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崇德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以三個身份來參加“家庭教育指導者專業標準”及“家庭教育指導者專業素養與專業能力基礎課程”發布會。我的三個身份:一個是北京師范大學的老師,一個是中國兒童中心的兼職研究人員,還有一個是曾經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的副會長。今天,我要談三個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發表過許多重要論述,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我們要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因此,我們要從政治高度領會到中央領導,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教育的意圖,在政治高度上認識家庭教育指導者專業標準和相關課程設置,進一步明確家庭教育指導者的專業標準和相關課程設置的要求。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從學科建設角度來說,我認為建設家庭教育指導者專業標準及其培訓課程體系有三個意義。第一個意義是時代的需要。今天的時代不同于過往的時代,這個時代是“中國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時代。這樣的時代,家庭是一個有力的基礎,是時代發展有力的“細胞”,何況我們又有《家庭教育促進法》作為保障。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是建設好家庭教育指導者的專業標準和專業課程設置的體系。第二個意義是教育的需要。我們今天講教育絕不僅僅是學校教育,還應當考慮到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探索三方面一體化協同育人機制,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家庭教育指導者的專業標準,重視家庭教育整個學科建設的一些體系問題。第三個意義是來自現實的需要。我們現實的家庭教育好嗎?主流當然是健康的。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家庭教育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孩子的消費水平與家庭收入不匹配,即便孩子家里是貧窮的,他們使用的也是社會上最高檔的手機,我認為這與家庭教育有關。又如,家校之間經常產生一些矛盾,家長應該尊重教師的“必要管教”,不要將嚴格管教都加上“體罰”二字的帽子等,尤其是不要讓幼教老師蒙受體罰“罪名”。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我是從事心理學研究的,心理健康教育當前進入到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為了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必須重視心理危機的干預。疫情期間,在客觀條件和學生心理問題雙重影響下,有極其少數學生走向了自殺。其中四分之一以上學生自殺事件與家庭有直接的關系。針對大學生自殺問題,從去年11月起,我們高校心理健康專家指導委員會組織了11場面向全國高校的關于心理危機及其干預問題的直播和錄播,530萬相關高校工作人員收看了這些節目。節目中我們要求針對學生自殺的家庭原因,特別是孩子與父母的矛盾沖突必須做深入分析,且要做好干預工作。總之,家庭問題現在成為我們現實中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所以,中國兒童中心和北京師范大學一起聯合探討家庭教育指導者專業標準和課程學習體系的問題,我想太有必要了,太有意義了,太有價值了!
我想就怎么能夠建設好家庭教育指導者專業標準、建設好基礎課程體系的問題談三個想法。第一個想法,要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大會上講話的精神。每當我們探討教育課題時,就會想起總書記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大會上的講話,特別是體會到“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在指導思想、學術體系、研究方法、話語體系等方面,要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指導者專業標準及其課程體系的建設也應該這么做,達到總書記的要求,體現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現在我們來看此次“標準”中提出的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兒童為本原則、家長主體原則、能力為重原則、終身學習原則,很科學也很具有針對性,實際上就是“立足中國,借鑒國外”的體現。第二個想法,要有法律依據。這就是要把《家庭教育促進法》作為我們工作的法律依據,其中,把國家的支持作為出發點,把家庭的責任作為基礎,把協同作為途徑,把法律作為保障。第三個想法,家庭教育既然有那么多問題,在制定我們的專業標準和專業能力課程時,就必須要堅持“人民至上、兒童至上、生命至上”的根本性原則,如果離開了“人民至上、兒童至上、生命至上”中的“兒童至上”,那么我們的工作就難以開展。也正因為如此,中國兒童中心的重要性就在這個課題中凸顯出來了。我把北京師范大學和中國兒童中心的這次聯合叫作“強強聯合”,我想這次聯合一定能夠成功。
在制定標準、制定課程體系的時候,既然要突出中國的特色、中國的風格、中國的氣派,那么就不能忽視中華民族家風家規的研究。家風家規的建設問題應當是專業課程體系的核心內容之一。為什么這樣說?第一,因為我們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家風家規的建設,有過一系列的指示。第二,中華傳統文化要求我們重視家風家規的建設。西方文化強調以個人為本位;而中華文化則以家庭為本位,歷朝歷代都提倡家風家規,隋朝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和北宋司馬光的《溫公家范》等,是閃耀著中華文明的家風家規代表著作。第三,好的家庭往往都是家風家規建設的典范。這里我舉現代的兩個例子,一家是浙江省的“錢家”,科學家有“三錢”,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社會學家有錢穆,文學大家有錢鍾書。還有一家就是廣東省的“梁家”,從梁啟超先生一直到梁思成先生的九兄弟姊妹,各個出類拔萃。因此,我們提倡的家風的建設。而家風建設的要求應該是中央電視臺每天播放的“國是家、善作魂、勤為本、儉養德、誠立身、孝當先、和為貴”的理念,應該建設基于這樣一種家風理念的家庭教育指導者專業標準及其基礎課程體系。
上述這些,如有不妥當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