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丹
子癇前期是臨床上比較多發的一種產科疾病,該病多發生于妊娠20 周以上的孕婦,主要臨床特征為表現出蛋白尿和血壓升高,可出現上腹不適、嘔吐、惡心、眼花、頭痛等臨床癥狀[1]。子癇前期如未能給予科學、有效治療,臨床癥狀可呈持續發展,即子癇,導致患者發生昏迷或者抽搐等,因此提高重度子癇前期患者重視程度,選取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對于保障孕婦和新生兒健康安全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本次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重度子癇前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拉貝洛爾+硫酸鎂二聯用藥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108 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重度子癇前期診斷標準,且患者自愿配合本次研究治療,遵醫性較好,簽署授權書。排除多胎患者;研究藥物過敏患者;心、肝、腎功能異常患者。采用計算機隨機法將所有患者均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4 例。參照組患者年齡22~36 歲,平均年齡(27.24±2.93)歲;研究組患者年齡23~37 歲,平均年齡(27.54±3.1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給予硫酸鎂(湖南中南科倫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7636)治療,取25%的硫酸鎂20 ml 與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 ml 進行混合后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首次滴注時間應不超過半個小時;后選取25%的硫酸鎂60 ml 與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進行混合后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1 次/d。
1.2.2 研究組 在參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拉貝洛爾治療,口服拉貝洛爾(江蘇迪賽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120),100 mg/d,分為3 次服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妊娠結局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患者的妊娠結局包括出現早產、宮內窘迫和新生兒窒息;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頭痛、疲乏、皮膚潮紅。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心率、收縮壓、舒張壓比較 研究組患者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率、收縮壓、舒張壓比較()

表1 兩組患者心率、收縮壓、舒張壓比較()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妊娠結局比較 研究組早產發生率3.70%(2/54)低于參照組的16.67%(9/54),宮內窘迫發生率3.70%(2/54)低于參照組的18.52%(10/54),新生兒窒息發生率1.85%(1/54)低于參照組的12.96%(7/54),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960、6.000、4.860,P=0.026、0.014、0.027<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發生頭痛3 例,疲乏2 例,皮膚潮紅2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12.96%;參照組發生頭痛1 例,疲乏1 例,皮膚潮紅0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3.70%。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3.030,P=0.082>0.05)。
子癇前期和子癇病因目前在臨床上尚未明確,且發病率高。研究顯示[2],在所有孕婦之中子癇前期發生的概率約為5%,特別是初產婦、具有血管疾病或者是高血壓等疾病的孕婦的發生率要更高,而在所有子癇前期患者中,發生子癇的幾率約為0.5%[3],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安全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和威脅。子癇前期患者在臨床上常見的癥狀有蛋白尿、血壓升高、眼花、嘔吐、頭痛、惡心和上腹不適等,對于重度子癇前期患者來說其臨床風險性和危險性往往更高。對子癇前期患者進行臨床治療的主要原則包括降壓、解痙、鎮靜,必要情況下還需給予利尿、擴容等治療[4],一旦患者發展成為子癇,那么在對患者的實際病情進行有效控制以后,需要對妊娠進行立即終止。因此選取科學有效的治療方式,對于提升重度子癇的臨床療效,改善患者妊娠結局,增加整體治療安全性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5]。
重度子癇患者在臨床治療中的關鍵性原則在于為患者進行降壓,但與此同時,突然性的血壓下降也可能為對患者的子宮胎盤造成負擔,會在灌注不足的條件之下,提升胎兒發生宮內窘迫的概率,故而選取更加有效、安全的降壓類藥物是眾多醫學者重點探討的問題之一。硫酸鎂常被用于妊娠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具有顯著的降低血壓的效果[6],近些年來該藥物在先兆子癇患者和子癇患者的臨床中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鎂離子可以對患者的中樞神經產生抑制,可以對運動神經-肌肉接頭進行乙酰膽堿的釋放產生明顯的抑制[7],可以有效作用于神經肌肉接處,并對其傳導產生阻斷作用,可以對肌肉收縮作用進行降低或者是進一步解除,與此同時,該藥物還能夠有效舒張患者的血管平滑肌[8],能夠促進痙攣部位的血管向外周進行擴張,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效果,另外該藥物也能夠抑制子宮平滑肌進行收縮,可以有效預防早產的發生。拉貝洛爾屬于甲型腎上腺受體拮抗劑[9],同時對乙型腎上腺受體也具有阻滯作用,該藥物是一種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的降壓藥,同時具有α 受體、β 受體阻滯劑作用,對于β1和β2該藥物并沒有明顯的阻斷作用,可以對患者的周圍血管阻力和臥位血壓進行有效降低,另外該藥物不會對每次心搏出量或者是心輸出量產生降低效果,對處于臥位的患者的實際心律情況無明顯影響,但對于處于運動或者是立位的患者會致使其心率發生減慢,相對比于單純性的β 受體阻滯劑來說,該藥物的降壓作用藥更加的明顯,其根本原理為對患者的腎上腺素受體形成阻斷作用,對患者的竇性心律進行放緩,進而實現外周血管阻力的降低[10]。在重度子癇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聯合上述兩種藥物,可以起到有效的臨床效果,在顯著降低患者血壓和心率同時可以明顯改善患者妊娠結局,且藥物安全性理想。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早產發生率3.70%(2/54)低于參照組的16.67%(9/54)9 例,宮內窘迫發生率3.70%(2/54)低于參照組的18.52%(10/54),新生兒窒息發生率1.85%(1/54)低于參照組的12.96%(7/54),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拉貝洛爾聯合硫酸鎂治療有助于優化重度子癇前期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給予重度子癇前期患者拉貝洛爾聯合硫酸鎂治療有利于提升臨床療效,有利于改善妊娠結局,藥物安全性理想,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