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瑋
摘 要: 在新商科和全球價值鏈攀升背景下,國貿人才培養不再是傳統的培養模式,社會和企業需要的是更具有實踐創新能力的人才。傳統的國貿實驗課程教學模式單一,無法平衡理論和實踐內容、教學體系落后、師資能力欠缺,亟需對經管類實驗性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適應最新的貿易方式。
關鍵詞:實驗性課程 ?教學模式 ?創新
傳統的商科人才培養模式強調的是獨立的單個模塊內容,單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他是以勞動分工為指導理念建成的單獨體系,完全忽略了事物間的聯系。新商科則是將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模式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去設計教學內容。國貿專業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課程。除了需要掌握扎實商務國貿基礎知識,還需要掌握現代企業網絡營銷方式等新技能。外貿實習平臺是國貿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純實驗性課程,傳統的外貿實習平臺課程教學方法是借助SIMTRADE軟件實訓平臺模擬國際貿易業務過程,但是這樣的教學內容無法跟上最前沿的貿易知識,因此亟需融入新商科思維,借助新的教學模式和實驗實訓平臺孕育出全新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新理念和新方法。
二、現階段經管類實驗性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實驗平臺設計有缺陷、開放性不足
目前外貿實習平臺軟件設計的實驗內容基本都是模擬外貿業務中單證的流轉操作,但是實際的外貿業務側重于信用證的操作和外貿風險點的防范。外貿實習平臺實驗操作中的虛擬業務基本忽略外貿業務的風險點,并且對信用證審核和核銷退稅是系統自動完成,這與真實業務環境背道而馳。同時,高校使用的外貿實習平臺軟件都是在學校的局域網條件下使用,不能實現課上+課后聯動學習,無法突破空間的局限性。
2、教師隊伍經驗欠缺、教學方式單一
外貿實習平臺是一門與國際貿易業務聯系最緊密實踐性最強的課程,不僅需要掌握外貿專業知識,還需要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服務于新經濟。實驗性課程的教學需要教師的引導,目前高校的教師很少有機會去接觸進出口國際貿易事務,僅僅是精通理論知識,大多數時間都在學校做理論研究和教學,缺乏對外貿業務實際操作的經驗,掌握不到真正外貿工作中的細節,單一的教學方法無法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3、平臺管理模式落后、教學體系陳舊
經管類實驗課程平臺管理模式無外乎三種,校企聯合管理、企業主導管理、學校主導管理。即使是校企聯合管理模式也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企業和學校溝通存在差異、學校和企業信息不對稱等。外貿實習平臺的軟件也是如此,長期缺乏和企業的積極有效溝通,平臺的管理與實際外貿業務操作相背離,離開實踐去教學是不切實際的。
4、學生國貿專業英語詞匯量少、自主創新能力欠缺
目前外貿實習平臺的軟件都是英文版本,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英語讀寫能力。大量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掌握的是通類的英語知識和詞匯,對于外貿方面的專業詞匯量的掌握遠遠不夠,導致學生無法看懂純英語的外貿平臺操作內容。學生自身英語水平的限制導致他們無法在英語環境中去模擬操作外貿業務環節。
三、實驗性課程教學模式的途徑探索
1、改革教學方法、合理設計實驗內容
采用項目式教學方法,設計整套外貿業務環節實驗內容。在實驗課程教學中模擬國際貿易磋商,讓學生自己構建項目,把理論知識串接起來增加動手操作能力。利用外貿軟件模擬技能大賽,模擬不同的貿易術語和不同的國際結算方式下進行進出口商品交易,完成貿易合同簽訂、詢盤發盤等函電寫作、信用證審核修改等環節,讓學生體驗職場工作環境,增加競爭意識,培養學生靈活應變能力和風險意識,讓教學內容順應社會發展趨勢。
2、孕育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高校應該利用各種信息技術、翻轉課堂和慕課等形式孕育出全新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符合型的國貿人才。比如讓學生課后獨立搜索不同國家的商務貿易網站,在網站上交流磋商,實現課上+課后相結合的新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去培養社會溝通的應用能力。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學生實踐創新創業能力遠比理論灌輸重要,但是大多數高校實驗課課時較少,解決這一矛盾的方法應該是合理裁剪實驗和理論課時,引導學生掌握實際外貿業務環節,如何順利開展業務,激發學生的實踐創新創業能力,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
3、優化師資結構、增加教師實踐經驗
目前高校教師隊伍中具有企業實踐經驗的教師比重較少,缺少骨干教師,很多教師都是經過短期的培訓就指導教師上課。因此,首先定期組織教師參加企業實踐,進行校企合作,建立師生實踐基地,體驗具體外貿實踐環節,更新教學中創新創業內容教學。其次,邀請企業管理人員、工作人員進校指導學生實驗課程,讓學生掌握實際外貿業務中的風險點。最后,構建“雙師型”教師團隊,參加企業講座,豐富教學內容,更好的指導學生實踐。
4、強化專業領域英語學習、培養學習興趣
外貿實習平臺的操作內容需要掌握大量的專業外貿英語詞,在日常的實驗課教學中應該強化專業領域的英語學習,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課堂中采用雙語教學,通過模擬貿易磋商用英語對話,翻譯商務英語函電,舉辦專業英語實驗內容PK賽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獨立看寫說的能力。通過強化經管類英語的學習能夠掌握日常的商務英語交流,鍛煉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5、增加外貿平臺實訓演練、平衡理論與實踐
利用外貿實習平臺中函電系統、制單系統、信用證系統來進行實訓演練,在高校的實訓基地和實驗室中進行外貿磋商貿易的模擬演練,增加學生實踐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通過實訓演練來平衡實踐和理論,讓學生吸收最前沿的社會信息,掌握最前沿的外貿技能。
參考文獻:
[1]王玉婧,龍明佳.基于應用型人才需求的國貿實務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對外經貿,2021(01):152-156.
[2]黃翼.新時代國際貿易人才需求研究[J].中國商論,2019(08):93-95.
[3]吳惠明,陸澤波.跨境電商背景下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改革探析[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9,21(02):73-75+78.
[4]周金城,周新德,冷莎.KSAO模型在應用型本科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應用[J].時代經貿,2018(02):95-96.
[5]樊琦.應用技術型本科院國際貿易綜合實訓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6(31):96-97.
基金項目:安徽新華學院校級教研一般項目:新商科背景下外貿實習平臺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2020jy021);
安徽新華學院大學生素質中心創新創業項目:經管類實驗性課程教學與培養實踐創新創業人才研究(IFQE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