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讀書,幫助鄉村孩子打開通往更廣闊世界的大門。
一個小小的“光明童書角”對渴望讀書的鄉村孩子意味著什么?手捧一本本精美圖書的小讀者們正在經歷怎樣的成長?一段親子伴讀的故事如何撥動一根根童真的心弦?
歲末冬日,我們傾聽來自“光明童書角”的聲音。
自在讀書是“地貧寶寶”渴望的童年模樣
講述者: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陽光地貧志愿服務隊? ?余志杰
2020年,《教育家》雜志社聯合北京師范大學少兒閱讀與童書評價研究中心發起“百部童書助成長”系列公益活動。因為雜志社對醫院里患有地中海貧血癥的兒童早有關注,所以,活動伊始便向我們提議,愿為這群特別的孩子捐建一個“光明童書角”。得知這個消息時,服務隊的隊員們很是欣慰,此前,志愿者們持續為“地貧寶寶”開設愛心課堂,而童書正是孩子們最需要的精神食糧。
醫院要建童書角的消息傳開了,小朋友們對此興奮不已。每每見面,那些孩子就會滿眼期待地問我:“叔叔,童書角什么時候能建好啊……在童書角,我們能一起講故事嗎?”那段日子,孩子們暢想著、期待著能在“光明童書角”與好書好友為伴,自在讀書也成了他們渴望的童年模樣。
從區域選址、環境創設到精選書目、安裝書架,我們和《教育家》雜志社的朋友緊鑼密鼓地籌備了一月有余。收到童書的那天,不少家長來到醫院幫忙整理書櫥、做好圖書分類,過程雖然辛苦,但大家伙兒臉上都洋溢著喜悅?!巴瘯亮?,我們也想借幾本回去看看。”志愿者們說。
建了童書角就要有管理員,有不少孩子爭著嚷著要“拿下”這個“職位”。在孩子們的強烈要求之下,醫院設置了由孩子們擔任的小小圖書管理員崗位,還定做了“光明童書角”的借書證和書簽。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從書本里學到了知識,還共同參與了一項小小的事業,獲得了參與感和成就感。
9歲的李長潞是愛心課堂的學習委員,也是童書角的小管理員。在每次活動中,她總是最積極的那一個。她喜歡讀書,熱愛分享,總希望能有更多的伙伴走進她的世界,聆聽書中的故事。
7歲的李蕓熙有點靦腆,第一次參加童書角讀書會,因為太緊張,站在臺上哭了起來。其他小朋友圍坐在一旁為她鼓掌,給她信心,對她說“李蕓熙加油”。在大家的鼓勵下,蕓熙變得自信勇敢。
9歲的王澤棟上三年級了,之前看過《魯濱遜漂流記》的部分篇章。當他發現童書角書架上擺放了這本書時,別提有多開心了!短短一個半小時的讀書會,他意猶未盡,纏著服務隊的哥哥姐姐,期待能把書借回去繼續讀。
王語茉是醫院ICU護士谷明燕的小女兒。當我從朋友圈看到她獲得了幼兒園講故事大賽二等獎的時候,就想邀請她來給大家講故事。那天,語茉帶來了自己的故事書,小小的活動室充滿了歡聲笑語?!拔议L大了要跟我媽媽一樣,當護士,給大家打針看病?!毙⌒〉耐瘯浅闪撕⒆觽兊摹靶脑肝荨保谶@里,他們一同遇見美好,看見未來。
閱讀打開了村里娃探索世界的窗口
講述者:湖南省懷化市中方縣桐木鎮下豐坡小學教師? 曾余潔
湖南省懷化市中方縣桐木鎮下豐坡小學是中方縣最大的一所農村完全小學,現有學生101人,其中留守兒童81人。2020年下學期,下豐坡小學全體師生懷著激動的心情搬入新校區。在新校區,每個班級靠窗的位置都放置著一排書架,這里是各班的“光明童書角”,是孩子們的一方閱讀天地。學校每天會利用早讀和午休時間,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因為下豐坡小學的學生大多數是留守兒童,我們希望以閱讀豐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豐盈他們的心靈世界。每日的閱讀時光,于他們而言,既是探索,又是游戲,更是師生間的相互陪伴。
新書到了,一顆顆熱愛閱讀的心也被點燃了。孩子們熱火朝天地開始了他們的閱讀之旅。
第一段旅程是有趣味又有意義的科學閱讀。
“為什么地球上會有白天黑夜?”“為什么從太空中看地球是藍色的?”“為什么海鷗總追著船飛?”“為什么螢火蟲會發光?”“為什么一年有四季?”……從天文地理到花鳥魚蟲,孩子們的一個個問題在書本中找到了答案。三年級的唐梓真道:“從太空中看地球,地球是一個藍色的星球,這是為什么呢?看了《十萬個為什么》之后,我知道了這是因為在地球表面,除了一部分陸地外,大部分面積被海洋所覆蓋。而海水是藍的,所以,從太空中看地球是藍色的。”六年級的唐青青也在看《十萬個為什么》:“原來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它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火球,一刻不停地發出驚人的光和熱。由于地球是球體,太陽的光線照到地球上,一邊有陽光,一邊沒有陽光。地球上被照到的地方就亮亮的,這里是白天;沒有被照到的地方就是暗的,這里是黑夜?!?/p>
另一群孩子翻開了《我的第一部視覺百科——動物》,指著書本上許多新奇的動物,他們圍成一圈興奮地“嘰嘰喳喳”。瞧,孩子們正好奇地詢問老師這是什么動物。
生:哇,好好看的小鳥??!
師:是啊,美麗的小鳥還有一個屬于它自己的名字。
生:那它叫什么名字呢?
師:它呀,叫作鸚鵡,被稱作最聰明的鳥類。
生:難道它會說話?
師:是的,它的模仿能力十分強,進行一定的訓練后,也能像人一樣會說話。
生:原來還有這么聰明的鳥啊!以后我想當一個動物學家,去發現更多不可思議的動物。
師:你有這樣的想法,很值得稱贊,不過這可是一條并不容易走的路。
生:老師,我知道了,我要更加堅定、更加努力地去學習。
師:那你可要加油喲!
每日的閱讀時光,不僅能夠提升孩子們的閱讀能力,也能讓他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從小培養孩子們對世界的好奇心與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來看看孩子們的讀書小記吧。
當我閱讀《昆蟲記》后,我認識了許許多多的動物,了解了它們的習性和產卵方式,例如蝗蟲是在自己挖的坑中產卵。當然,世界那么大,還有許多動物等待我們探索?!埣押?六年級
《我的野生動物朋友》中講到小女孩蒂皮認為自己有特異功能,一開始我還不相信,可看著看著蒂皮好像真的有特異功能一樣。各種動物和蒂皮交朋友,她和野象相親、和狒狒相伴、同鴕鳥共舞。變色龍、牛蛙、豹子、鱷魚、長頸鹿……甚至還有一些看起來十分恐怖的大動物,也和蒂皮相處得十分融洽,原來那些看起來兇猛的動物也有那么溫柔的一面。我想一定是蒂皮也十分溫柔,才能和動物們相處得如此自然、和諧。這讓我也忍不住想要和更多的動物交朋友了。我想,我要是像蒂皮一樣對待動物,動物肯定也愿意和我做朋友啦?!扑圅?二年級
童書角,圓了一名根沙村學子的夢想
講述者: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完冒鎮根沙村村委會村干部? 周掛東珠
讀書是很多人生活中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圖書也是我們身邊很平凡的物品。圖書種類齊全的圖書館越來越多,書店或網絡等買書讀書途徑越來越豐富,無論大人小孩,都可以盡情享受閱讀的樂趣。但是,很多偏遠鄉村小學的兒童們,卻可能過著不一樣的生活……
二十年前的我,作為根沙村一名剛入學的兒童,開啟了求學之路。從鄉村小學,到縣城中學,最后考入大城市的大學完成本科、研究生的學業。在這二十年的求學途中,我不止一次地感受到了閱讀的力量。
作為農牧區家庭的學生,父母眼中的讀書就是走進學校,學習就是看學校的教材。在這樣極度缺乏閱讀書籍的條件下,我們的課外知識水平極為低下,為了順利完成升學,學校的老師們只能努力將教材知識作為重點甚至唯一的講學內容。因此,到了縣城中學,遇到了從小在城里長大的同學,他們的課堂理解能力遠遠優于自己,課外知識水平遠遠高于自己。那時自己的成績不理想、知識不豐富,只能一味地歸咎于自己不夠認真、不夠刻苦。但走進大城市的學習環境中,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小生活的家里擁有各種各樣的圖書,課余的時間參加各式各樣的興趣班,發現他們用于閱讀課外書籍的時間甚至遠遠多于學習學校教材的時間。而且,他們的父母都為孩子的閱讀定時定期進行計劃安排,學校的老師也專門安排課外閱讀的作業。當我發現那里有小學低年級孩子知道的自然科學、天文歷史比我這個研究生還要多的時候,我不禁想,自己這漫漫求學之路缺少了什么?那就是兒童時期的課外閱讀。
二十年后的我,成為根沙村一名剛入職的村干部。目睹了根沙村越來越多的孩子如愿入學、升學,但是父母對課外閱讀提供的條件和環境,并沒有比我當年提高多少,學習知識依賴學校和老師;村小里的教學條件和環境,也遠遠沒有我“夢想”里的模樣,孩子們接觸的書籍一如既往大多圍著教材轉,為教材教學服務。
而在這個特殊的時空點,在村委會的閱讀環境支持下,在《教育家》雜志社的愛心幫助下,“光明童書角”落成了,也因此讓我這個曾經的根沙村“兒童”實現了一個神奇的夢想,讓根沙村渴望讀書的孩子擁有了夢寐以求的童書,為村里的孩子將來和城里的同學在閱讀興趣、理解能力和視野開闊度方面站在一條起跑線上,打下堅實的基礎,讓他們有機會見識更廣闊的世界,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美好童年。
后記
閱讀,給成長無限可能
這個時代的孩子最需要什么?從城市到鄉村,由校園到家庭,在無數個關乎成長的教育情境下,在每一個張揚個性的生命場域里,他們,似乎都能從閱讀中發現未知、尋找自我、認識世界。
低頭閱讀慰藉心靈,抬頭仰望便是星空。正如我們在前面的故事里看見的——“光明童書角”如點點星光照亮孩子們前行的路。
撲面而來的全媒體時代的新型閱讀,早已讓城市里的兒童暢游書海。當他們面對琳瑯滿目的圖書時,不僅能自主挑選“對味”的書籍,還能在多樣態的閱讀方式下擁有個性化體驗、豐富課余生活。
當城市大多數兒童正經歷多彩的童年時,在鄉村和邊遠地區,還有無數雙渴望的眼睛。那些清澈眸子自然流露的正是對知識的渴求,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向往。遠山深處,孩子們能否擁有更多的好書滿足閱讀需要?風雨無阻的日子里,那有滋有味的閱讀可否安放幼小的心靈?
走進“光明童書角”的故事,在那些書香彌漫的空間里,我們更為珍視被記錄下來的孩子們讀書的樣子。
求醫路漫漫。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3歲到8歲不等的“地貧寶寶”,閱讀只能依靠手機和為數甚少的兒童讀物。根據溫州醫科大學的就診數據,大部分“地貧寶寶”的父母以務農和外出務工為主,缺少家人陪伴的漫長時光使得“地貧”小天使們急需精神的撫慰。“光明童書角”向這些孩子敞開懷抱,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孩子們在治療期間通過閱讀繪本故事結識了更多親密的伙伴?!肮饷魍瘯恰毙⌒囊硪淼厥刈o童心,呵護孩子快樂成長。
課堂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世界。根沙村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完冒鎮,村委會下轄五個自然村。作為曾經的村里娃,根沙村村委會村干部周掛東珠講述了他在求學路上的困頓與夢想。時過境遷,如今的村子早已舊貌換新顏,一切都在悄然改變……但何以消弭那道橫亙在城鄉之間的閱讀鴻溝,怎樣使山里的孩子擁有一個書香童年?“如今,根沙村小學階段的適齡兒童共八十余名,但由于經濟條件相對落后,課外讀物資源依舊較為匱乏?!痹诖泶逦瘯懡o雜志社的信件里,周掛東珠坦言,他希望建在村委會圖書閱覽室中的“光明童書角”能如一粒深埋在甘南的閱讀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而這里的“光明童書角”也正在引領鄉村娃走出成長的繭房,探索更廣大的天地和更深邃的心靈世界。
助推兒童閱讀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2020年,《教育家》雜志在全國發起“尋找童書閱讀推廣人”計劃,凝聚校園師者初心,為兒童閱讀探源引路。如何帶孩子們走得更遠?從豐富閱讀資源、營造閱讀氛圍、服務兒童閱讀需求的視角出發,讓多元化的閱讀,如星火一般照亮兒童心中的愿景。
“光明童書角”的故事在繼續,在每一個帶給孩子們溫暖、振奮和感動的時刻。
責任編輯:宋欣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