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暉 郭君
摘 要:傳統的稅收征管模式已不能滿足新時代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了進一步完善稅源管理,強化分析利用,實現業務與技術融合,真正把信息化發展戰略落到實處,必須緊扣入口關、采集關、分析關、應用關,加強業務技術融合,建立深化信息化應用、質量監督、應用調研的長效機制,用信息化建設推進稅收管理現代化。
關鍵詞:信息化建設;稅收管理
經濟全球化、形式多樣化、信息多元化是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電子貨幣、信用支付、電子商務充斥著經濟流轉的每一個環節,傳統的“人盯人”、“拉網式”稅收征管模式已不能滿足工作需求。信息化數字化管理必將成為新時代稅收行業管理的重要戰略。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加強業務與技術的融合,逐步破解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的難題,建立數字化的稅源體系,完善信息管理機制,全面提高征管水平;信息化技術創新和征管手段更新相互推動促進。稅收征管、納稅服務、行政管理、安全管理、監督考核等多個平臺網連網、線連線全方位服務才能整合信息資源、加強數據利用、保障安全運行、輔助決策分析。
但信息不對等、分析模型欠缺、決策支持不力、人員素質欠佳等情況制約著信息化發展。面對不足和差距,要緊扣入口關、采集關、分析關和應用關四個環節,完善戶籍管理、健全稅源體系、強化分析利用,實現業務與技術融合,真正把信息化發展戰略落到實處。
一、緊扣入口關,解決源頭漏征漏管問題
一是構建綜合治稅環境。漏征漏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從事生產經營納稅戶信息的不公開,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形成社會合力,齊抓共管。二是建立社會公共服務數據庫。隨著政府電子政務的快速發展,建立公共服務數據庫越來越成為可能。要加快建設企業基礎信息、地理信息、人口信息等公共基礎數據庫,建立資源共享制度,加強納稅人動態管理。三是加強第三方的信息比對。去偽取真,找出可用信息,使漏征漏管無處遁形。
二、緊扣采集關,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稅源管理是稅收征管的核心和基礎,信息化條件下加強稅源管理,重點是加強信息資料的采集、錄入和利用,主要是解決采集方法、采集標準、采集內容等問題,目的是為了實現一次采集,多方利用,加強稅源管理的全程監控。
一是多渠道多方式采集信息。建立信息分析中心,多渠道、立體化收集有關信息,從中挑選有用信息。通過多元化申報手段收集信息,通過部門聯動,建立稅源管理公共信息數據庫,統一分析決策,通過第三方信息共享和比對,建立完整的立體化稅源體系。二是建立信息數據標準。規整信息采集內容,規范信息采集流程,加強信息審核,審核通過的信息進機儲存。三是加強數據及時更新與清理。公共稅源數據庫應該是一個動態數據庫,確保數據安全,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原始性。
三、緊扣分析關,解決納稅遵從問題
加強涉稅信息的分析利用,建立各種數據分析平臺,挖掘風險行業、風險企業和風險指標,通過對數據信息的抽取、分析、挖掘、利用,進行風險評估、稅收預警,從而提高征管質量與效率,提高社會納稅遵從度。
一是建立稅收信息分析工作機制,實現常態化與制度化相結合。海量信息需要挑選、真假信息需要辨別、有用信息需要關聯,通過建立數據模型,確定數據分析指標體系,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手段,專業化分析評估涉稅信息。部門聯動協助,從組織上保證信息分析常態化,確保信息為征管所用、信息為工作服務。健全數據分析工作制度,從程序上保證信息分析制度化。
二是豐富數據信息分析手段,實現專業化與簡易化相結合。既要有大眾化、常態化、簡易化的中小稅源分析手段方法,也要有專業化、集中化的高風險稅源分析手段方法。建立數據模型,運用邊際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采用電子化、專業化分析評估方式,通過設置重要指標、疑點指標、難點指標等預警值,測算出宏觀稅負、稅收負擔率、稅收彈性系數,模擬出風險行業、風險企業的發展趨勢曲線、波動曲線,最終找出差距、堵塞漏洞。
三是加強分析結果的綜合利用,找差距與抓落實相結合。數據分析的目的就是尋找風險點和風險源,建立數據分析結果反饋機制,總結尋找工作“弱點”,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環節,把握高危風險點,制定出整改措施,加強監控力度,從而提升整體稅收征管水平。加強監督,建立跟蹤考核機制。
四、緊扣應用關,解決業務技術脫鉤問題
技術為業務提供支撐,業務帶動技術的更新。信息技術的每一步變革,都伴隨著稅收業務水平的提高,二者相輔相成。深化各類技術手段的應用,提升管理水平和辦事效率,依托稅收業務的需求,用信息化思維思考新要求、探索新應用,避免業務與技術脫鉤,切實提高智慧稅務效能。
一是要建立深化信息化應用長效機制,推動軟件應用標準化建設,研究制定軟件相應的應用責任制度。二是建立深化信息化應用質量監督長效機制。數據真實準確是信息化管理的靈魂,要統一數據標準、加強數據審核、分級管理、過程控制、保證質量、確保安全。建立健全數據質量評估制度和評估報告制度,做好數據質量評估,建立覆蓋全系統和全流程的數據管理體系。
三是建立加強信息化應用調研的長效機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要深化應用,必須開展多種形式的調研,一方面調研工作要堅持正確方向,查找制約原因,針對稅收工作的新政策、新法規及時反饋信息。另一方面要注意調研方法。圍繞納稅人關心的重點、難點、痛點,不斷創新思路,解決問題,調研與成果轉化相結合,以深化應用為突破口,促進稅收管理的精細化、科學化和現代化。
參考文獻:
[1]肖厚雄,信息管稅[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9.
[2]曾冠杰,“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稅源管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 碩士論文,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