,我國因前列腺增生需手術的患者達75 萬例[6]。因此,安全有效且低廉費用的術式一直是泌尿外科醫師的追求。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仍然是目前治療前列腺增生最常見的術式[7],傳統的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在國內開展較為廣泛,但關于圍術期并發癥和手術安全性仍備受關注。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干預前比較,兩組干預后IPSS、QOL 評分呈下降趨勢,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氣壓治療儀配合護理干預有利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臨床癥狀的緩解,提高其生活質量。分析原因為氣壓治療儀可通過氣壓推動原理,在術后對患者下肢進行刺激按摩,繼而促進血液循環;另外,氣壓會加大纖維組織細胞的機械壓力,從而有利于新生膠原的合成,并通過特有的熱作用讓盡可能多的氧進入毛孔,利用有氧環境抑制炎癥,從而改善臨床癥狀。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與干預前比較,兩組干預后PVR、Pdet.max、BOOI 呈下降趨勢,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干預后Qmax 呈上升趨勢,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氣壓治療儀配合護理干預可糾正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動力學指標。考慮原因為氣壓治療儀干預時氣流由氣管進入氣囊,繼而氣壓升高,通過規律性的進氣、放氣,有利于靜脈迅速充盈,降低尿動力學紊亂發生率;而護理干預術中注意保暖及實時體溫變化監測,術后通過觀察生命體征和引流情況對液體出入量進行嚴格控制,可有效糾正尿動力學指標。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提示氣壓治療儀配合護理干預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另外兩組下肢深靜脈栓塞發生率較低(觀察組未發生,對照組發生1 例),可能與氣壓治療儀促進下肢血液循環有關,與凌康等[8]研究相符。本研究存在研究時間短及納入樣本量少等不足,可能會對研究結果的真實性產生一定的偏差,因此在后續的研究中將擴大樣本量、延長研究時間,為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療提供更加詳細的依據。
綜上所述,氣壓治療儀配合護理干預可緩解前列腺增生患者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對尿動力學指標有糾正作用,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