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慧雪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國際交流日益頻繁,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其重要性越來越突出。英語是我國的第二門語言,也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重要基礎學科。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各種新型教學模式逐漸衍生,小組活動教學模式是也是其中之一。小組活動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調節課堂氛圍,還能為學生提供實踐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英語實際交流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交流水平。基于此,本文將對小組活動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提出小組活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有效組織策略,以此為中職英語教學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小組活動;中職英語;教學策略
小組活動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具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的作用。該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課堂教學中的各種活動,具有體驗性和實踐性的重要特征。因此,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采用小組活動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不僅可以通過實踐性的課堂活動訓練學生的英語口語,還能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合作精神。該教學模式從多個維度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提升學生的英語知識和良好的品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小組活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中職階段的學生年齡在14到17歲之間,正處于青春叛逆期,這個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如果教師的教學方式沒有起到正確的引導性作用,極其可能會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由于中職學生的基礎能力較為薄弱,學生對英語課程有著排斥的心理,報著“我沒有基礎,學不會”的學習心態放棄這門課程的學習。因此中職英語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可以結合小組活動的形式開展中職英語教學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對英語知識進行討論、練習等。從而讓學生在互相幫助的情況下調整好學習心態,找回學習英語的自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二)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中職英語教學目的與高中英語教學目的具有明顯的差異,高中英語教學主要以理論知識為主,其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英語知識能力,幫助學生在高考中獲取優異的成績,而中職英語教學主要以實用性為主,其目的的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培養學生社交技能。小組活動是教學模式是以小組形式開展學習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學生之間達到知識互補的效果。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通過小組活動教學模式不僅為學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臺,還能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發表自身的觀點,從而不斷訓練自身的英語表達能力,促進自身英語表達能力的提升。所謂的小組活動教學是建立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在這種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具有明確的責任和任務,通過共同探討和分享提升學習效率,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還能從中培養學生的社交技能。
二、小組活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有效組織策略
(一)加強實踐訓練,提升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
小組活動的重要優勢是其具有實踐性,因此教師在開展中職英語教學活動時應該遵循實踐性原則,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強調英語知識的運用,從而讓學生在實踐性活動中運用所學的運用知識進行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口語是檢驗學生英語知識運用能力的主要形式,教師需要通過新型教學模式利用小組活動的優勢,加強實際訓練,為學生通過一個英語口語交流的平臺,從而幫助學生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訓練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
例如,在開展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一場英語采訪活動,根據采訪活動的需求將學生分為4個小組,兩個小組為一個合作小組,其一方是采訪組,一方是被采訪組。在分組完成后,教師可以讓采訪小組自擬采訪主題和詳細計劃,小組之間共同討論對采訪問題的設計,而被采訪小組可以實現溝通并推出小組中的答題人員,事先預測可以被提問的問題并規劃好回答方案,從而事先準備好回答準備。為了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小組活動中,教師需要根據中職生英語知識儲備情況對活動形式進行調整,通過關鍵詞、重點句型等方式的提示降低采訪活動的難度。通過這種實踐性的小組活動開展中職英語教學活動,讓學生成為活動是主體,在活動中充分發表自身的觀點,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除此之外,在實踐活動中,教師還應該重視個體情感,提示小組活動的趣味性,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中職英語教學活動中。
(二)合理分工,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為了充分發揮小組活動教學模式的有效性,教師需要充分掌握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遵循同組異質的原則,確保各個小組學生英語實力的達到均衡狀態,在進行優等生和待優生的合理搭配的基礎上保證男女生的比例。除此之外,為了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教師需要根據各個小組的實際情況挑選小組組長,并要求小組組織在每次學習任務中合理進行分工,目前每位學生的職責。同時小組組長需要在完成學習任務后對小組中的每位學生的表現進行匯總,從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例如,在中職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開展“文化差異”的主體交流活動,小組之間需要完成有關文化差異的對話,小組事先可以進行合理的分工,如英語知識儲備量較大和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收集兩個國家或兩個地區之間的文化差異,并將差異處總結處對話稿,而英語口語較好的學生可以當然本次對話的發言人。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在小組活動中每位學生都擁有自己的角色,合理的分工和明確的職責不僅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對話交流中,還能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
(三)小組合作共同探究,實現能力互補
小組活動具有調節和互補的作用,因此在開展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小組活動形式,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知識,實現能力互補的目的。例如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各個小組在預習階段根據學習的任務共同探討學習內容,小組成員需要互相幫助,在小組活動中充分發揮英語知識基礎較好的學生的作用,讓其幫助小組中英語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完成預習活動,同時教師作用引導者,及時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和幫助,從而讓學生在相互交流、探究、辯論的過程中達成共識。通過小組活動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敢于表達自身的觀點,還能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形成知識互補的效果。除此之外,通過小組活動教學模式開展中職英語教學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發現自身的不足,及時調整學習方向,還能在交流過程中讓學生學習其他優秀學生的優點。
總之,中職英語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讓學生作為交流技巧。小組活動教學模式具有實踐性和體驗性的特征,因此教師在應用小組活動模式開展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遵循實踐性原則,加強實踐訓練,提升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通過合理分工,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通過小組合作共同探究模式,達到能力互補的效果,從而在提升學生英語水平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全面推動學生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萍.中職英語合作學習模式的分析運用[J].校園英語,2020(38):84-85.
[2]王路路.中職英語教學中小組活動的組織策略[J].校園英語,2020(20):56.
[3]侯蓉.淺談如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構建英語興趣小組[J].校園英語,2019(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