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進行鐵路管理時利用勞動定額法能夠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優化企業生產組織模式,針對鐵路企業的生產規模組織最科學的勞動生產。想要提高勞動定額管理法的開展質量,鐵路企業必須加強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改變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從根本上提高鐵路企業的生產效率,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關鍵詞:新時期;鐵路;勞動定額管理;
鐵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近年來,我國高鐵和火車的數量逐年增加,鐵路行業實現了空前的發展。想要提高鐵路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從根本上實現鐵路管理現代化,利用勞動定額法督促企業中的工作人員按照統一標準完成生產計劃,從根本上提高勞動生產率。
1 鐵路勞動定額管理的必要性
勞動定額法是通過設定相應的生產目標,然后組織多個工作人員共同針對此生產目標生產產品,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生產目標。這種管理方法能夠保證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夠保證勞動分配的公平性。由于生產活動需要多個部門相互配合,勞動定額管理有利于實現各個部門之間的分工合作,保證生產線生產與運輸的連續性。
2 新時期鐵路勞動定額管理的方法
2.1 提高鐵路勞動定額管理意識
作為鐵路企業的管理層,管理人員必須針對勞動定額法進行研究,深刻明白勞動定額法的意義。此外,在利用勞動定額法對企業的生產活動進行管理時,管理人員必須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制定最適合企業發展的管理策略。在對企業員工進行管理時,由于各個部門的生產活動有所不同,管理人員需要對企業員工進行層次化管理,保證管理原則的公平公正。管理人員需要確保各個部門內部管理標準的統一性,從根本上保證公平的原則。所謂勞動定額管理法并不僅僅是按照勞動工人的生產數量進行績效的計算,而是為了提高生產計劃的完成質量,實現企業內部生產和運輸的科學管理。在實行勞動定額管理時,管理人員需要傾聽工作人員的意見,并參考工作人員所提出的意見進行管理制度的完善,從根本上保證員工的支持和認可。
2.2 提高勞動定額管理隊伍素質
勞動定額管理滲透了企業生產的多個環節,首先,勞動定額法對于鐵路企業的生產技術具有一定的要求。鐵路企業必須從根本上完善生產技術,采用更加新型的技術方法開展生產活動才能夠體現勞動定額管理的優勢。近年來,不少鐵路企業都引入了流水化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不僅能夠提高產品質量,還有利于與勞動定額管理實踐有機結合。勞動力額管理法需要有一定的數學計算能力做基礎,管理人員必須根據生產規模與生產線的生產效率進行科學的數學計算,實現勞動定額管理的最優化。管理人員必須定期接受企業所組織的專業化培訓,不斷地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基礎,掌握最新的生產方式,通過自身所掌握的數據計算和統計分析能力制定最科學的勞動定額管理方法。鐵路企業在對工作人員進行崗位分配時,需要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將具有勞動定額管理能力的人員進行提拔,注重挖掘員工的優勢,打造強有力的勞動定額管理隊伍。作為企業的勞動定額管理人員,管理人員不僅需要具有超強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具備足夠高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責任心,保證各個生產線的運輸和生產。管理人員必須根據鐵路企業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定額管理制度,防止資源的浪費。作為企業的勞動定額管理人員,應當積極學習進行的管理手段,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網絡調查的方式學習最新的生產技術,將從網絡知識中所得到的內容應用在鐵路企業的生產活動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對新型的管理手段進行推行之前,管理人員需要對管理手段進行預實行,確保其管理制度能夠促進企業的生產力再正式投入使用。管理人員還可以與其他企業進行業務的交流和討論,在對其他企業的實踐考察過程中學習和借鑒其他企業的管理模式,吸取其他企業的優秀工作經驗,實現本企業勞動定額管理法的優化。
2.3 轉變定額管理模式,提高效率管理決心
由于我國大部分鐵路企業都是國有企業,所實行的管理方法通常是傳統的行政管理手段。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傳統的行政管理手段已經無法適應鐵路企業目前的發展狀況,如果繼續使用傳統的管理手段將無法促進鐵路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由于科技的發展十分迅速,不少企業購入了新型的機械化設備,這種先進的機械化設備的融入不僅改變了傳統的人力和物力的分配方式,還改變了鐵路企業的生產模式。傳統的鐵路企業的生產主要依靠勞動力生產要素,而當前的鐵路企業生產主要依賴于技術型生產要素。先進機械設備的投入導致人工力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這雖然會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但對于工作人員也是一種挑戰。工作人員必須學習操作機械設備的新型技術才能夠適應工作內容,因此,鐵路企業的管理人員需要組織員工定期接受專業化培訓,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操作水平。由于機械設備的投入使員工之間的工作分配產生了相應的調整,這時,管理人員需要將以提供勞動力為主的員工與提供技術能力為主的員工進行區分,設定公平合理的工時定額。管理人員需要根據鐵路企業的生產變化定時更新定額管理的內容,實現定額管理的動態化監管。
2.4 引入現代化管理方法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不少行業都引入了信息技術進行數字核算。信息技術的融入不僅能夠提高數據計算的準確性,使勞動工資的計算更加權威,還能夠快速的實現各項數據的計算,從根本上縮短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不僅如此,管理人員還可以根據所投入原材料的數量以及員工的定額生產率計算企業在一定時間內能夠完成的生產計劃,這不僅能夠幫助鐵路企業更好地實現勞動力的配置,還能夠避免勞動力的浪費。此外,鐵路企業還可以引入計算機技術對生產線進行數據監控,保證生產線的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融入計算機技術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人工力量,代替員工對生產線進行動態化監測,還能檢測出人工不易察覺的漏洞。總而言之,鐵路企業可以引入新型的技術完善勞動定額管理,最大限度的發揮勞動定額管理的優勢。
3 結束語
科學技術的融入使我國鐵路企業實現了翻天覆地的改革,鐵路企業必須提高企業內部的管理水平才能夠實現人力資源的最優化配置。作為鐵路企業的管理人員應當不斷地更新管理理念,針對企業的發展現狀制定最適合企業發展的勞動定額管理制度。管理人員還需要完善勞動工資機制,從根本上保障勞動定額體系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挖掘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優勢。
參考文獻:
[1]邴林.新時期鐵路勞動定額管理[J].現代企業文化,2011(29):62.
[2]李榮.淺談如何加強鐵路勞動定額管理工作[J].時代報告,2012(5):277.
[3]張劍華.鐵路企業勞動定額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