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才
近些年來,由于大氣污染、工作環境、生活習慣等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因其致死率較高,一旦患上,患者痛苦不堪,主要表現為長期、反復、逐漸加重的咳嗽,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危及生命[1]。目前,臨床上主要依靠藥物治療,但單一用藥臨床效果不佳,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應用布地奈德結合異丙托溴銨的方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接收的14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70 例。對照組中,男42 例,女28 例;年齡42~78 歲,平均年齡(58.1±6.7)歲;病程1~16年,平均病程(10.1±3.1)年。觀察組中,男38例,女32 例;年齡45~77 歲,平均年齡(60.1±5.7)歲;病程3~17 年,平均病程(11.4±2.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診斷標準;②均由本人簽署了知情研究協議書。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心理及精神疾病者;②對本藥過敏者;③存在慢性傳染性疾病;④存在心臟、肝、腎等嚴重器官功能不全者[2]。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患者復方異丙托溴銨治療。2.5 ml復方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10~15 min/次,2 次/d。治療1 周后觀察療效。
1.2.2 觀察組 給予患者布地奈德聯合異丙托溴銨治療。布地奈德0.5 mg 與1.25 ml 異丙托溴銨充分混合后,霧化吸入治療,5~10 min,每2 天1 次,治療1 周后觀察療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療效判定標準:患者呼吸困難、氣短、乏力、咳痰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肺功能恢復正常,無復發,為顯效;患者呼吸困難、氣短、乏力、咳痰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肺功能有所好轉,治療結束后偶有復發,為有效;患者呼吸困難、氣短、乏力、咳痰等臨床癥狀及肺功能沒有改善,甚至有所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3.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 包括FEV1、FVC、PEF、MMEF 水平。
1.3.3 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不良反應包括頭暈、嘔吐、心悸、震顫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FEV1、FVC、PEF、MMEF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EV1、FVC、PEF、MMEF 水平均高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對比,bP<0.05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好發于中老年群體。主要是以氣流受限為特征的肺部疾病,呈進行性發展,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3]。其病理學特征是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等炎性細胞浸潤,導致肺功能下降。患者早期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哮喘等癥狀,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肺功能逐漸下降,會引起呼吸困難、心臟功能衰竭等癥狀,患者常因病情突然發作未能得到及時救治而失去生命。因此,必須重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原則首先是清除呼吸道內的粘液等分泌物,消除肺部的炎癥。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①非藥物治療:勸誡患者戒煙,堅持鍛煉提高肺功能。②心理治療: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復。③藥物治療:抗生素藥物,支氣管擴張藥物,化痰平喘藥物。④氧療:可進行家庭氧療,長期低流量吸氧治療[4,5]。藥物治療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探究出合適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案以及給藥方式是目前臨床工作的重中之重。異丙托溴銨是臨床上用來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用藥物,它是新型抗膽堿能藥物,具有選擇特異性,只針對支氣管平滑肌起作用。其作用機制是:抑制乙酰膽堿與支氣管平滑肌M 受體的結合,可以使肌肉松弛,達到擴張支氣管的目的。支氣管擴張后,其分泌的黏液容易排出體外,使氣流可以通暢的進出肺部,改善患者咳嗽,呼吸困難的癥狀[6]。布地奈德是一種糖皮質激素,它主要作用是抗炎,可以抑制哮喘發生時的免疫反應,收縮擴張血管,減輕呼吸道堵塞情況,使氣流通暢,同時還可以起到抗感染的作用,改善肺通氣的狀況[7]。因其可以減少炎性介質的釋放,提高β2受體對氣管擴張類藥物的敏感性,所以可以增強異丙托溴銨的作用。兩者聯合,效果較為理想。本次研究采取的是霧化吸入方式,其特點為:針對性給藥,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副作用較少,用藥劑量較少,可降低患者的耐藥性,同時還可以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8]。藥物霧化是一種新興的用于治療呼吸道疾病的技術,通過霧化器將藥物溶液轉化成微粒,使其可以順利進入肺部,作用于病變部位,使藥物可以更好的發揮作用,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本次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EV1、FVC、PEF、MMEF 水平均高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而證明了布地奈德與異丙托溴銨聯合用藥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改善肺通氣。其原因可能為:兩組藥物起到了協同作用,激活了糖皮質受體,提高了β2受體的敏感性,擴張支氣管的作用相互疊加,效果更為顯著,從而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了聯合用藥不會產生過多副作用。其原因可能為:觀察組和對照組用藥方式相同,都是采用了霧化給藥方式,兩者的作用機制為協同作用,不會對其他部位產生作用,因此,不良反應發生率相差不大。
綜上所述,布地奈德結合異丙托溴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改善肺功能,可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