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晶
在當今信息為主的時代,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面臨機遇和挑戰,就業方向的問題呈現出了新的特點。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就業方向的雙向選擇形勢越來越突出,有利于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從而得到鍛煉,是優勝劣汰的一種自然法則。但是目前來看,一方面,在大學生就業中,大多數學生找到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比較困難,企業招賢納士的門檻較高;另一方面,很多大學生對于企業的工作要求無法勝任,大學生存在眼高手低的問題。高校和教師應對大學生的就業方面進行積極指導,它關系我國社會發展的問題,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這一問題,應借助當下的大數據,利用大數據對就業信息進行及時整合和分析,是高校學生就業的重點發展方向。
大數據時代,信息量增多,信息多樣化,在眾多的信息來源中,需要人們進行搜集、整合并分析,從而獲取更有價值的信息,用于活動和實踐,為其提供便利。對于即將進入社會的高校學生來說,大數據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社會信息的來源,對于當前的就業形勢和需求有更清晰的了解,同時有利于高校大學生對自己有清楚的認知,對自己進行合理定位。許多大學生在就業前會十分迷茫,出現消極的情緒。就業指導教師應根據大數據所體現的社會就業問題,對學生就業問題進行積極指導。
1.大數據時代,數據分析能力有待提升。在當前的高校學生就業方向指導上,主要集中在對于學生的就業指導和對于就業市場的了解,一些高校并沒有認識到大數據的就業信息給大學生的就業帶來的重要性,沒有對其進行深入挖掘,從而也就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和開發,尤其是在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人才市場的變動以及各專業學生的就業意向方面,造成就業方向的針對性較弱。一些高校對大學生的就業信息雖然進行了大數據分析,但是分析能力較差,僅停留在最簡單的分析上,沒有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因此并沒有掌握最新和最全面的大數據就業信息,造成了就業信息的片面化,不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
2.大數據時代,就業途徑增多,就業競爭力加大。隨著技術的發展,各行各業對大數據進行分析并應用,找到了發展的道路和方向。在高校大學生就業問題上,大數據所帶來的價值受到了人們的關注,越來越多的招聘信息,越來越多的招聘網站,為人才市場提供了新的運作模式,大學生就業的方向和途徑增多,但與此同時,大量數據分析的選擇給求職者帶來了一定的困擾。通過大數據所體現出來的信息,能表達出社會對于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無論是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還是學生的團隊精神、交流溝通能力、獨立思考等方面,都影響大學生的就業,所體現出來的綜合素質,是通過不斷的教育改革和創新來實現的。
3.城市之間存在差異,措施不完善。隨著經濟發展,國家對教育方面越來越重視,提出了有利于教育發展的相關政策,但是有些地區卻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我國的東西部地區、城市和農村發展都存在一些差距,一些經濟較落后的地區對教育的政策還沒有落實到位,不利于高校大學生的就業。
4.高校專業培養缺乏實踐。高校學生在校學習中,不僅學習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還應與實踐鍛煉相結合。對于高校學生的就業指導來說,必須讓學生進行實踐鍛煉,否則難以達到想要的效果。但是針對此問題,一些高校存在不足。首先,缺乏積極的就業環境,一所學校的校風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有重要作用;其次,高校對于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回饋,在就業指導方面,雖然投入了一定的資金和人力,但是卻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在就業培訓方面沒有從學生出發,沒有把學生作為主體,沒有體現很好的價值。
5.部分大學生自身能力不足。在對于大學生就業方向的問題上,主要是針對大學生自身。一方面,部分大學生在校學習專業基礎知識較差,整體綜合能力素質不高,面對困難沒有積極解決的勇氣。在就業方面,減少了抓住機遇的機會,不利于自身的發展。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學生沒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缺乏創新、科學的就業思維和獨立意識,過度依賴指導教師甚至家長,對自己的就業方向沒有清晰的認知,對自己沒有清晰的定位,不會在互聯網平臺上獲取有價值的就業信息。甚至有一些高校畢業生過于懶惰,了解市場、了解職業的信息較少,缺乏一些實踐經驗,不利于自身的就業。
1.利用大數據對當代大學生就業形勢進行分析,提供更加精確的數據。在對于大學生就業方向研究中,應加強對于大數據信息的分析,這是分析大學生就業方向的基礎。在就業問題上,應加強大數據對其的針對性,通過海量的數據分析,及時將就業市場的數據進行深度挖掘,考慮多方面的信息,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鏈,為分析大學生就業數據奠定基礎。通過就業市場的政策、招聘信息、崗位需求等情況,做到高校畢業生與人才市場緊密聯系,加強就業的指導工作。
2.改變傳統觀念,提高大數據對大學生就業的現代化管理。從當前來看,我國市場競爭力越來越激烈,就業形勢逐漸嚴峻,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應轉變傳統的觀念,幫助學生樹立就業觀。在教學環節上,把培養高素質人才與市場需求相結合,幫助學生了解就業環境,讓學生不斷認清自我,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的實力。為了讓學生在第一時間內了解人才市場的動態,高校應在就業信息網站、微信公眾號、班級群等分享關于就業方向的數據和信息。
3.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優化培養模式。大數據時代,能力對每個大學生來說至關重要。高校學生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一方面來自自身實踐的鍛煉,另一方面是通過教師的傳授。為了使每位學生更好地就業,高校應定期為教師進行培訓,不僅拓寬了教師的知識領域,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對每位將近畢業的學生進行相關的數據收集,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制訂教學計劃,更好地解決每位學生的就業問題。同時可以對教師進行獎勵,激發教師對于就業指導的積極性,創新教學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實踐活動。
4.根據學生的個人需求,提供多樣化的服務。每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所不同,這就需要指導教師在對不同學生的就業指導上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大數據下的就業信息進行整合分析,為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就業信息,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盡量滿足每一位學生的就業需求,同時也提高了高校學生的就業率。
綜上所述,大數據在高校學生的就業方向問題上發揮了積極的引導作用,通過對就業方面大數據的收集、整理與分析,從而獲得更有價值的信息,為就業者提供便利,提升了大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同時幫助其樹立了正確的就業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