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楠
肺結核是臨床上比較多發的一種呼吸內科疾病,該病患者的典型性臨床表現為咳嗽、低熱、咯痰等[1]。在肝病的影響之下患者的免疫功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在患者同時出現其他疾病感染的情況下,有極大的可能性會同時并發嚴重性肺炎,這一并發癥的發生嚴重提升了患者臨床治療的困難程度,增加了患者健康安全的風險性。利奈唑胺可以對蛋白質的合成進行抑制,可以有效控制感染[2]。本次研究主要以肺結核合并重癥肺炎患者為對象,分析利奈唑胺治療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診治的160 例肺結核合并重癥肺炎患者開展試驗研究,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80 例。參照組男35 例,女45 例,平均年齡(52.35±5.82)歲;研究組男36 例,女44 例,平均年齡(52.67±5.5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各項實驗室指標、臨床表現、影像學特征等均與中華醫學會提出來的肺結核和重癥肺炎診斷標準相符合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高患者;發病年齡處于18~75 歲的患者。排除標準:同時合并有氣胸、肺部腫瘤患者;同時具有嚴重性酸堿和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癥狀患者;在開展本次實驗的1 個星期之內具有抗生素類藥物治療史患者;同時合并有嚴重性腎、肝功能障礙患者;存在本次實驗所用藥物過敏史患者。醫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次實驗,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2HRZE/4HR 治療方案,包括吡嗪酰胺(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1022354)、利福平(國藥集團武漢中聯四藥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0300)、乙胺丁醇(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1020434)、異煙肼(通化白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0805)聯合強化治療,其中吡嗪酰胺0.5 g/次,口服,3 次/d;利福平0.6 g/次,口服,1 次/d;乙胺丁醇0.75 g/次,口服,1 次/d;異煙肼0.3 g/次,口服,1 次/d,共計治療6 個月。參照組給予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深圳市海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133)治療,1000 mg/次,與100 ml 生理鹽水相融合后給予患者靜脈滴注,2 次/d,連續治療4 周;研究組患者在參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行利奈唑胺(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338)治療,600 mg/次,口服,每隔12 小時服用1 次,連續治療4 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評估兩組炎性因子水平,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TNF-α、IL-6、IL-8 進行觀察和記錄,三者均與臨床療效呈現出負相關。②評估兩組治療效果,痊愈:患者的體溫恢復至正常水平且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結果均為正常,患者存在的感染菌完全清除,且患者精神狀態飽滿;顯效:患者的體溫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結果得到了顯著改善,有部分感染菌被清除,患者精神狀態良好;有效:患者的體溫呈現出下降趨勢,各項檢驗結果無明顯改善,精神狀態一般;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檢查結果無變化或者是呈現出惡化趨勢,治療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③評估兩組細菌清除情況,清除表示痰液標本在治療1 d 以后沒有培養出病原體,假設清除為患者各項癥狀有明顯好轉但是沒有取得質量比較高的培養標本,替換表示培養結果為未出現原致病菌但是發現了新的病原體且該病原體不需要進行治療,未清除表示經過治療以后患者的病原菌檢驗結果依然為陽性,再感染表示培養結果為未出現原致病菌但是發現了新的病原體且該病原體需要進行治療。細菌清除率=(清除+假設清除+替換)/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研究組TNF-α、IL-6、IL-8 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ng/L)

表1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ng/L)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3 兩組細菌清除情況比較 參照組清除11 例,假設清除40 例,替換20 例,未清除7 例,再感染2 例;研究組清除38 例,假設清除22 例,替換18 例,未清除2 例,再感染0 例。研究組細菌清除率97.50%(78/80)高于參照組的88.75%(71/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783,P=0.029<0.05)。
肺結核屬于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臨床上致使該病產生的病因為結核分支桿菌感染,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會逐漸降低,該病好發生于慢性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老年群體以及未接種卡介疫苗群體。肺結核患者起病有緩有急,患者常見的臨床癥狀有低熱、乏力、消瘦、盜汗、納差以及女性月經失調等,常見的呼吸道癥狀有咳痰、咳嗽、胸痛、咯血以及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或者是胸悶等[3]。肺結核患者的免疫功能會逐漸降低,在出現病原菌感染的情況下,很容易會致使患者形成肺炎,會嚴重降低患者的健康水和和生活質量,特別是在肺結核患者同時合并有重癥肺炎的情況下,會加重患者臨床治療的風險性,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威脅,為此選取科學的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法具有積極意義[4]。
肺結核合并重癥肺炎患者主要的臨床治療方法之一即為藥物治療,常見的方式為2HRZE/4HR 治療,長時間的臨床研究證實在此基礎上展開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等常規藥物治療難以取得理想中的臨床療效,會對患者的預后形成阻礙[5]。利奈唑胺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惡唑烷酮類抗生素,該藥物可以對細菌蛋白質的合成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且該藥物不會對患者肽基轉移酶活性形成影響,只是在其翻譯系統產生作用,可以有效抑制核糖體和mrna 的連接。利奈唑胺可以在短時間內發揮臨床療效,藥物濃度在1~2 h 之內即可達到峰值,且該藥物不會給患者肝腎帶來較大的損傷,臨床治療安全性高。利奈唑胺可以對患者的重癥肺炎癥狀和肺結核癥狀同時進行改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可以顯著提升細菌清除率,可以獲取到更顯著的臨床療效。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TNF-α、IL-6、IL-8 均低于參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細菌清除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利奈唑胺治療的應用有利于優化肺結核合并重癥肺炎患者的臨床治療工作,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臨床療效更顯著。
綜上所述,給予肺結核合并重癥肺炎患者利奈唑胺治療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臨床療效顯著且安全性高,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