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
“將菜肴端上餐桌,鮮香的湯、金黃的白菜、橙紅的肉絲看起來誘人極了。讓父母品嘗,見他們將菜夾入口中,慢慢咀嚼,滿意地點了點頭,我既激動又開心,因為自己的辛勤勞動得到了認可和贊許。”這是1908班的一名同學在參加“心懷感恩,廚彩有我”家庭廚藝大賽后的感想。
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接受勞動教育,是高中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在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的過程中,勞動教育“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筆者認為,對高中生進行系統的勞動教育,可以從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三個方面入手。
日常生活勞動,點點滴滴都是教育
日常生活勞動應貫穿于學生的日常活動和生活場景中,主要包括學生生活的場所——家庭,學習的場所——教室,住宿的場所——寢室,活動的場所——校園等。
(1)家庭勞動
高中生開展家庭勞動,既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也需要學校的有效引導,還需要改變評價機制,在學業上給學生和家長減壓。首先家長要轉變觀念,認識到參加日常勞動不但是子女成長的必需,也是他們未來幸福生活的必備;家庭日常勞動和學業之間并不是矛盾的,日常勞動可以作為學習之余的一種放松,勞動體驗也可以促進學業進步。學校要對學生的家庭勞動提出要求、布置任務,并進行引導。例如,學校可以通過家校群、家校聯系單等提醒家長每天給子女布置合適的家庭勞動;也可以在假期舉行一些活動,如“家庭廚藝大賽”“家庭收納大賽”“家庭衛生大賽”等,以評比促進學生參與家庭勞動,以評優引導學生樹立勞動觀念。
(2)教室勞動、寢室和校園勞動
教室勞動主要是日常衛生、教室通風、每周消毒和大掃除等;寢室勞動包括打掃衛生、內務整理、美化布置、衣物清洗等;校園勞動主要是衛生區域的打掃。對教室、寢室和校園勞動,要做到人人有事干,人人樂于干,事事有人干,讓同學們樹立主人翁意識,既做好個人清潔衛生、整理收納,也為營造良好的教室、寢室和校園環境貢獻力量。學校要制訂相關措施,保證學生在校的勞動教育時間,并對學生的勞動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和評分。
做好校內的勞動,還要改變一些不正確的做法。如某些同學違紀后被罰做清潔,這是將勞動當作一種懲罰,其導向明顯錯誤,不利于學生養成正確的勞動觀念。
生產勞動,創造條件感受生活
高中生的生產勞動教育僅靠學校往往很難開展,因為學校缺乏生產勞動的場所和機會。因此,學校要積極聯合政府和社會力量,充分發揮社會在勞動教育中的作用,為學生勞動教育提供保障。
高中學校應根據生產勞動教育的實際需要,制訂方案提交給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由政府部門協調企業、農場等組織開放勞動場所,為學生提供生動活潑、富有時代教育意義的勞動內容。例如,讓學生在企業職工的指導下親身參與工業生產,了解生產流程,熟悉機器設備的操作和工作原理,知曉產品生產的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也可以讓學生參與農作物的播種、田間除草、施肥等農田管理,了解作物扦插、嫁接等技術,熟悉農產品的收割、采摘、搬運以及禽畜的飼養和管理等生產環節。通過這些生產勞動讓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將理論知識和生產生活勞動相結合,讓他們了解到工農業生產的奧秘,同時也體會到工農業生產的艱辛,從而認識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對于具備條件的高中學校,也可以考慮在校內開辟供學生種植農作物、進行禽畜漁養殖的勞動教育基地,開展作物種植、 禽畜漁養殖的實踐課程,讓生產勞動更加便利和日常化。
學校還可以抓住某些關鍵節點組織學生進行生產勞動。如植樹節組織學生植樹綠化家園;在學校進行愛心捐助等活動時倡議學生制作手工藝品,通過擺攤售賣獲得捐助資金。
服務型勞動,在勞動中成就和升華
高中生的服務型勞動既可以在校內開展,也可以在社會開展。
校內的服務型勞動可以從下面幾個思路開展:一是開學迎新,為入校新生解答疑惑,搬運行李,指路引路等。二是進行小紅帽志愿服務,如在校園內提醒學生注意環境衛生,監督亂扔垃圾行為;食堂內提醒學生適量購買飯菜、文明就餐、餐后歸還餐盤等。三是校園服務,如校內信件收發,檢查教室無人時是否關燈,衛生間水龍頭是否關緊等。
社會服務型勞動可以在假期進行。周末、節假日等假期可以開展交通文明勸導等活動;寒暑假等較長假期,學校可以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志愿者服務等活動。例如,在醫院引導患者就診,在圖書館整理圖書,在社區打掃衛生,在福利院給幼兒、老人送溫暖,在社區進行健康宣傳等。
服務型勞動的開展不僅有勞動價值,還有服務價值。學校應精心組織,加強引導,讓學生在勞動中成長。
實施勞動教育的其他有效途徑
高中生的勞動教育并不限于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三個方面,還有其他形式。
例如,可以在教學中結合各學科特點開展勞動教育。勞動教育和學科教學相結合,將更具生命力,而學科教學融入勞動教育,其學科內涵將得到拓展和提升,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興趣,增強學習效果。如在生物學教學中,可以開展發酵食品制作等活動,在地理學科教學中,可以組織地理模型制作等活動,讓學生在勞動中收獲成長。
勞動教育還可以與校本課程、社團活動融合。很多校本課程本身與勞動相關,其課程的開展就是勞動的過程。社團的活動主題也常與勞動密不可分,如服裝設計社團開展服裝設計活動,環保社團開展環保宣講、實地調查等活動。
勞動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其內在規律。零零散散不成體系的勞動教育,對學生的教育非常有限。要發揮勞動教育的價值,需進行勞動課程建設,并將其作為勞動教育體系的核心內容。學校要通過建立勞動教育體系,讓勞動教育落地生根。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學)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