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雨薇
水墨畫是中國特有的繪畫藝術形式,是借助中華民族特有的繪畫材料與工具展現富含審美意象與審美情趣的繪畫作品。水墨畫具備淋漓盡致、水乳交融的藝術成效,能夠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教師在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可以巧妙地應用水墨畫題材,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與審美情趣,促使幼兒在美術創作的過程中鍛煉繪畫技巧、汲取藝術靈感,進而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因此,本文將深度探究水墨畫題材應用于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現狀與措施,以期為幼兒美術工作者提供些許參考。
(一)調動幼兒對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驅動力。教師在美術教育中必須深度認知美術的趣味性與魅力,豐富美術教育的內容,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引領幼兒了解和掌握美術常識,從而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水墨畫意境豐富、色彩微妙,且遠觀抽象、近觀寫實,具備自然性、象征性等特征,憑借宣紙與水墨的滲透交融展現事物特征。教師將水墨畫素材巧妙地應用于幼兒美術教育中,能促使幼兒感受繪畫的魅力,調動幼兒學習美術的興趣。
(二)鍛煉幼兒的繪畫能力
教師開展美術教學普遍以基礎繪畫為切入點,循序漸進地提高繪畫難度,指引幼兒由淺及深地進行繪畫練習。基礎的繪畫練習可以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繪畫習慣,而教師將水墨畫的素材和技巧融入其中,可以引領幼兒掌握勾勒事物形態的技巧,幫助幼兒把握事物圖形、裝飾線條與事物形態之間的聯系,明確繪畫流程,助力幼兒呈現自身情感,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與表現能力。
(三)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意識是教師開展美術教育的關鍵任務。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融入水墨畫題材能開闊幼兒的視野,拓展幼兒的思維空間,促使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教師可以在繪畫過程中引導幼兒自主思考,以水墨畫題材為參考啟迪和指引幼兒的想象、表達,并將情感、象征意義等融入繪畫,呈現內容有趣、構圖鮮明、意義獨特的繪畫作品,從而激發幼兒的潛能,鍛煉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
水墨畫具備妙趣橫生、端雅和諧、意境悠遠等特征,寫意是其關鍵表現手法。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融入水墨畫題材,可以引導幼兒在認識水墨畫的同時探尋和感悟美的存在。這可以有效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教師可以引領幼兒在欣賞水墨畫的過程中領略傳統藝術的精髓,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激發幼兒對傳統國畫藝術的興趣,從而提升幼兒的文化素養與美術素養,陶冶幼兒的情操,培養幼兒的藝術氣質,進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水墨畫具備極易成型、線條極富韻味、水墨交融變幻莫測、墨與色豐富多彩等特征,其構圖不受焦點透視與時空的限制。水墨畫具備獨特的風格與悠久的歷史,自成一套系統的繪畫體系,且文化價值高、涵義豐富,部分教師和家長認為幼兒難以接受水墨畫。然而,先輩在“俯察鳥獸之跡”“仰觀天象”等過程中締造了中華民族輝煌的繪畫體系。水墨畫是人心與萬物合一、相互交融的產物,誕生于自然之中。因此,水墨畫與幼兒的天性極為相稱。
比較成人的繪畫與幼兒的繪畫可知,幼兒的繪畫具備無可比擬的生動性。繪畫于幼兒而言,是表現本真情緒與感情的最佳途徑,而水墨畫可以給予幼兒一種展現內心思緒與情感的方式。但由于部分教師無法準確應用水墨畫題材組織美術教育活動,導致幼兒難以自由描繪內心的思緒。在幼兒園美術教育中,以成人的標準與規范要求幼兒繪畫的現象比比皆是,如缺乏對幼兒作品的精準認知與評議、忽視幼兒的創造性、懷疑幼兒的表現力等。雖然教師與家長的幫助和指導對幼兒而言很關鍵,但指導并非直接告知幼兒“如何做”,而是應以適當的方式激發幼兒的創造興趣與繪畫熱情,激勵幼兒大膽想象、自主創造,引導幼兒展現自身獨特的表達形式與繪畫語言。
教師在幼兒美術教育中應用水墨畫題材,需要幼兒掌握毛筆的使用技巧、有效把握層次各異的墨色、學會構建相應的意境、了解“妙在似與不似間”“與物傳神”的藝術思想等。但幼兒手腦協調的控制力較差、生活經歷欠缺,致使幼兒無法迅速掌握水墨畫的墨法、筆法及其情趣意蘊。因此,教師在引導幼兒認知水墨畫、品評幼兒作品時應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采用建議、鼓勵等發展性的評價方式,為幼兒營造一個舒適的繪畫氛圍,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引導幼兒在繪畫創作中大膽嘗試與創新。同時,在幼兒經歷挫折與失敗時,教師還應給予幼兒適當的安撫與指導,為幼兒的自由發展提供支持。
(一)以幼兒興趣為切入點,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
幼兒具有豐富的創造力與想象力。教師可以采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和趣味化的方式,激發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進而在繪畫過程中集中注意力,并引導幼兒積極創造。對于幼兒而言,繪畫的目的在于表現情感。因此,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播放水墨畫動畫片、展示繪畫教程等,帶領幼兒進入水墨畫的世界,讓幼兒在舒適的氛圍中學習水墨畫,引導幼兒針對水墨畫進行細致觀察與大膽想象,讓幼兒領略水墨畫的風采與韻味。感知水墨畫的線條變化,促使幼兒在觀察中探尋新鮮事物,激發幼兒的創造靈感。
(二)引領幼兒欣賞水墨畫,培養幼兒的審美觀
欣賞豐富多彩的優秀水墨畫作品,是引導幼兒領略水墨畫含義與韻味,提高幼兒審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應以美術教育主題為參考,通過形式各異、風格獨特的水墨畫作品,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和觀察能力。此外,教師選擇水墨畫素材時,應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選擇契合幼兒發展規律的水墨畫,并組織幼兒針對水墨畫展開討論,加強幼兒間的溝通與交流,拓寬幼兒的視野,開闊幼兒的思路,為幼兒的繪畫創作奠定基礎。
(三)幫助幼兒積累繪畫經驗
教師應引導幼兒在現實生活中重視繪畫素材與繪畫經驗的積累,并針對繪畫經驗與素材展開多維度、多層次的思考,從而鍛煉幼兒的想象力,促使幼兒積極思考。教師可以組織幼兒以小組為單位欣賞水墨畫,便于小組成員互相交流思路,幫助幼兒從多維度理解畫作,為幼兒提供舒適的繪畫環境,提高幼兒的藝術素養。
(四)由淺及深提升繪畫難度
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融入水墨畫素材,應采用由淺及深的方式循序漸進地提升繪畫難度,幫助幼兒掌握簡單的握筆常識、較復雜的調色技巧等。幼兒的手指肌肉處于發展階段,教師要重視幼兒的握筆姿勢,并從基礎常識開始耐心講解,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繪畫習慣。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從一片樹葉、一只貓開始繪畫,借助可愛有趣的形象激發幼兒的繪畫熱情,為幼兒后續的繪畫學習奠定基礎。
(五)鼓勵幼兒自主創新
教師在培養幼兒繪畫技巧的同時,要兼顧幼兒創新思維的發展。創新思維對幼兒未來的發展與學習具有重要的價值,可以有效調動幼兒的創作熱情。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從繪畫工具、繪畫方式等方面著手創新。比如,繪畫并非只能以毛筆為工具,由于部分幼兒的手指較細小,無法有效掌控毛筆。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以手指替代毛筆進行繪畫,讓幼兒借助手指呈現獨特的形象,這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繪畫的趣味性,為幼兒提供舒適寬松的繪畫環境,引領幼兒體驗趣味性的繪畫方式。基于此,在幼兒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展現自由的教育態度,為幼兒提供一個自由、有趣、寬松的繪畫環境,保護幼兒的童心,開拓幼兒的思維,給予幼兒充足的創作空間,讓幼兒獨立創作獨具特色的水墨畫作品。
教師美術教育中應用水墨畫題材,能引導幼兒領略中華傳統藝術的精髓,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藝術素養與認知能力,陶冶幼兒的情操,進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基于此,教師在美術教育中應巧妙地應用水墨畫素材,激發幼兒對國畫的興趣和對中華傳統藝術的探究欲望,幫助幼兒掌握簡單的繪畫方式,為幼兒的綜合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教師在美術教育活動結束后,還應完善幼兒學習狀況和發展狀況的評價工作,以便為調整后續的美術教育計劃提供保障。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花橋徐公橋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