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駿浩
摘 要: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較大的挑戰。隨著經濟發展環境的變化,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工作人員,應結合時代發展積極趨勢,積極轉變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方式方法等,方可以從整體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現實發展所需,并提高人才市場競爭力,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立足于互聯網+跨境背景,提出了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培養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跨境背景;國際經濟與貿易;培養
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支持。對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而言,既面臨著發展機遇,也面臨著新的問題與挑戰。通過加大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工作改革力度,優化了課程體系,從整體上提高了教學成效。新時期,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人員應科學合理分析互聯網+跨境背景下專業教學所面臨的挑戰,方可以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制定出富有針對性的教育對策。
1互聯網+跨境背景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面臨的挑戰
新時代背景下,國際經濟與貿易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諸多變化。比如:經營主體、運營環境、管理方式等均存在著相應變化。通過對具體變化進行分析,方可以科學看待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面臨的挑戰,并為教學對策制定營造良好條件。
1.1經營主體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產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尤其,跨境電商的出現,促使企業經營理念發生了相應的轉變。作為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育工作而言,則應該結合社會發展變化,以及社會對人才的切實需求等,不斷創新與優化課程體系,豐富教學內容,方可以從整體上提高人才培養成效,以此幫助人才更好地應對日后工作中面臨的挑戰。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國際貿易企業的穩步發展。將企業發展與互聯網技術相融合,實現了線上線下經營一體化,大幅度提高了運營成效。此外,科學應用互聯網技術,有助于企業優化市場功能,為消費者提供切實所需的產品以及優質的服務。諸多經營主體存在的變化,催促著國際經濟貿易專業迫切地進行教學改革。
1.2 運營環境
互聯網+時代,國際貿易企業的運營環境也隨之發生了改變。依托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可以推動國貿企業管理工作順利進行,且可以激發出員工的工作熱情,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激勵著員工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為企業創作更多的經濟效益。通過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企業運營中,豐富了企業銷售途徑,改變了企業過往傳統的運營模式。企業通過網絡平臺可以進行產品宣傳,并提高了宣傳時效性,增加了企業的銷售額,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企業運營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借助互聯網技術可以高效地進行商檢、保險、運輸等信息的匯總工作,有效保證了工作質量。面對企業運營環境的轉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也應該突出創新性,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所需的專業性人才。
1.3管理方式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企業的管理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通過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企業管理工作中,大幅度提高了企業管理成效。此外,諸多企業積極構建了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在虛擬化的銷售環境中,依托健全的管理機制,可以有效保證互聯網銷售工作的有序開展,并實現線上線下銷售途徑的緊密融合,從整體上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相較于過往傳統的線下交易模式,線上平臺可以與用戶間進行實時互動,大幅度提高了線上銷售成效。面對新型的銷售模式,國際貿易企業應積極轉變管理理念,優化管理途徑與管理機制,方可以充分發揮出線上平臺的應有價值。
2互聯網+跨境背景下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培養對策
2.1優化培養理念
教學理念指導教學實踐。跨境電子商務背景下,高校國際經濟貿易專業教學人員應不斷優化教學理念,立足于社會發展所需,培養出專業能力強、具備綜合素養的國際經濟貿易人才。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應強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在幫助學生掌握專業化理論知識的同時,要針對性地鍛煉學生的外語能力,以此為學生后續高效地應對社會實踐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2.2制定健全的課程體系
為了培養出滿足社會發展所需的專業性人才,高校應不斷優化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通過積極創建專業理論與實踐課程相融合的教學體系,有效整合原有課程體系,并結合社會發展變化,適度增加跨境電商實務、跨境電商英語、網絡營銷等專業化課程。與此同時,要強化校企合作。通過與跨境電商企業平臺合作,為學生提供接觸跨境電商平臺的機會,使得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積累工作經驗,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后續科學合理應對工作挑戰營造良好條件。
2.3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工作者是教學工作的直接組織者與實施者。學校應給予人才培養工作足夠重視,從整體上提高師資力量。在人才引進環節,應堅持內培外引的方式。通過為骨干教師提供參與專業化培訓的機會,優化教師的知識結構,并激勵著教師獲取專業化的跨境電商資格證書。學校條件允許時,可以為教師積極爭取企業實踐機會,從整體上提高教師的實踐操作技能。此外,學校也可以聘請一些行業經驗豐富的外貿行家為學生定期開展一些實踐指導課,將自己工作中的親身經歷、工作經驗等告知給學生,幫助學生掌握產品推廣、銷售技能,以及與客戶交流技能,進而提高人才培養成效。
3結束語
總之,互聯網+跨境背景下,國際貿易企業的發展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對人才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滿足現實發展所需,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培養人才時也應該優化課程體系、豐富教學內容、轉變教學方法等,為社會培養出符合現實發展所需的綜合素養人才。以上內容提出了幾點工作對策。希望相關工作者可以從中得到一定的啟發或幫助。
參考文獻:
[1]吳巖.基于“互聯網 +”思維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創新性改革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24):224-226.
[2]鄒群英.“互聯網+”思維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創新性改革[J].湖北農機化,2019(1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