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在幼兒園中,教師通過律動活動,幫助幼兒理解、記憶、表達自己的情緒,使其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的學習品質。
奧爾夫認為:“音樂是人本能的一種需要,是享受快樂的過程,幼兒并不需要熟練的技巧,但是需要心理和環境的寬松自由。”在律動活動中,教師能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活動環境,幼兒能在輕松愉快、歡樂活潑的氛圍下樂學、好學、主動學。
(一)音樂讓幼兒融入活動
教師應運用簡潔、有趣、易懂的語言引導幼兒,通過圖片啟發幼兒,激活幼兒的想象力,幫助他們了解、感受不同的音樂。
1.兒歌及歌詞較簡單的音樂。針對這類音樂,教師可以讓幼兒先通過音樂中的提示自主感受,再進行深度、準確的介紹,幫助幼兒把握音樂的主要內容。例如,兒歌《這是小兵》的每句歌詞都介紹了小兵的動作,幼兒在聽歌時,可以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進行大膽想象,隨著音樂模仿小兵的動作,體驗律動活動的趣味。
2.名曲選段等較復雜的音樂。針對這類音樂,教師在幼兒自主感受音樂的同時,要按照樂曲結構,給幼兒講解簡單的故事,幫助幼兒逐句了解音樂表達的大致意思,幫助幼兒整體感受音樂,準確地把握音樂。如在奏樂游戲“雷神”中,教師選取了雄壯的進行曲作為活動的背景音樂,并向幼兒講述了符合樂曲情緒的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樂曲情緒,并準確把握樂曲的結構。
(二)律動讓幼兒自主發揮
幼兒在準確把握音樂后,可以基于生活經驗和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自主創編動作,進行自然的表演。
1.感知節奏,提煉動作。在幼兒熟悉音樂的過程中,教師要逐步引導幼兒感知節奏,大膽表現。在節奏感強的音樂中,幼兒可以用拍手、點頭、踏腳等動作熟悉節奏,還可以根據平時的生活經驗提取并編排律動動作。在“洗衣機”的律動活動中,教師先請幼兒在家觀察洗衣機的結構、工作狀態等。然后,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洗衣機的工作流程,并讓幼兒大膽嘗試,用身體動作表達洗衣服的各個環節。接著,教師和幼兒一起提煉動作,如放衣服、慢洗衣服、快洗衣服、甩干等。最后,教師播放音樂,讓幼兒在感知音樂的基礎上加入動作,進行表演。
2.汲取經驗,創編律動動作。幼兒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主編排一些簡單易懂的歌曲。在“包餃子”的律動活動中,幼兒已經對包餃子非常熟悉了,他們先自主分析樂曲,根據自己的經驗加入動作。然后,幼兒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決定各段音樂的動作,并且進行小組展示。最后,各組幼兒共同討論大家動作的合理性和匹配性,選出最喜歡的小組。在此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積極商討,以最放松的狀態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真正體驗了參與活動的快樂。
在律動活動“找朋友”中,筆者所在幼兒園教師把握手、微笑、點頭、分享等寫進歌詞,讓幼兒跟著音樂歌詞做相應的動作,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掌握與他人交流的方法。有的幼兒會和小區里的幼兒打招呼了;有的幼兒比較內向,在嘗試中慢慢建立了自信,會分享自己的情緒了。可見,律動活動對于幼兒的情緒表達起到了重要作用。
律動活動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師可以利用律動活動游戲性、表演性和反復性的特點,把律動活動運用于幼兒園各個領域的教學之中,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所學的知識,從而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的提升。
(一)律動可以幫助幼兒理解
在律動活動中,幼兒要用耳朵聽、用腦子想、用眼睛看、用嘴巴說、用四肢運動。律動活動能同時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還能很好地激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幼兒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過河”語言活動中,教師要求幼兒準確地運用小動物過河時的動作,如蕩、跳、游、卷、走等,讓幼兒戴上頭飾,一邊律動一邊講述故事。幼兒很高興地參與游戲,準確地講述了語言活動中的動詞,快速有效地完成了任務。教師還在語言區投放了手指偶,進一步激發了幼兒的參與熱情。
(二)律動可以幫助幼兒記憶
教師可以合理開展律動教學,幫助幼兒記憶。比如,在“數一數”語言活動中,幼兒總是記混虎、鹿、豬、兔、鼠這幾個小動物的順序。教師總結了故事中動物的特點,用律動表示動物的出場順序,讓幼兒通過反復游戲加深印象,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律動活動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與親身體驗,引導幼兒提煉動作,捕捉生活中瞬間即逝的靈感,把幼兒感興趣的、不易理解的、難以記住的以及要求幼兒記住的事情編成律動動作,幫助幼兒記憶、理解以及表達,發揮幼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幼兒積極主動、認真專注的良好學習品質。

比如,在“我的身體”活動中,教師加入頭發、肩膀、膝蓋、腳的律動動作,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幫助幼兒熟悉自己的身體,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學習。
又如,在教學數的分成一課時,教師讓幼兒跟著音樂自由律動,在音樂停止后站到規定的地方,再讓幼兒通過點數,發現不同數的分成方法,從而培養幼兒的探索能力和良好的學習品質。
在律動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直接感受和親身體驗選擇幼兒熟知的兒童歌曲,如《搓元宵》《猴子爬樹》《開火車》等,讓幼兒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汲取動作,嘗試創編。在《搓元宵》中,幼兒對搓元宵的動作非常熟悉,知道要和面團、揉面團搓元宵。在聽了音樂后,幼兒直接將音樂分成ABA的段落,并加入動作,邊唱邊表演。幼兒在律動中,培養了敢于探索和嘗試的品質。
幼兒多次接觸律動活動后,對律動活動有了濃厚的興趣。在欣賞《讓愛住我家》的活動中,有的幼兒覺得這首歌的主題是愛,所以加入了大愛心、小愛心的動作;有的幼兒覺得這首歌讓人感到高興,要用奔跑來表現,于是加入了奔跑的動作;有的幼兒覺得一家人在一起是溫馨的,要用柔美的動作;還有的幼兒覺得家是堅固的,所以需要在一個地方表演。在寬松的環境中,幼兒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有助于培養其樂于想象和創造的學習品質。
律動活動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是幼兒表達情緒的良好途徑,也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之一。教師要通過律動活動,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為幼兒現在與將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南京師范大學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