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敏
摘要:幼兒的情緒調節能力是幼兒成長發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有效的提升幼兒自身的情緒調節能力對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能夠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本文將從幼兒教育中的繪本教育入手,通過分析繪本教育對于幼兒情緒產生的影響,進而提出從繪本教育中如何有效的提升幼兒情緒調節的若干建議,希望能夠帶給大家一些啟發。
關鍵詞:幼兒情緒;管理;繪本教育
引言:
在幼兒教學過程中,合理的運用繪本能夠有效的調動幼兒自身的情緒并對幼兒情緒的管理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因此,在進行繪本教育時幼兒教師應當重視繪本教育對于幼兒情緒的開發能力,并通過繪本教育來幫助幼兒建立合理的情緒管理能力。
一、情緒管理能力的概念
情緒管理能力是一種能夠察覺自我情緒、識別他人情緒以及在消極情緒下能夠自我簡單調節,并通過合理宣泄以及調控來讓自我心理優化的一種特殊能力。情緒的產生從很小的嬰兒時期就已經發生,在幼兒時期開始萌芽發展,因此,在這一時期對幼兒進行科學的情緒管理對于其以后的成長發育有著巨大的幫助。但是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因為家長的寵溺以及對于幼兒情緒的過度滿足,導致幼兒的情緒管理出現嚴重的自我傾向,其情緒的控制能力也變得薄弱,這對于幼兒的健康發育是及其不利的。
二、繪本教育對幼兒情緒能力的影響
(一)、促進幼兒情緒理解和識別
幼兒因為成長發育的原因,其對于情緒的理解和識別是非常有限的,在眾多的情緒中只有相較于簡單的情緒才能被幼兒進行感知并理解。例如,歡喜和悲傷這種較為常見的情緒、嫉妒和羨慕這些較為抽象的情緒幼兒就很難進行理解和識別。所以,幼兒對于情緒的認識和理解必須通過一定的外物進行輔助才能夠完成自身情緒的完善,因此,幼兒教師在進行幼兒的教育過程中完全可以借助繪本來幫助幼兒進行情緒的完善。在繪本中,通過彩色的圖片能夠有效的反映出繪本故事人物的情感變化,幼兒通過對繪本進行學習能夠有效的在腦海中產生有關情緒的概念,通過情緒概念的影響,幼兒的情緒理解與識別能力能夠得到巨大提升,從而深化幼兒的自我認知,提升幼兒自我的情緒調節能力[1]。
(二)、影響幼兒情緒調控
繪本教育與繪本內容能夠有效的影響幼兒的情緒,但這種影響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間接的方式對幼兒的情緒起到調控作用。幼兒通過模仿繪本教育中的人物的喜怒哀樂以及行為,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完成對情緒的處理的學習。在一般情況下,幼兒遇到負面情緒時會通過哭泣、進行攻擊等方式來引起別人對他的關注,進而解決幼兒的情緒問題,但現在,幼兒通過學習繪本故事后,當遇到負面情緒時,以往的宣泄方式開始逐漸向著繪本人物那種情緒的解決方式轉變,幼兒通過模仿繪本人物中處理情緒的方式開始主動尋求他人幫助或者以自我安慰等方式來宣泄負面感情,從而達到自我心理優化。因此,合理的運用繪本故事對于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是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的[2]。
(三)、干預幼兒情緒表達
繪本故事中對于情緒的表達往往是極為詳細的,因此,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不自覺的進行繪本內容的模仿,其中繪本中的情緒表達能力就是幼兒模仿的重點,而這種模仿也正是繪本教育對幼兒情緒表達進行干預的有力證明。對于幼兒來說,多彩的圖片配上大量的文字表達對其的吸引力是致命的,幼兒通過下意識的學習繪本上的情緒表達方式,能夠有效的提升幼兒自身的情緒表達,進而優化幼兒整體的情緒表現并加深其對于情緒的認知和理解。
三、繪本教育下的幼兒情緒管理策略
如何使用繪本教育來有效管理幼兒情緒,就需要科學、正確的指導性策略。通過科學的指導性策略來通過繪本刺激幼兒的情緒,從而有效的提升幼兒管理情緒的能力。
(一)、選取合適的繪本內容
繪本作為情緒的載體,對于提高幼兒情緒認知以及理解能力有著巨大的幫助。但是情緒的類型多樣,如何避免有害的情緒污染幼兒的認知就就需要教師在挑選繪本時做到有效鑒別,在選擇繪本的時候盡量避免一些較為片面或者在處理情緒時繪本人物行為不當的內容,此外,在對情緒選擇的時候也盡量要避免負面情緒較多的繪本,要保證在幼兒進行情緒建構的過程中這些負面情緒不會對其造成影響。因此,合理的選擇繪本對于幼兒情緒的認知和理解是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的,如在選擇繪本時可以選擇《我好快樂》、《我好善良》等這種以樂觀情緒為主題的繪本,運用這些積極樂觀的繪本對幼兒進行情緒教學對于其情緒認知和管理是能夠起到巨大幫助的。另外,在進行繪本教學時,教師還可以通過繪本來創建情景主題,通過復原繪本內容來引導幼兒進行情緒的表達。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充分做好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幼兒在表演繪本時其情緒要盡量貼近繪本人物情緒,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幼兒充分感受到繪本人物的情緒,從而幫助幼兒建立更加豐富的情緒能力。應當注意的是,教師在繪本教學時一定要做到情緒的有效表達,要通過自身的情緒來調動幼兒的情緒從而幫助幼兒進行繪本內容的解構,要與幼兒的情緒產生共鳴,從而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情緒管理以及幫助幼兒有效的對抗負面情緒的侵蝕[3]。
(二)、多樣式的繪本活動
繪本的教育不能只通過課本這一單一的方式來幫助幼兒進行情緒方面的教學,這是非常不現實的方式,幼兒各自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有的幼兒活潑好動,對于繪本的學習不太理想,因此繪本對其造成的影響就比較弱,而有的幼兒安靜,其能夠靜下心來學習繪本內容,因此繪本對其造成的影響就比較強。由此可見,單純的運用繪本進行幼兒的情緒教學是非常不現實的手段,因此多樣化的繪本教學才是幫助和促進幼兒情緒調控的最佳手段。首先,在進行繪本教學時,教師可以選擇場景化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進行情緒的構建。教師選擇積極樂觀的繪本,通過讓幼兒進行繪本內容上的人物扮演來讓幼兒充分感悟繪本人物中所傳遞的情緒,通過場景化的演繹方式能夠有效的幫助幼兒進行情緒表達方面的促進以及情緒感受方面的完善。因此,有效的運用場景化的繪本內容,對于幼兒的情緒調節能力是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的。最后,教師在進行繪本教育時還應當做好引導的角色。幼兒因為成長發育的原因,其主動性較低,雖然幼兒能夠在繪本的模仿過程中了解到許多有關情緒方面的知識,但在運用上卻顯得較為羸弱,這也就導致幼兒在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第一時間選擇的并不是繪本內容上的處理方式。因此,教師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若幼兒出現負面情緒,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語言提醒的方式來引導幼兒回憶起所學繪本的內容,如運用“XX繪本中,XX是如何化解情緒的呢”等這種提示性的語句,從而引導幼兒將所學的內容充分運用,以此來達到提升幼兒情緒管理的作用[4]。
(三)、有效把握幼兒情緒
幼兒因為發育的原因,其對于情緒的管理能力是非常差的,教師不知道幼兒的情緒何時會爆發,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充足的預案,要通過深入分析來有效把握幼兒的情緒爆發契機,從而介入到幼兒的情緒教學中,幫助幼兒建立自身有效的情緒管理能力。一般來說,幼兒情緒的爆發都集中在幼兒之間對于玩具的爭搶、幼兒之間的口角爭吵等方面,當幼兒出現這種契機的時候,教師就應當及時介入其中,從而避免幼兒的情緒陷入到崩潰之中。此時,教師完全可以利用繪本來作為處理幼兒情緒的介入點,通過學習繪本來讓幼兒明白在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正確的做法是怎樣的,從而有效的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情緒管理。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合理的運用繪本教育對于幼兒自身的情緒認知以及理解是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的。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要對繪本教育形式做出大膽創新,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幼兒進行情緒上的管理,此外,教師也要深入分析幼兒的情緒爆發契機,通過及時運用繪本來幫助幼兒認識情緒處理的正確方法,從而有效的提升幼兒自身處理情緒的能力,進而實現有效的情緒管理能力的建立。
參考文獻:
[1]張婧玨.幼兒繪本教育對情緒管理能力的發展[J].家長,2019(1):2.
[2]杜娟娟.在多元化繪本教學中提升幼兒情緒管理能力[J].新課程(綜合版),2019(12).
[3]李海敏.情緒主題繪本促進幼兒情緒管理能力發展的行動分析[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9(5):1.
[4]黃蘇晨.挖掘繪本教育功能培養幼兒情緒調節能力[J].讀與寫(教師),2020(1):0012-0012.
394050190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