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斐 孫正國 鄭洋
摘 要:水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水利工程作為一種綜合利用水資源的技術手段,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流域的防洪、排澇、抗旱、區域調水、農業灌溉、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水利工程的安全運行管理已成為穩定社會發展,滿足人民日常生活需要,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的重要內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關鍵詞: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1我國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狀況
1.1缺少對水利工程管理的正確意識
目前,我國的水利工程在運行管理中缺乏良好的管理理念,這是水利工程面臨的重要問題。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許多水利項目管理人員習慣于在管理過程中使用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方式,但現在的水利工程逐漸向著大型化發展,在管理工作中涉及更多的管理內容。若管理人員仍然采用傳統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那么在日常的管理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各類漏洞,使水利工程的管理質量得不到保障。
1.2缺少實際管理體系
在對現行水利工程管理方法進行分析后,發現許多項目管理人員按照傳統的管理理念進行具體的管理,未根據當今社會和經濟發展改變管理方式,也沒有建立合理、全面的管理制度。這種不良現象會造成管理人員責任分配不合理、管理內容不完整等現象,影響到水利工程管理項目實際運行的整體管理水平,在后續的施工過程中將增加問題發生的風險。
2水資源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水資源的過度開發
地下水過度開采,會造成含水層結構破壞,形成地下水漏斗區;一方面產生地面沉降問題。另一方面容易讓污水侵入含水層,嚴重威脅生活用水安全,沿海地區甚至會出現海水倒灌地下水的現象。為緩解地下水超量開采問題,采取各種高科技手段,嚴查私采濫挖地下水現象,并投入巨資修建南水北調工程。地表水源的過度開采,導致河流變淺,湖泊面積縮小,已導致生態環境惡化。
2.2水資源的污染日益嚴重
盡管政府強制要求企業升級廢水處理設施,使工業廢水基本達到排放標準,但生活污水未經處理已成為河流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
2.3我國的水資源利用率不高
由于農業的生產以傳統的大水漫灌為主,造成了接近七成用水的浪費,各種滴灌、噴灌等節水技術受到成本因素的制約,需要進一步推廣。作為用水大戶的工業企業,正響應政府號召,通過工藝和生產流程的升級來節約資源,減少污染,但由于我國工業的整體規模較大,技術升級需要長期的努力。
3加強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策略
3.1明確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責任
各級管理人員應明確自己的管理職責,由省級管理部門統一管理跨流域調水工程和具有流域性的水利樞紐,安排、指導和監督地方水利管理部門的日常工作;由省級管理部門與地方管理部門協作,上級管理部門應向地方管理部門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并對地方管理部門的狀況進行檢查。對各級管理機構的人員來說,要努力培養他們的管理水平,以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3.2轉變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觀念
水利管理部門應打破體制性思維定式,樹立市場化的水利管理理念,優化水資源利用,合理配置經濟資源,努力滿足市場對水利的需求。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的管理模式已不適合當今時代,應摒棄這一傳統的管理觀念,進行創新,創造符合時代要求的新觀念,綜合考慮水利工程建設的具體實際情況,對具體問題進行分析,并加以具體解決。
3.3優化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模式
水利管理部門應當明確其職能,發揮其優勢,優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通過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開展多種經營,深入挖掘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潛力,可大大提高經濟效益,增加水利工程的資金來源。水利部門可通過引進外資和自主開發等方式,發展水利相關產業。
3.4合理利用水利工程財政補助
合理正確地使用財政補貼,是推進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水利運行管理部門應當明確水利工程的性質,并根據性質給予補助。例如,對某些沒有創收能力的水利工程,政府必須承擔日常管理費用。對那些能從經營活動中獲得經濟利益的水利工程,政府必須把經營收入列入補助預算。另外,水利工程也不能只靠政府補貼,可通過公益水利工程基金多方籌集養護和維修所需經費。
4加強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的策略
一是有關部門對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論證都應實行綜合管理,因地制宜地制定出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別是涉及取水許可的問題,關鍵在于定額管理和總量控制。同時,各地區在分配總水量時,應以流域單元為前提。各地區對用水戶應嚴格限制,對與其有關的取水許可證應定期換發。
二是統一調配各地現有水資源,按照現行有關規劃實施水資源管理;近幾年來,有關部門正全力推行水源管理計劃用水模式,計劃用水應包括年度預測、水量分配和水源供需長期規劃。特別是在制定上述用水規劃時,其核心宗旨是綜合平衡和統籌協調。
三要抑制不合理的水資源需求。各地區要在科學規劃水資源配置方案的基礎上,明確行政區用水總量控制目標,加強政府監管,嚴厲打擊盲目開發利用水資源的行為。與此同時,完善節水標準體系,促進高耗水行業技術改造,落實管理責任制,使節水理念覆蓋所有用水企業。
四是做好污染物總量控制。建立水資源補償機制,按照“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根據污染情況,盡早提出水資源恢復方案,最大限度減少污染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五是提高水資源重復利用水平。對工業企業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升級,使部分再生水達到灌溉用水標準,彌補農業用水不足。禁止在城市綠化和公園水域使用自來水,一方面要以較低的價格補充因蒸發和滲漏流失的景觀用水,另一方面要促進再生水業的發展,確保市區污水處理設施的配套發展。
5結語
總之,要合理提高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效率,科學利用水資源,就必須對傳統的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模式進行調整,有效建立相應的運行管理機制,同時還要優化各部門水資源的使用與配置,確保水利工程及其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所取得的效益得到穩定的發揮。
參考文獻:
[1]王立坤.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7(11):27~28.
[2]許華.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與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J].南方農機,2017(18):14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