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翠紅,汪為聰,汪 蔓,王 林
(合肥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安徽 巢湖 238000)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及“健康中國2030”戰略研究的推進,護士需求量不斷上升,但護士離職率也逐年增高。程金蓮等[1]指出護生畢業后是否從事護理工作與護生職業認同水平的高低有直接關系,Sabatino L等[2]指出職業認同感偏低是引起護理學生(以下簡稱護生)中途轉專業、畢業后離職率高及工作積極性不高的因素之一。目前我國護士主要以大專學歷的護理人才為主[3],而高職院校主要承擔著大專護理人才的培養工作,在人才培養中學習投入是評價高等教育質量的指標之一[4]。因此,本研究以高職護生為研究對象,了解護生職業認同和學習投入現狀,并分析兩者的相關性及影響因素,以供護理管理者和護理教育者參考。
2020年1月—3月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從合肥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選出652名護生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全日制在校大專學生;(2)自愿參加本次調查;(3)了解本次調查的目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五年制中職階段護生;(2)不愿意參加者;(3)因個人病假、事假等請假時間≥1個月;(4)頂崗實習護生。
1.2.1 調查工具(1)一般資料調查。表課題組根據調查需要設計調查表內容,包括護生年齡、性別、生源地、是否獨生子女、年級、是否天使社團成員、專業選擇是否自愿及是否有親人或親戚從事護理工作。
(2)職業認同量表。職業認同量表采用郝玉芳研制的護生職業認同問卷[5],問卷由職業自我概念(6條目)、留職獲益與離職風險(4條目)、社會比較與自我反思(3條目)、職業選擇的自主性(2條目)及社會說服(2條目)5個維度組成,共17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非常不符合”(計1分)到“非常符合”(計5分)(其中第12題為反向計分題),得分越高表明護生職業認同水平越高。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其Cronbach′s α 系數為 0.827。
(3)學習投入量表。學習投入量表采用由李西營等修訂的中文版大學生學習投入量表[6]。該量表由動機(6個條目)、精力(6個條目)與專注(5個條目)共3個維度17個條目構成,每個條目采用 Likert 7級評分法,由“從來沒有”(計1分)到“總是”(計7分),得分越高表示護生學習投入度越高。該量表信度與效度良好。
1.2.2 調查方法 在征得護理學院學生管理處和教務處同意后,課題組成員利用周三下午活動時間,通過釘釘平臺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3部分:一般資料調查表、職業認同量表和學習投入量表。填寫前課題組成員采用統一指導語并要求匿名作答,每位護生只能作答1次并提交。共發放問卷652份,護生提交問卷652份,有效回收率為100.00%。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對錄入的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計數資料描述應用人數,百分數;計量資料描述應用均數、標準差;職業認同與學習投入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
表1 護生一般資料
護生職業認同量表得分為(60.85±10.60)分,均分為(3.58±0.62)分,各維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別為社會說服(3.76±0.89)分、社會比較與自我反思(3.75±0.70)分、職業自我概念(3.67±0.74)分、職業選擇的自主性(3.54±0.75)分、留職獲益與離職風險(3.24±0.76)分(見表2)。
表2 職業認同量表得分及各維度得分(±s,分)
表2 職業認同量表得分及各維度得分(±s,分)
項目n總分職業自我概念留職獲益與離職風險社會比較與自我反思職業的選擇自主性社會說服652 652 652 652 652 652得分60.85±10.60 22.20±4.44 12.97±3.02 11.26±2.11 7.09±1.50 7.51±1.78均分3.58±0.62 3.67±0.74 3.24±0.76 3.75±0.70 3.54±0.75 3.76±0.89
護生學習投入量表得分為(78.71±16.09)分,均分為(4.63±0.95)分,各維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別為動機(4.86±0.96)分、專注(4.55±1.01)分、精力(4.47±1.04)分(見表 3)。
表3 護生學習投入量表得分及各維度得分(±s,分)
表3 護生學習投入量表得分及各維度得分(±s,分)
項目 得分78.71±16.09 29.18±5.78 26.81±6.26 22.73±5.04 n總分動機精力專注652 652 652 652均分4.63±0.95 4.86±0.96 4.47±1.04 4.55±1.01
護生職業認同與學習投入r=0.490,P<0.001,兩者呈正相關(見表4)。
表4 職業認同與學習投入相關性分析(n=652)
表2結果顯示,高職護生職業認同均分為(3.58±0.62)分,處于中等以上水平,與朱婧等[7]的研究結果一致。護生職業認同各維度得分最高為社會說服,與邱少蕾等[8]的研究結果相似。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近5年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快速發展所形成品牌效應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因為研究對象中二年級學生占多數(61.35%),這部分護生已經系統地學習了護理專業理論知識,在理論層次上對護理專業已形成較高認同度,同時該部分護生即將到臨床頂崗實習,更渴望了解護理領域前輩的成長故事及護理領域成功人士的先進事跡,提高護理職業認同。社會比較與自我反思維度得分次之,護生現階段主要身份為學生,主要精力用在學習上,因此對未來事業發展、其他職業領域情況及工作外在環境沒有過多關注和了解。職業自我概念得分第三,因為問卷調查正好處于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間,護生可以通過新聞媒體了解醫護人員奮戰一線的英勇事跡,同時有31.29%的護生有親人或親戚投身到這場無煙戰斗中,還有部分護生參與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活動,進一步增強了護生從事護理職業的信念。而職業選擇的自主性、留職獲益與離職風險維度得分較低,因為護生目前還沒有去臨床頂崗實習,在護理專業中沒有投入過多精力,也無法預測個人將來能力、特長的施展及創新能力的發揮情況。護生不僅是護士預備軍,同時也是護理隊伍的新生力量,在校期間是學生職業認同形成的關鍵時期[9],因此護理管理者和教育者應抓住護生在校的關鍵時期,針對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措施以增強護生的職業認同感,提高其職業認同水平,從而增強護生自信心和降低護士離職率。
表3結果顯示,護生學習投入均分為(4.63±0.95)分,說明護生整體學習投入水平處于中等偏上,高于李富業等[10]的研究結果。學習投入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種持續的、充滿積極情感的狀態[11]。護生學習投入量表動機維度得分最高,精力維度得分相對較低。動機維度得分最高,在本次研究中81.44%的護生所選專業是自愿的,并且部分護生的親人或親戚從事護理職業,直接或間接對護生的學習態度產生積極影響;部分護生入校就加入天使社團,該社團定期舉行護理技能競賽、開展服務敬老院及孤兒院等福利機構的社會活動,使護生認識到學習的價值及肩負的重任。專注維度得分較低,是因為在校園網絡覆蓋、智能手機普及和學習生活等離不開網絡的信息化環境中,脫離父母或教師視線管制的護生或多或少會受到網絡的誘惑,從而在專注維度得分相對較低。護生學習投入水平直接影響其學習效果和質量,間接影響護士核心能力,因此作為護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在了解影響護生學習投入水平因素的基礎上,要進行正確引導和干預,以提高護生學習投入水平,從而增強護士核心能力。
表4結果顯示,r=0.490,P<0.001,表明護生職業認同與學習投入呈正相關,與任春華[12]的研究結果一致。護生職業認同是護生對護理專業的認知、價值觀和對從事護理工作的期望、能力的感知、信念和情感[13];學習投入是指一種與學習相關的積極、充實的精神狀態,是學生在學習時產生的一種專心致志、樂此不疲的心境,是護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表達。職業認同水平既直接影響護生情感的表達,又間接影響護生專業學習和未來發展,因此職業認同水平高時護生會表現得很自信,對待自己的學業也會更加積極主動,進而提高護士核心能力[14],在學習方面表現得更投入;而職業認同水平低的護生,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使護士核心能力降低,從而增加護士離職率。
綜上所述,高職護生職業認同、學習投入水平均中等偏上,二者呈正相關。因此護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在護理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僅要從護生自身建設抓起,還要發揮學校教育作用,不斷提升學校的品牌效應,通過增強護生職業認同提高護生學習投入水平,以達到提高護士核心能力和降低護士離職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