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戴尊 全志薇 毛剛 陳曉玲 單美玉
[摘? ? 要] 文章依托《吉林省加快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的意見》,分析了政策的制定背景,從政策自身因素、政策資源因素和政策執行環境因素等角度,分析了政策實施關鍵影響因素,最后對吉林省新型研發機構的發展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 吉林省;新型研發機構;政策實施;影響因素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1. 01. 075
[中圖分類號] F127?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21)01- 0183- 02
1? ? ? 《吉林省加快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的意見》制定背景
1.1? ?新型研發機構概念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技投入的不斷增多,人才引進的不斷壯大,單一的科研機構已經不能滿足科研工作者的需求。近年來,廣東、江蘇、浙江等地先后涌現出一批有體制新穎、機制靈活、管理先進、運行高效、人才富集等特點的新型研發機構,引起了科技界、經濟界的高度關注[1]。隨著我國新型研發機構的快速發展,新型研發機構的數量正在不斷增多,形式也呈多樣性的發展,可以是事業單位、科研院所,也可以是民辦非企業、產學研合作機構等。
綜合社會各界對新型研發機構的研究看來,新型研發機構是集科學技術研發與產業一體化的研發機構,重點引領科技創新、以振興產業發展為目的、投資主體多樣化、組建體制靈活化、注重市場導向、倡導企業化運營,是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業創新融合的新型研發主體[2]。而從新型研發機構的形式來看,主要包括[3]:(1)政府主導的新型研發機構,這種形式主要是以政府為主導的,大多數以事業單位為主體,可以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但是其科研成果轉化程度不高;(2)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主導的新型研發機構,其目的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速科技型企業孵化;(3)企業主導的新型研發機構,主要是以企業為主導機構的發展方向,為企業提供技術輸入的新型研發機構。
1.2? ?吉林省政策制定背景
吉林省作為東北老工業改革的前沿陣地,在當今調整經濟結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更需要科技的支撐,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推動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吉林省發展新型研發機構勢在必行。而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應遵循吉林省自身的情況,圍繞吉林省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行業,緊密圍繞吉林省“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規劃,在重點技術領域、重點開發區試驗區等區域,以及創新型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產學研聯合,優先設立新型研發機構。
2? ? ? 《吉林省加快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的意見》政策實施關鍵影響因素
2.1? ?政策自身因素
2.1.1? ?對新型研發機構的認知度不高
新型研發機構是一個新生事物,除廣東、浙江、江蘇等發達省市的新型研發機構發展較快,其他省市都處于剛剛起步、摸索的狀態。而且新型研發機構還沒有形成統一認可或清晰界定的概念,只是被公認為其功能定位和制度模式均不同于體制內傳統的科研院所。綜合前人研究成果,筆者認為新型研發機構是在傳統科研機構基礎上,增加了先進的平臺做支撐,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創新與產出,加快科研機構的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促進區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等。新型研發機構的主體主要為高校、科研院所、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
對吉林省來說新型研發機構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很多人還不知道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機構。創新主體對新型研發機構的認知度不高,對新型研發機構的管理模式、運行機制、人員組建、保障機制等還不了解,找不到組建的方向,這是吉林省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的障礙之一。
2.1.2? ?對新型研發機構政策支持不完善
目前為止吉林省只出臺一個針對新型研發機構的政策,而各地市相關的新型研發機構政策還沒有出臺,還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申報和管理流程。主要原因是吉林省剛剛發展新型研發機構,還沒有機構申請新型研發機構,對新型研發機構的管理還缺少經驗。政府在改善政策支持環境,引導研發機構充分享受政策優惠方面尚需進一步努力。
2.2? ?政策資源因素
2.2.1? ?人才資源儲備不足
吉林省受地理位置、經濟發展、科研能力等多方面的制約,在高端技術人才及團隊的培育和引進方面一直處于劣勢的位置,人才科研能力薄弱、流失大,缺少一個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缺少高層次的科技領軍團隊和人才已經成為我省驅動創新戰略的一個短板。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可以通過科研任務的引領,以靈活的人才管理體系和市場為導向的體制機制創新,實現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引流,緩解吉林省高層次科技人才的缺失問題[3]。
2.2.2? ?政策引導尚未形成合力
吉林省關于新型研發機構的發展只出臺了一個政策文件,其他都是一些綜合性的政策中提到了新型研發機構,因此缺少一個極具規劃性的總體設計。其主要原因:一是吉林省新型研發機構的政策出臺比較晚,作用尚未顯現;二是雖然出臺了實施條例,但是牽頭部門的引領能力有待增強,尤其是新型研發機構落地的總體規劃的引領;三是對各類規劃及政策落實情況監督和檢查力度不夠。導致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的隨意性,造成公共研發平臺缺失,從而導致新型研發機構沒有形成一個創新力量聯盟,帶動輻射作用較弱。
2.3? ?政策執行環境因素
2.3.1? ?科技力量布局制約協同發展
根據《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19》顯示,2019年吉林省創新能力排名全國第27位,較2018年下降3位。分領域看,知識創造全國排名第19位,比2018年上升4位;企業創新全國排名第26位,比2018年上升1位。從基礎數據看,吉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國內外技術交易額有所下滑,平均每個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基金額、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基金總額等數據增速顯著,較上年增長超過100%。
總體來看,科技工作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更加復雜,吉林省科技領域存在的短板和差距還很多,一些支柱產業的核心技術仍然受制于人,很多深層次的問題急待破解。吉林省正處于決勝小康階段,加快發展是吉林省目前需要面臨的主要任務,科技創新應成為吉林省的核心目標。吉林省應結合自身汽車制造等優勢產業,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重視大學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人才、知識向省內流動。進一步用優勢產業帶動經濟轉型升級,用創新驅動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新興科技創新產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進程。面對這些問題,一定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對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的認識,全力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力爭早日解決。
2.3.2? ?產學研合作體制機制不夠健全
產學研合作主要是基于加快科研成果轉化,讓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在共同開展技術創新,在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風險共擔,共同發展的基礎上開展的多種形式的合作,是優勢資源整合的一種先進模式,對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具有重要意義。吉林省在產學研合作方面存以下幾個不足:(1)企業與高校和科研院所信息交流不暢通、溝通不及時,未達成最基本的信任與共識;(2)在公共研發平臺建設方面缺少協同性,科研與地方經濟和產業發展的結合上存在差距。
3? ? ? 對策建議
3.1? ?加強對新型研發機構的政府引導職能
雖然新型研發機構主要以市場化運作模式為主,但政府的引導也是十分關鍵的,吉林省新型研發機構的建設需要吉林省政府、各個主管部門相互協調,尤其是科技廳、財政廳等主要管理部門,做好新型研發機構的建設和發展總體規劃和布局,在科研項目、稅收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推動新型研發機構的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3.2? ?促進新型研發機構的科學發展
吉林省若要長期發展新型研發機構,就必須要有科學化的管理方法、組織架構和發展理念,要運用先進的管理方法、靈活的體制機制、高效的運行體系,以及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激勵保障,有效聯合政府、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多個主體,發揮其最大的優勢,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提高吉林省整體的科研能力,促進科技成果的加速轉化。
3.3? ?積極開展新型研發機構績效考核體系建設
根據吉林省出臺的新型研發機構的發展政策,明確功能定位、創新管理方法、強化分類考核,制定符合吉林省新型研發機構特點的績效考核指標和評價體系。根據績效考核指標,重點支持方向、優勢特色產業,扶持一批對行業具有支撐引領作用的新型研發機構,并且擇優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確保建成一個,發揮作用一個,建成一批,發揮作用一批。
3.4? ?引進團隊和培育人才高地
新型研發機構在人才的使用上不受體制上的限制,機構可按照自身的發展情況,自行吸納尖端科技人才和團隊。吉林省新型研發機構為了營造良好的人才環境,在對高端人才提供激勵和獎勵措施的基礎上,對人才的家屬、子女也可以提供社會、住房、就業等一系列的保障機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時,還要建立人才儲備系統,使得新型研發機構在今后的發展中有充足的人才儲備,造就出更多的高端人才。
主要參考文獻
[1]廖穎寧.我國新型研發機構探析——以廣東為例[J].中國科技產業,2016(8):70-76.
[2]高冉暉,張巍巍.我國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現狀研究[J].價值工程,2015(33):45-47.
[3]王立軍.國內新型研發機構的政策比較及啟示[J].杭州科技,2017(5):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