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法
摘 要:結合當前新時代背景下的農村建設的實際情況,從自身參與農機管理的實踐工作經驗出發,在論述了加強農機管理與安全監督的重要性基礎上,從多方面探討了如何全面提升加強農機管理與安全監督水平的有效措施,希望對進而提升農機管理水平,實現預期的農業生產經濟目標有所幫助。
關鍵詞:農機管理;安全監督;管理創新;管理方法
1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為了保障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化發展,我們不能忽視農業生產建設工作。在此過程中,農業操作必將走向信息化、現代化、機械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正是由于農機的快速發展為農業作業的高效、高質發展奠定的基礎,能全面實現農業生產的預期質量及效率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應高度重視加強農機管理工作,展示出農機的價值及意義,并能將各種監督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全方位避免造成意外事故的出現,落實廣大居民的安全生產,符合時代的發展目標。
2 加強農機管理與安全監督的重要性
2.1 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生存能力
考慮到部分農戶非常關注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目標,部分非法商販存在著兜售假冒偽劣農機產品的情況,這樣自然意味著存在著一系列的安全隱患問題。在農業生產的實踐中,部分劣質農機不僅僅影響到農業生產的安全性問題,還會造成企業發展的前景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應高度重視重視加強農機管理及安全監督等方面的工作,旨在進而全面提升農機管理水平,更好地符合實際的生產要求。通過全面開展高質量的農機安全檢驗工作,能有效促進企業產品的高質量穩定發展,起到良好的警告作用,并能實現預期的農業生產目標,有助于市場環境的長期穩定的可持續化發展,更好地實現企業間的良性競爭,從而也有利于農機產品構建良好的競爭氛圍,實現農機產品的性能水平得以全面提升。
2.2 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
全面發揮出農機管理水平,落實各方面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能切實有效從實際出發來保障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對廣大農戶開展農業生產來說,無非就是希望得到足夠的經濟利潤目標,而只有采用高質量性能的農機產品,方可以實現高效的農業生產工作。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應加強全面提升農機產品質量,保障農民能按照農業生產的要求,全身心投入到農業生產活動中,有助于進一步控制農業生產成本,全方位降低農產品價格,這樣也有有助于構建良好的農作物市場,積極樹立良好的市場環境,實現廣大農民購買正版農機的信息,從而實現農業生產的高效率運行,從而全面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全方位保障農戶所關心的農作物的經濟利潤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3 推動農機化的快速發展
在推行開展高質量的農機質量監督工作實踐中,我們應從實際出發,全面落實農業生產的要求。如果存在著農機化發展的滯后性問題,僅僅關注到農耕結束的情況,這樣也容易造成存在著一定的經濟損失問題。只有通過全方位推動推動農機化的發展,充分將先進技術融入到農機化的發展過程中,這樣才能幫助農民盡快實現預期的經濟目標,能更好地感受到黨和國家對于農民收入的關注度。同時,在全方位開展各類助農政策的基礎上,我國的農業生產工作也已經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方向,特別是正在從傳統的糧食作物轉向經濟作物,這樣也有利于全面保障農業機械化程度及農產品精細加工水平的全面提升,更好地推動我國的農業建設發展。
3 加強農機管理與安全監督的建議
3.1 從安全發展理念出發來不斷加強生產監督監管
一方面,我們應從實際出發來構建農機安全生產監管體系,通過全方位且立體化的方案來實現農機管理及安全監督水平的提升,明確農機安全生產的監管體系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在實踐中,通過構建服務中心的模式,積極開展一系列的農機的辦證掛牌、年檢工作的便捷化工作,從實際出發來全推動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發展。在此過程中,還應借助于先進技術優勢,來實現農機應用的專業化水平,加強農機駕駛員的考核、年檢與職業技能監測等方面的工作。另外,在落實農機生產監管體系合理化的過程中,應明確樹立高質量的農機監理會,積極將信息技術融入其中,全方位高質量實現監督管理相應的農機駕駛員的行為。
另一方面,全面開展安全管理工作的責任制管理模式。結合農機設備的特點,在落實安全生產的責任制管理實踐中,應要求各級政府在全面重視農機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將相關內容明確列入政府安全工作的清單,同時,應明確實現農機的安全評價及單位干部的政績相互掛鉤,能有效明確落實崗位責任。另外,還應從實際的農業生產需求出發,定期常規化檢查農機設備,如果存在著安全故障隱患問題,應從源頭入手來弄清楚事故的情況,從而保障安全生產責任制度落實到位。
3.2 積極落實農機安全整治,避免出現安全事故
農機檢查工作人員應從實際出發,全面發揮出農機安全整治活動的優勢,進而在結合農業生產工作實踐的基礎上,全方位、立體化排查農機設備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并重點落實在相應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以及大型烘干機等結構復雜且體積較大的農機設備方面,并能驗證且核查相關的農機產品的基本信息以及駕駛員的個人信息。同時,在逐步完善農機及其駕駛員的檔案的過程中,應結合農業生產的要求來保障駕駛員和農機開展逐一化的核對工作。在此環節中,應構建清單化的方式,并開展相應的登記及年檢工作,并從實際出發來落實存在著未購買交強險的中大型農機的現場處理,要求馬上立即開展整改工作,并加強相應的懲戒教育工作,落實具體的跟蹤整改措施,避免造成農機應用實踐中存在著一系列的違法情況。同時,還應從實際出發來落實相應的農機應用中的各種制度,并保障具體內容落實到位,涉及到相關的證件審核、駕駛證考核制度、機械登記還有牌證核發制度等方面的內容,并能從整體上來合理化開展相關的安全技術檢驗工作的跟蹤評價。具體來說,所涉及到的處理內容,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于存在著農機無證駕駛與無牌駕駛的情況,應責令駕駛員進行相應考取執照,并落實具體的辦理工作;二是,當存在著農機駕駛實踐中的違法行為的情況下,則應落實予以逐一化登記工作,并開展一系列的處罰措施,明確開展相應的安全警示教育工作;三是,在開展農機的執行拼裝及改造環節中,應按照規定要求來扣押非法改裝的農機,并進行回收不合格農機的牌照,并按照規定予以處理。同時,已經辦理牌照并投入應用的農機產品,則應按照規范要求落實反光警示標志的張貼等工作,一定要將其工作落實到位,杜絕出現一系列的安全隱患問題。
3.3 加強對農機修理行業的質量監管
在全方位開展農機生產、質量和使用性能的監督管理的基礎上,還應落實全面加強監督管理農民的實際行為,這樣便于有效發揮出安全監督及農機管理的作用。反之,如果存在著農民操作不當的情況,不加以重視,則會造成修理工作存在著一定難度,嚴重情況下還會造成可能存在著農機提前報廢的可能性,難以實現預期的農業生產目標,自然也無法提升預期的農業生產利潤。
從實際的農業生產實踐出發,應全面重視農機修理水平,首先應重點保障全方位來提升修理工作人員的整體業務素質能力,落實構建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全面提升修理人員的業務素質水平,便于能較為準確化明確故障情況,并開展一系列的精準化維修工作。其次,相關行業應從實際出發,積極利用培訓班等方式來開展有效專業化活動,能開展定期考察及培訓農機修理人員,從而有助于養成良好的終身學習的理念,能幫助全面普及農機修理技術,保障及時更新專業化知識內容,實現知識技術內容的與時俱進。同時,考慮到農機修理環節中由于存在著自身失誤、或者配件使用不當,這些都造成功能受損以及報廢的情況,這應該就從實際出發,明確落具體的規章制度內容來予以賠償農戶的損失,切實維護好廣大農戶的經濟利益。
3.4 加大相關宣傳,保障生產安全
在此基礎上,還應結合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切實從整體上考慮農機生產的實際特點,并能提出有效的加強農機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重點開展一系列的宣傳工作。從這個角度來看,方可以全面激發廣大農民的群眾意識,能進而認識到農機管理工作對于全面提升農業經濟效益目標的重要性,從而方可全面激發廣大農戶的生產意識。比如,在具體的加強農機管理的宣傳中,可以充分利用好新媒體平臺的優勢,在充分利用利用傳統模式下的報紙、電視、廣播等基礎上,還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抖音短視頻等方式,利用多渠道來開展農機管理與安全監督的各項宣傳工作,這樣才能實現預期良好的宣傳目標。其次,在具體的農戶建設的實踐過程中,進而可以從實際出發來開展一系列的示范戶、示范村的建設工作,這樣能起到良好的宣傳陣地的作用,也能體現出協管員的作用,以便保障落實具體的農業安全生產的要求。最后,從農機管理的特點入手,還可以全方位重視加強農機檢驗管理工作,積極開展專業化的系列培訓工作,這樣能廣泛激發工作人員主動參與到農機管理的安全教育中。通過展示較為典型的案例的警示片、事故片等,有效推動安全教育工作的開展,也能帶動廣大群眾主動參與其中,有利于生產意識得到全面加強,從而能進一步保障農機安全生產相關工作。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結合當前的農機管理工作以及安全監督管理的實際情況,我們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實現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方法的創新,進而要求廣大農機管理人員主動迎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充分認識到提升工作意識的重要性,從整體上提出農機管理及安全監督的有效方案,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當前的農機管理要求,促進農機應用水平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鳳明,胡本發,邴希林.基層農機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西農業,2019,0(24):143-143.
[2] 李軍.發揮農機技術推廣工作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5,0(3):12-12.
[3] 潘俊普,王建宏.探究如何做好農機新技術推廣工作[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0,0(3):48-48.
[4] 施桂平.農機技術推廣模式創新及體系建設關鍵探索[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2):26-26.
[5] 王鳳南.試論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與應用[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2):28-29.
[6] 車希堯.新形勢下農機新技術推廣工作的思考[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0,0(4):55-55.
[7] 李雪梅,吳長龍.農機管理與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初探[J].農家參謀,2019,0(16):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