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君
宮頸上皮內瘤變屬于同宮頸浸潤癌緊密關聯的各種癌前病變,比如異常增生、宮頸原位癌等,感染人乳頭瘤病毒、內外源性免疫缺陷、吸煙等均會引發該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旨在分析LEEP 刀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納入標準:經病理檢查確診為宮頸上皮內瘤變;滿足宮頸錐切術指征,有保留子宮及妊娠要求;患者知情。排除標準:有過往宮頸手術史;伴嚴重其他組織、臟器病變者;伴其他宮頸病變;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伴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者;有惡性腫瘤者。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0 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5~62 歲,平均年齡(43.5±6.2)歲;產次0~3 次,平均產次(1.5±0.50)次;CIN 分級:Ⅲ級9 例,Ⅱ級16 例,Ⅰ級5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7~58 歲,平均年齡(42.5±5.2)歲;產次0~2 次,平均產次(1.3±0.44)次;CIN 分級:Ⅲ級6 例,Ⅱ級21 例,Ⅰ級3 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許可。
1.2 方法 全部患者于月經干凈后3~7 d 進行手術。術前3 d 進行手術準備,清洗陰道,控制清潔度<Ⅱ度,禁止性生活3 d。
觀察組采用LEEP 刀宮頸錐切術治療。常規消毒鋪巾,讓患者呈膀胱截石體位,采用局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擴開宮頸,明確病灶位置,順著宮頸9 點鐘方向,以按順時針LEEP 刀行旋切,轉 360°環形切除掉病灶。依據病灶等級確定切除深度與區域,對于Ⅰ級患者切除深度控制在10~15 mm,切除區域延伸到病灶外2 mm;對于Ⅱ級患者,切除深度控制在20~25 mm,切除區域延伸到病灶外2~3 mm;對于Ⅲ級患者,切除深度控制在20~25 mm,切除區域延伸到病灶外3~5 mm。手術結束后,使用電凝止血,并送檢病灶。
對照組采用冷刀宮頸錐切術治療。實施全身麻醉,常規處置操作同觀察組一致。完全留下患者宮頸外唇,明確移行區域,涂抹適量盧戈液到宮頸表面,確定病灶區域。挑選病灶外緣1 cm 部位行環形切口,順著切口,朝宮頸內部行錐切,大小約2 cm,切除病灶后,使用電凝止血,采用可吸收線縫合切口,將病灶送檢。手術完畢后,觀察30 min,檢查創面有無滲血情況,若有需要,使用紗布填塞壓迫止血。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對比兩組治療效果:顯效:術后檢查無殘留病變組織,術后6 個月未發現病變組織;有效:術后檢查無殘留病變組織,術后6 個月發現病變組織;無效:術后檢查還存在病變組織。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1]。②對比兩組手術指標,包括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創面修復用時。③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感染、宮頸粘連、宮頸狹窄、出血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4545,P=0.0195<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用時、創面修復用時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3.3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6800,P=0.0056<0.05)。見表3。
表2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宮頸上皮內瘤變是同宮頸癌緊密關聯的癌前病變,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很容易演變成宮頸癌,嚴重威脅生命安全[2]。主要致病原因同以下因素密切關聯:感染人乳頭瘤病毒,吸煙,感染微生物,有內源性和外源性免疫缺陷等,主要癥狀為白帶變多、白帶帶血,有接觸性出血、充血[3,4]。感染病原體又可劃分成病毒感染和微生物感染,目前臨床證實引發宮頸上皮內瘤變的主要原因就是病毒感染,主要是人乳頭瘤病毒,此病毒的傳染性極強,入侵機體后,會引發非典型的宮頸上皮增生,導致染色體出現異常,并破壞機體內的蛋白合成,阻止健康機體細胞分裂生長,從而大大增加患各種疾病的幾率[5-7]。而微生物感染則主要是滴蟲、淋球菌等。此外,過量吸煙,衛生狀況差同樣會引發疾病,免疫缺陷也誘發宮頸上皮內瘤變。
臨床主要采用宮頸錐切除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普遍采用冷刀宮頸錐切術,此術式主要是借助解剖刀錐把病灶切除掉,可以有效掌握病變等級,大范圍切除掉病灶,方便術后病理檢查,有清楚的切緣,不會有熱灼傷風險[8]。然而此術也有不足:要選擇全身麻醉,術后切口需要縫合,拉長手術用時,且很容易誘發并發癥,加大手術風險,影響術后康復[9]。LEEP 刀宮頸錐切術則選擇 LEEP 刀把病灶組織清除掉,可以有效實施電切、電凝、止血的操作,手術當中不會太大損傷切口四周組織[10]。LEEP 刀宮頸錐切術手術切割領域不大,切除病灶當中就可以實施電凝止血操作,大大減少術中出血風險,壓縮手術用時[11]。另外,在LEEP刀宮頸錐切術當中,可以調控電凝溫度,防止發生組織炭化現象,較好避免殘留宮頸組織瘢痕[12]。本研究,觀察組總有效率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4545,P=0.0195<0.05)。觀察組患者的手術用時、創面修復用時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3.3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6800,P=0.0056<0.05)。
綜上所述,采用LEEP 刀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減少并發癥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