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燁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發病率高。幽門螺桿菌感染及不良飲食習慣等均是該病的致病因素[1],患者表現為便秘、腹脹、消化不良、腹部疼痛、噯氣等多種臨床癥狀,嚴重影響其正常生活與工作。若病情持續惡化,甚至會導致胃出血、胃穿孔、胃癌等發生,嚴重威脅患者健康與生命安全[2]。由于病變組織位置特殊,具有高復發性,且病程較長,難以治愈,對患者精神狀態及身體狀態影響較大,因此尋找一種科學有效方法控制病情,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患者康復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針對146 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進行分組處理后分別采用果膠鉍聯合阿莫西林、果膠鉍聯合克拉霉素治療方案,比較兩種用藥方案的臨床治療效果?,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 年8 月~2019 年8 月本院收治的146 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無惡性腫瘤、心肝腎功能障礙、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神經功能障礙疾病等,臨床研究數據完整,且對此研究知情并為自愿參與。將患者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73 例。對照組男44 例,女29 例;年齡25~66 歲,平均年齡(43.83±7.99)歲;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85±1.07)年。研究組男45 例,女28 例;年齡25~68 歲,平均年齡(43.79±8.07)歲;病程1~7 年,平均病程(3.44±1.19)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使用果膠鉍顆粒(大同市維敏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2560)進行治療,口服,1 袋/次,3 次/d,連續用藥2 周為1 個療程。研究組患者聯合應用阿莫西林(廣東邦民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2058)進行治療,口服,0.5 g/次,3 次/d,連續用藥2 周為1 個療程。對照組患者聯合應用克拉霉素(濟南利民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83810)進行治療,口服,0.25 g/次,2 次/d,連續用藥2 周為1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幽門螺桿菌根除率、治療前后的炎性因子(IL-2、IL-6、CRP)水平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臨床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患者癥狀消失,胃黏膜病灶有明顯改善;②有效:患者癥狀有所改善;③無效:患者癥狀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者顯效41 例,有效30 例,無效2 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7.26%(71/73);對照組患者顯效30 例,有效32 例,無效11 例,治療為總有效率84.93%(62/73)。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840,P=0.009<0.05)。
2.2 兩組患者幽門螺桿菌根除率比較 研究組患者幽門螺桿菌根除率為84.93%(62/73),高于對照組的52.05%(38/7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8.282,P=0.000<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IL-2、IL-6、CR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IL-2 水平高于對照組,IL-6、CRP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7%(1/73),其中惡心1 例;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33%(9/73),其中惡心2 例,頭暈4 例,腹瀉3 例。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891,P=0.009<0.05)。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由胃黏膜萎縮而發生的消化系統疾病,致病因素較多,臨床研究顯示[3],飲酒、吸煙、食用刺激性強烈的食物等不良生活習慣,患者自身免疫力較差,遺傳因素等均是造成疾病發生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病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4]。慢性萎縮性胃炎具有較長的發病期,治愈困難,反復性高,胃黏膜表面易受到反復傷害,出現腺體減少甚至消失等情況,造成患者胃蠕動減弱,胃血管暴露風險較大,易導致胃出血、胃潰瘍等疾病發生,患者表現為食欲不振、腹部疼痛[5],嚴重影響患者消化功能與身體健康,如病情持續發展,甚至會誘發患者發生癌變,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及時采取科學、有效手段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進行干預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臨床上治療主要圍繞保護患者胃黏膜、消炎等方案對疾病進行控制[6]。果膠鉍是一種常用的胃黏膜保護藥物,主要成分為果膠與鉍的混合物[7],患者服用后可直接在胃黏膜發生作用,在胃酸影響下,果膠鉍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保護性膜,并刺激上皮細胞分泌粘液,從而降低幽門螺桿菌酶的活性,起到抑制幽門螺桿菌的效果,促進病灶的愈合。臨床常用的消炎藥物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死顾厥且环N廣譜抗生素[8],對多種疾病均有較好療效,而阿莫西林作為一種β 內酰胺類青霉素,與克拉霉素相比,細胞壁穿透能力更強且殺菌效果更好[9],能夠有效通過分解出肽鍵后與菌體中的轉肽酶結合的方式抑制細菌對細胞壁進行合成,從而起到抑制細菌擴散、控制病情的作用,且阿莫西林在酸性環境下的穩定性較好,藥物利用率較高[10],能夠有效在短時間內消除炎癥,緩解患者的癥狀,應用效果較好,將阿莫西林與果膠鉍聯合應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中,可有效在對患者胃黏膜起到保護作用、促進病灶愈合的同時進行消炎,抑制幽門螺桿菌擴散,且具有成本低、藥效久等優點,應用價值較高。
本次研究,研究組采用果膠鉍聯合阿莫西林治療,對照組采用果膠鉍聯合克拉霉素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幽門螺桿菌根除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IL-2、IL-6、CR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IL-2 水平高于對照組,IL-6、CRP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果膠鉍聯合阿莫西林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效果確切,可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幽門螺桿菌根除率,降低患者機體炎性反應,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用藥安全。需要注意的是,臨床治療期間,需要囑咐患者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注意飲食健康和規范作息時間,避免疾病復發。
綜上所述,采用果膠鉍聯合阿莫西林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遠優于果膠鉍聯合克拉霉素,臨床效果確切,可有效根除幽門螺桿菌,降低機體炎性反應,且用藥安全可靠,具有較高的應用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