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玉娜 李海霞 張曉龍 付言言 (西京學院 陜西西安 710000)
為推進“互聯網+教育”發展,加快新時代教育信息化,落實《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及《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教育部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該計劃強調將信息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利用信息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法改革。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相融合的一種全新教學模式,它是指依托“大智移云”等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培養為目標的現代信息化教學平臺,融合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思想,集備課、上課、課堂互動、作業、答疑、實訓、考試、過程考核、教學管理(簽到、學習記錄和學習報告)于一體,學生利用平臺上的各種資源完成線上學習,比如觀看視頻、針對性課前練習、問題反饋,而線下課堂,主要針對課前問題精講、快速少量的測驗、解決問題,通過合作、討論、練習內化知識、反思、梳理、總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教學模式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能夠有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生能力。近年來,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得到了廣泛應用,也受到學生的認可。
隨著“大智移云”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會計的工作環境發生了顛覆性變化[1],但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模式卻未發生真正的變化,大部分教師仍然采用“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方式單一、師生之間互動交流少、考核方式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2]。隨著教育部2018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提出“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建設五大“金課”目標,越來越多的高校為了提高教學質量積極實施教學改革,項目化教學、虛擬仿真教學以及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得到廣泛實施,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歸根結底是因為學生參與度不高,自主學生能力差。
基于此,有必要依托“大智移云”現代信息技術,整合會計專業各環節教學資源,建立會計專業教學一體化平臺,實現線上線下混合模式教學目標。通過教學模式的改變,培養學生的溝通協作、解決問題能力,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探索,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線上教學平臺的建設和使用。有些高校自主研發教學平臺,有些高校進行產學合作、校企共建教學平臺,后者因為有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以及多樣化的功能深受廣大師生的好評。
掌上高校是正保遠程教育開發的線上教學平臺,屬于校企共建,該平臺可在PC端登錄(理實一體化平臺),也可在平板、手機上下載APP(掌上高校APP),豐富的課程資源是該平臺的一個重要特點,課程資源按知識點建設,包括知識點樹、視頻課程、微課、題庫、案例、討論及思考題、線下活動設計、實訓(實驗)設計及其他拓展閱讀等內容。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設計使用這些資源,也可以進行資源的擴充。多樣化的功能是該平臺的另外一個特點,該平臺的功能主要可以分為七個模塊,包括備課、上課、課后、考核評價、數據統計、學習督促及學習交流,能夠實現備課、上課提醒、自動簽到、課堂互動、成績查詢、班級公告、視頻聽課、在線作業、在線答疑、在線考試等全部教學(學習)要求,可實時記錄學生全部學習行為,實現學生學習“自治”,實現線上線下混合模式教學目標。
應用型本科是以培養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因此應用型本科的基礎會計課程目標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情操,掌握會計的基本概念、理論及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并熟練掌握會計基本實務操作程序和技能。本次教改對象為會計學專業1801和1802班學生,將基礎會計課程安排在第1學期,每周4個學時,總課時為64學時。教學目標為教學內容的重構指明了方向,我們將基礎會計內容分為會計基本理論、會計基本方法及會計理論和方法綜合應用三大模塊、十個教學任務。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離不開豐富的教學資源,因此我們將每個教學任務拆分成單個知識點,以每個知識點為單位制成碎片化的教學資源,比如微視頻、課件、動畫等,學生可以利用這些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線上學習并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及程度來合理利用這些資源,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教學資源更好地做課堂設計并開展諸如隨堂測、頭腦風暴、隨機提問、小組任務及調查問卷等課堂活動,更好地實現課程目標。例如,在會計憑證這一教學任務中,我們針對記賬憑證填制這一知識點制作了碎片化教學資源,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記賬憑證填制”知識點的碎片化教學資源
備課,教師可以通過平臺進行備課,比如,教師通過資源庫和活動庫推送學生課前預習任務,根據課堂教學內容設計隨堂測、分組任務、頭腦風暴及調查問卷等課堂活動,根據學生預習情況及課堂教學情況布置課后作業及拓展任務,教師在推送任務或者設計活動時,根據工作量的大小及難度設置金豆的數量,學生取得的金豆作為過程性考核的依據。
課前,學生根據教師推送的課前預習任務(課件、微課、視頻、動畫、隨堂測等),進行線上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實時查看學生的預習情況,根據學生學習數據了解學生自主學習效果,及時調整課堂內容的重難點,教師可以重點關注不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及時提醒并給予關心和幫助,提高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中,學生通過掌上高校APP完成簽到,教師根據學生預習情況做重難點的精講,答疑解惑。教師開展備課時設計好的課堂活動,隨堂測、分組任務、頭腦風暴及調查問卷等課堂活動的開展一方面有助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練習內化知識并進行反思、梳理和總結,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學生通過掌上高校APP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將以教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了以學為主,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課后,學生完成教師推送的課后作業和拓展任務,有什么疑問可以在掌上高校APP上進行提問,教師可以在線給學生答疑,如果教師沒有來得及回復,正保網校教師會在24小時內替院校教師做出答復。教師及時查看學生作業或者任務完成情況,督促學生自主學生。例如,在講授財務報告——利潤表這一教學任務時,教師在上課前三天,向學生的掌上高校APP上推送本節課的預習任務,主要包括觀看財務報告視頻課、大連重工財務報告、唐德影視財務報告、觀看微課“編制財務報表前的準備工作”、觀看動畫“編制利潤表的步驟”等。課堂上,通過掌上高校APP進行隨機提問財務報告包括哪些內容來檢驗學生預習情況并對財務報告的概念進行歸納總結。推送頭腦風暴如何獲取財務報告,學生在掌上高校APP上上傳自己的答案,教師公布獲取財務報告的途徑及網址。針對利潤表概念這一知識點推送隨堂測試,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并針對性地強調難點及易錯點。通過利潤總額測試題,讓學生掌握利潤總額包括哪些項目并進一步講解凈利潤和利潤總額之間的關系,然后根據計算結果簡單編制利潤表。推送視頻從全聚德看利潤表,增加課堂趣味性并簡單比較學生自己編制的利潤表和課前預習的兩家公司利潤表,簡單分析一下哪家公司盈利能力較強,教師會給出比較結論。最后教師會對本節內容做一個總結,主要包括財務報告的基本構成、概念,利潤表的概念、編制、分析等。教師推送課后作業,包括練習題及能力培養作業,下載一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復核其利潤表計算是否正確,并進行初步分析。“財務報告——利潤表”教學任務的教學設計與實施方案見表2。

表2 “財務報告——利潤表”教學任務的教學設計與實施方案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評價與考核有別于傳統教學模式。我們將考核分為過程性考核及期末試卷考核,按照6:4的比例來確定本課程的最終成績。過程性考核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學生考勤、聽課、做題、參與課堂活動、完成任務等情況,都會被系統記錄,并根據完成情況獲得相應個數的金豆,這些金豆在期末按一定的公式折合為過程考核得分。教師可根據每個項目的金豆數量來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知識掌握情況,從而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督促和引導;學生可根據各項目的金豆數量,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從而找到薄弱點,更有針對性的學習,具體詳見下頁表3。

表3 部分學生過程性考核成績表
從學生方面來看,豐富、多樣的碎片化資源為學生線上自主學習提供了幫助,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索,主動性課堂學習投入在教學行為與課堂學習之間起到了中介作用[3]。學生上課參與度提高,線上自主學習大大節約了線下課堂時間,上課時可以開展更多的課堂活動比如隨堂測、頭腦風暴、隨機提問、小組任務及調查問卷等,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減少學生睡覺、玩手機等現象,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掌上高校APP能夠以金豆的形式記錄學生所有的學習情況,學生能夠實時看到自己在全班的金豆排名,他們相互比拼金豆,學習熱情高漲。
從教師方面來看,掌上高校APP能夠實現備課、上課、課堂互動、作業、答疑、實訓、考試、過程考核、教學管理全過程信息化,大大提高教學及管理工作的效率。教師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輔導,加強了師生之間的聯系。豐富的課程資源將教師從繁瑣的備課壓力中解放出來,進行教學組織和創新教學研究,從而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教師在掌上高校APP的備課情況包括推送的各種資源以及課堂活動的設計等都可以留下記錄,為下一屆學生的教學提供保障,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打下基礎。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探索,教學由理論灌輸轉為學生參與,提高課堂質量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溝通協作、解決問題能力,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質量得到了提升,但是在混合式教學實施過程,仍有以下三個方面問題需要解決。
一是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完善教學設計。掌上高校APP屬于校企共建,里面已有豐富的教學資源,但是這些教學資源大多是碎片化的,如果能按照一定的原則和順序,將這些知識碎片化的核心知識點依次列出并進行互聯,那么孤立的知識點碎片就能被關聯化和體系化[4],所以教師需要對這些教學資源進行整合,融入到自己的教學設計中,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對教師的教學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重難點的把握、課堂活動的設計、時間的安排等,教師需要將課堂設計精確到每分鐘。
二是控制班級學生人數,加強師生交流互動。在基礎會計混合式教學過程中發現,班級學生人數不易過多,應保持在30人左右比較合理,一方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一般是在智慧教室上課,座位是按照組來安排的,在開展分組合作任務的時候,如果組別太多或者每個組人員過多,實施效果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另一方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課堂會開展更多的活動,教師把控整個課堂的難度提高,如果班級人數過多,不利于教師開展教學活動,也不利于師生之間的流動互動,及時的交流和溝通是分組合作學習活動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5]。
三是持續不斷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一種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直接影響混合式教學的實施效果。學生在最初接觸這種教學模式時比較有新鮮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比較強,但是后期如何持續不斷地激發學生的這種積極性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教師還是應該從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合理的過程化考核、有趣實用的課堂活動設計等方面尋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