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紅梅,姚夢萍,楊德鳳,張明芳
(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云南 昆明 530101)
雨課堂是清華大學和學堂在線共同研發的智慧學習公眾平臺,將課程、微信集于一體[1],線上教學和線下考核、反饋等相結合,是網絡和大數據時代的一種新型教學工具。CBL教學法(Case-based Learning)是以案例為基礎、問題為導向、教師為引導、護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主要訓練護生臨床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激發護生的學習興趣[2]。本研究嘗試將CBL教學法和雨課堂相結合進行混合教學,以互聯網為依托,護生通過課前主動學習、參與微視頻拍攝完成教學查房準備;用基礎理論知識構建思維體系,提升評判性思維和臨床實踐能力,增強自主學習、團結合作意識;教師完成專業前沿信息推送、收集數據、課程質量控制和教學評價,尋找教學中的不足,不斷提高臨床教學質量。實踐證明,基于CBL和雨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擇某三甲醫院2016級普外科臨床實習護生96人為研究對象。其中女生87人(90.63%),男生9人(9.38%),平均年齡(22.06±1.17)歲。隨機分為觀察組(48人)和對照組(48人),兩組性別、年齡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兩組均為護理專業本科實習生,外科護理學教學中均使用王興華、袁愛華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外科護理學》教材。兩組均完成理論學習進入臨床實習階段,帶教教師均為同一組達到帶教標準的臨床護理工作者。
1.2.1 觀察組 采用基于CBL和雨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分為課前、課中、課后3個階段,以外科典型病例為基礎,護生為主導,教師為引導,問題為導向,培養護生自主學習、批判性思維、臨床實踐能力。
課前:教學準備階段。由外科教學組長和帶教教師集體備課,根據實習大綱要求制訂帶教計劃。選取外科典型案例,指導護生完成雨課堂教學準備。例如肝內外膽管結石病人護理教學查房,教師按照教學目標要求制作課件(病例特點、護理評估、討論),重點難點環節引入微視頻、思維導圖,設定糾錯環節,課堂測試設置在3題以內,主要考查重要知識點。教師及時查看護生準備情況,了解小組發言討論,針對問題給予解答,對課程教學及時進行調整,使溝通反饋不中斷。
課中:教學查房實施階段。教師利用雨課堂授課,通過點名了解護生出勤情況。教學查房流程分為病例匯報(示教室)—床旁查房—護理評估—討論—小結,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在討論過程中為調節課堂氣氛,集中護生注意力,可以播放視頻完成在線問答,護生通過彈幕發表各自的觀點,教師了解護生的想法,師生共同分析重點、難點,如有不同意見立即編輯投票題進行現場投票,由教師用板書以思維導圖方式給出正確答案,便于護生記憶和理解。教師也可通過反饋數據及時了解護生知識掌握情況。最后由教師對本次教學查房進行回顧和總結、點評,肯定護生的成績、努力與付出,指出有待改進的地方。
課后:復習與測試階段。教師對重點討論問題和分析結果進行總結,連同相關拓展資料一起推送給護生。出科前一周利用雨課堂將外科實習試題(選擇題10題,簡答題2題,病例分析題1題,共100分)推送給護生,要求其在30分鐘內完成。課后,授課教師提取雨課堂后臺數據進行分析,同時進行教學質量監控并總結教學經驗。
1.2.2 對照組 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首先,教師根據實習教學大綱要求備課,給出教學案例——肝內外膽管結石病人的護理,要求對照組護生查閱資料制作PPT。師生在示教室完成病例匯報、床旁查房、護理評估、討論和教師總結,查房時間在60 min以內。一周后進入雨課堂平臺完成課后測驗和操作考核。
(1)理論考試和操作考核:兩組使用同一套試題,理論成績100分,操作成績100分。教學結束一周后完成理論測試,限時30分鐘,通過雨課堂系統評分,并統計和分析考核結果。操作考核兩組抽考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護理操作,并由帶教教師現場考核和點評。
(2)問卷調查:①自行設計教學查房滿意度調查表。②使用由Williamson S N[3]教授研制的護生學習能力調查表,包括學習意識、學習行為、學習策略、學習評價及人際關系技能5個維度,每個維度12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一直、經常、有時、很少、從不分別計 5、4、3、2、1 分,所有條目均為正向計分。量表總分為60~300分,分值越高表示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越高。量表 Cronbach′s α 系數為 0.71~0.79,中文版 Cronbach′s α系數為0.966,重測信度為0.855[4]。
應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理論和操作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理論和操作成績比較(±s,分)
項目 觀察組88.14±4.06 87.58±4.13 n t值P值理論成績操作成績48 48對照組81.70±6.08 80.43±6.01 3.42 4.12 0.00 0.00
表2 兩組對教學查房的滿意度
表3 兩組護生學習能力調查表得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護生學習能力調查表得分比較(±s,分)
t值P值學習意識學習策略學習行為學習評價人際關系技能總分維度 觀察組45.08±4.49 44.02±5.18 41.27±5.58 44.52±4.25 45.17±5.36 220.06±24.88對照組39.89±4.86 40.06±4.33 38.77±5.06 39.10±5.16 42.14±4.76 199.98±24.18 4.660 3.436 2.051 5.704 3.705 4.660 0.00 0.00 0.03 0.00 0.00 0.00
外科教學查房是對實習護生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掌握情況和臨床思維能力的有效檢驗手段,傳統教學查房內容單一,護生在準備過程中沒有方向,只是從網絡上下載發布的課件,使得教學查房流于形式。為此,本研究探索利用基于CBL和雨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進行外科教學查房,以提高護生參與度,培養臨床實踐能力[5]。
本研究發現,觀察組護生學習能力調查表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傳統教學查房中教師很難管控護生學習情況,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將雨課堂應用于外科教學查房,可以將護生和教師緊緊聯系到一起,使線上和線下教學相結合,教師及時了解護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完成教學質量的數據分析。準備查房內容使護生目標更明確,從多渠道獲取與疾病相關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6],教師也可以及時了解護生學習進度,指導其完善準備內容。本研究中觀察組理論考試成績高于對照組,與柏丁兮等[7]的研究內容一致。
混合教學更符合時代特征,更容易被新一代大學生所接受[8]。雨課堂的應用使護生參與積極性提高,前期準備工作使護生更有自信心完成教學查房。本研究中護生積極配合教師拍攝短視頻,制作慕課視頻并放入課件中,使課件內容更加豐富。微課的針對性更強,短小精悍、形象生動,更容易讓護生記憶和理解[9],提高臨床實踐能力。對于重點和難點,教師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講解,使知識脈絡清晰、圖文并茂[10],鼓勵護生主動分析問題并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以此不斷提高臨床思維能力。本研究中觀察組操作成績、人際交流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
本研究中觀察組對教學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利用雨課堂,護生可以選擇不同地點和時間完成學習任務,還可以通過多種互動完成師生間的聯動,如隨機點名、課堂測試、課堂紅包等[11]。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在抓住護生思維的同時活躍課堂氣氛,提升理論水平和操作能力,提高教學查房質量和效果。觀察組多數護生反饋,教學查房使他們真正體會到臨床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學會了在遇到病人突發病情變化時的應對流程,滿意度較高。
隨著醫療事業的發展,護士人數逐年增長,2019年底全國護士總數達445萬,比2018年增加了35萬。探索有效的臨床教學模式,使護生獲取更多知識和經驗,是醫學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雨課堂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其發展不會止步于此,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墨守成規,要不斷學習,將自身的知識和經驗用有效的手段傳遞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