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蘇
摘 要:閨門旦是戲劇旦行的分支,和正旦的端莊穩重不同,閨門旦多為未出閣少女、大家閨秀,如京劇《紅娘》中的崔鶯鶯、《勘玉釧》中的俞素秋、《鳳還巢》中的程雪娥,越劇《梁祝》中的祝英臺,淮劇《恩仇記》的卜小姐,昆曲《牡丹亭》中的杜麗娘等,都是閨門旦中較為經典的形象。閨門旦的表演較為講究媚、脆、穩、率,以念白、做功為主,唱功為輔,舞則必備。本文主要對閨門旦表演特色進行闡述。
關鍵詞:戲曲;閨門旦 ;表演; 藝術特色
旦角是戲曲表演的重要行當,為戲曲中的女性,可分為青衣、花旦、刀馬旦、武旦、老旦等。其中,閨門旦是花旦的分支之一,所塑造人物多為活潑開朗、青春俏麗、敏捷伶俐的形象,以做功、念白為主。本文分別從閨門旦的手勢、表演風格、念唱、妝容服飾等方面進行藝術特色的分析。
1閨門旦的戲曲藝術特色
旦角的表演技巧以手勢最為嚴格,手勢的表演在情感表達中起到重要作用。演員在臺上一伸手,就能讓觀眾看到他們是否具備扎實的旦角功夫。其中,又以閨門旦的唱腔和手勢運用最多。由于閨門旦為女性角色,需要以蘭花指、花掌的手勢為主。如單運手:右手手心朝下、指尖朝上,由左下向右上繞,左手則可置于腰間或背后;攤手:雙手一起手心向外、指尖朝下,呈攤手狀;雙運指:雙手手心均向下,間隔3公分左右時開始均勻斜行向后繞于指尖,以眉毛為指示位置,前手稍高、后手稍低,可根據唱詞進行左右調整;單前指:同單運手照應,與肩膀同高,雙指和雙運指一樣;怒指:即怒視而指,指法同運手,位置稍低,指需有力,指稍向下傾斜。除了手勢動作外,演員還需配合劇本要求的各種情緒進行面部動作表演,以及相應的眼神動作。
2閨門旦的手勢運用
閨門旦需根據場景環境來進行相應的表演處理,如表現電閃雷鳴時多采取捂耳動作,天寒地凍多運用怕冷的動作。也有些手勢是情感的外在表達,及故事情節的展示,如《掛畫》中的梳妝,就需要通過涂抹、戴花等動作用鮮明的節奏來敘述這一場景。手勢與身段配合,也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表演方式,完美體現了身法的韻味層次。在表現手法時應結合人物的自身性格和時代審美,建立起由外向內的表現,展現出角色的內在氣質。閨門旦的手法表現以柔和為主,姿勢上需展現芊芊柔弱的形態,表現出小姑娘的青春靚麗、活潑,演員應在深入研讀劇本后較好的拿捏角色的特征,做出符合角色要求的動作、行為、神態、念白等,再根據劇本要求完成對劇情的整體推進。
3閨門旦的表演風格
閨門旦的表演,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柔美,雖然同屬于旦角,卻由于多為閨閣女子,在年齡上和正旦有著明顯區別,在表現上同樣也有著非常大的差別,需體現出這個年齡段女孩子的嬌媚、羞美。嬌媚是閨門旦表演的動態呈現,應表現出徐緩連貫、煙視媚行的嬌態。如《長生殿》中楊貴妃形象,對嬌嗲之舉的分寸把握得恰到好處,將閨門旦高雅的表演風格在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嬌羞甜美,則是閨門旦中大家閨秀在情竇初開年紀得常見姿態。如《游園驚夢》中的杜麗娘在入園前,主婢兩人配合著打扮的動作身段,表現出了杜麗娘的青春貌美;當其小心翼翼邁入花園后,又以輕盈的小墊步來表現出心中的喜悅,“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展現出杜麗娘的羞澀之美;待鶯歌燕語越來越遠,杜麗娘又表現出少女傷春的情懷。杜麗娘前往花園尋夢時,被花園的情景勾起夢中的美麗回憶,即做出舉扇前指的動作,透出眼神中的驚喜,更襯托出少女婀娜多姿的風姿。
4閨門旦“清、潤、嗲”的唱念特征
為突出閨門旦聲容清麗、嬌羞含蓄的特征,演員在唱念中需表現出清亮、甜美、圓潤的審美,字頭出聲時需圓細,字腹應呈現出過氣接脈,字尾應悠揚轉折,整體給人以顛落擺宕之感。以《牡丹亭》為例,杜麗娘的閨門旦唱腔已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千錘百煉,不同時代的藝術大家們分別賦予其不同的特質。如當代昆曲大家張繼青老師的演繹,已使其達到難以逾越的程度,張老師的杜麗娘唱腔初聽有著“嗲、柔、潤”的特點,對其細品后又感覺到剛柔并濟的遒勁激越,有著清麗悠遠的韻調。而白先勇版《牡丹亭》中,沈豐英所扮演的杜麗娘,在出口即唱斷的入聲字處理得短促利落,高唱得去聲字,唱得圓潤妥帖,高下閃嫌之音,則處理得曼聲徐度,表現出沉郁頓挫得風格。此外,閨門旦的唱念發聲往往需運用嬌嫩的聲音和發嗲的行腔。如《尋夢》中,杜麗娘問柳夢梅“哪里去”的“哪”字,就以拖長綿延得腔調來表現出欲去還休的嬌羞。
5閨門旦的妝容、服飾特點
閨門旦的大家閨秀或宮廷貴婦造型都非常考究,在妝容上表現出戲劇情境、人物性格,在各個細節中都能體現出傳統的美學精神。頭面上,因這類旦角身份尊貴,多佩戴點翠頭面,以貼片子的方式,將演員臉型修飾出具有鵝蛋臉的古典美,再飾以蝴蝶狀頂花、邊鳳、邊花等,面部粉色腮紅,背后長發過膝,較好的烘托出閨門旦的高貴之美。大氣的鳳冠則體現出雍容之美,再搭上飄逸靈動的百褶裙,表現出青春少女的脫俗氣質。色彩也是體現人物特質的重要元素,如杜麗娘的服飾以粉嫩、嬌黃、艾青等為主色調,飾以各種花朵紋樣,線條細膩,色彩繽紛,并隨著杜麗娘不同的心理表情、劇情發展而呈現出不同變化。
總之,閨門旦是戲曲中的重要行當,不同于青衣,以表現出少女的柔美、羞美為主。演員尤其應注重手勢的重要性,以柔美的表演風格,“清、潤、嗲”的唱念特征,為觀眾呈現出獨具特色的閨門旦角色形象。
參考文獻:
[1]顧衛英. 昆曲閨門旦表演的審美特征[J]. 中央戲劇學院學報(戲劇),2014(5): 54-63.
[2] 單雯. 尋夢探幽--學習昆曲閨門旦表演藝術的體會和思考[J].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 2018, (3): 145-147.
[3] 劉海燕. 從昆曲《游園》中閨門旦的表演特點看傳統聲樂藝術對民族聲樂表演的借鑒意義[J]. 藝術評鑒, 2017, (15): 30-31, 56.
[4] 彭泰森. 傳統經典劇目中的閨門旦形象與審美解讀[J]. 文藝生活(文海藝苑), 2017, (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