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玲玲
摘要:生態文明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全面發展的社會形態,在人與自然的長期交互作用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生態文明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極大的關聯性,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趨勢,是人類走向真正文明的前提基礎。然而,隨著現代社會工業迅猛發展,工業文明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環保思想開始涌現,提倡我們要轉變觀念,調整社會行為,善待自然,尊重客觀規律,協調與自然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因此,進行生態環境保護,提高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迫在眉睫。
關鍵詞: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提升監測水平
引言:
伴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環境監測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質量管理為環境監測的展開提供了基礎保證,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如果不重視環境監測全過程的工作,就會導致這些監測數據不準確,甚至會導致監測分析結果與實際生態環境狀況背道而馳。工業文明的興起帶來了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環境問題。隨著現在各種污染的加重,人們慢慢意識到了環境監測的作用,同時也對環境監測進行了質量管理。
一、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的內容
環境監測指的是負責監測的工作人員采用先進的設備與技術,對現在的環境進行實地考察與監測,將監測出來的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給保護環境的工作人員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以確定環境污染狀況和環境質量的高低。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監測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現在采樣的質量管控上。在進行環境監測時,相關的部門要讓質量監測的人員發揮他們的作用,為整個環境監測出一份力,培養監測人員的專業素養,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制度,保證監測人員做好自己的工作,將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落在實處,有利于數據的收集與分析,為客觀反映環境污染狀況和環境質量的高低提供數據上的支持。
二、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的現狀
(一)重視度不強
現如今,人們對于保護環境的意識在逐步增加,相關的機構也愈加的注重環境監測工作,但是有些地區重視度不夠,部分技術人員大局意識不強,協作補位不夠,工作缺乏激情,干事勁頭不足,在監測中遇到困難時不主動承擔反而相互推卸責任,給后續的工作造成了一系列的麻煩。技術人員不能及時完成環境監測任務,導致監測進度滯后,管理制度也未根據當前的工作進行完善,使得制度無法完全的落實在工作中,這直接影響著監測工作提供的數據準確度。所以,相關的負責人應當要深度分析當前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擺正工作態度,全力參與到各項工作中。
(二)制度落后
想要全面的將環境監測工作做好,相關的規章制度一定健全完善。目前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管理制度處于一種不斷完善的狀態,有些制度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不適合當前的發展形勢;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不斷推進,各項監測工作有序進行,與此相關的制度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調整完善,現存的制度不足以支撐監測的全部工作,所以要摒棄制度是一成不變的認知,要緊跟監測的步伐,適時地進行調整。除了制度之外,相關部門的經濟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沒有充足的經濟條件,影響著監測的設備的更新以及新技術的學習,對整個監測過程都存在很大的影響。
(三)技術人員不主動
在整個環境監測的過程中,有些相關的工作人員積極性不夠,對待工作不上心,相互之間配合不到位,甚至出現不服從組織安排的情況,契合度較差,這對整個監測工作存在極大的干擾。所以,工作人員的崗位分工和自我定位很重要,他們要對自己的工作有著詳細的認知,要能展現出自己的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整個監測工作的效率。
三、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提升的方法
(一)完善相應的管理機制
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它涉及到很多層面的工作,且每個層面都是嚴格要求的,必須要有環保機構下發的質量管理文件,各部門嚴格按照質量管理文件有序開展監測工作,才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度和公平度。要想讓環境監測管理體系變得更加好,相關的工作人員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識、大局意識,明白環境監測的意義,為之后的數據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礎[1]。除此之外,相關部門的負責人也要建立系統化的管理體制,通過完善的管理體制管理工作人員,全程參與進環境監測的工作中。通過所有工作人員的配合,既提高了他們自身的工作意識,也更快促進了工作的系統化和制度化,為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展開提供了保證。
(二)建立完整的網絡機制
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網絡、技術等也開始進入發展的高峰期,被應用于國家的各個地方,同樣的環境監測方面的網絡機制也要面臨著更新。環境監測的各項能力都得到了增強,不論是監測使用的硬件設備,還是操作的軟件設備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得到了進一步提高,監測能力建設得到提升,環境監測工作更上一層樓。但是現在很多地方雖然有著相應的制度,但是制度設置較為落后,與當前的生態環境的發展不匹配,技術跟不上現在時代的進步,需要進行相應的改善,建立完整的網絡機制[2]。所以要盡快加速信息化建設,尤其是幫助偏遠地區建立健全的網絡機制,促進環境監測的進一步發展。
(三)加大監測的質管力度
全過程質量管理雖然只是環境監測的一部分,但它也是提高環境監測能力的重要部分。針對全過程質量管理來講,現場監測環境的采樣、監測至關重要,采樣標準規范,實驗數據才能真實反映問題。有的監測者本身技術掌握不達標,操作手法不當,導致監測結果可能偏離實際。所以在日常監測工作中要嚴格按照技術規范標準進行多次采樣,取平行樣,仔細篩選,嚴格把控,保證采集到的樣品的可用性與準確性[3]。此外,還有監測使用的儀器設備要保證有實效性與先進性,要緊跟國家各項監測技術標準,及時更新方法,保證完成全部監測過程的監控,確保監測的數據有效,反映的結果準確。
(四)加強數據的審理力度
數據的準確性是影響環境監測結果的關鍵,所以為了保證監測采集到的數據的準確性與合理化,采取最嚴謹數據分析與審核程序進行管理,層層審查,提高數據的可用性,保證采集到的數據真實有效[4]。另外環境監測的工作人員一定要注意一些具有危險性質的物品,針對一些污染過的地方進行不同的分析推斷。一旦在采集的樣品中出現與之前污染過的地區相類似的分析結果,就要小心,進行再一步詳細的檢驗,確定樣品的組成成分,一定要將數據的審核應用在日常的工作中。
四、結束語
質量管理是環境監測的重要部分,在現在社會的發展下,環境監測管理相對來說是比較合理化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也有要提高的地方,也存在著一些還未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們也要向先進國家、地區學習經驗做法,采用一些適合我國國情、省情的方法進行創新,進一步加快監測能力建設,彌補我們自身的不足,讓我們國家的環境監測水平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宋清川,孫鑫,唐倩,等.探析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對提升環境監測水平的影響[J].大科技,2020,000(011):237-238.
[2]劉海燕.探究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提升環境監測水平[J].環境與發展,2020, v.32;No.171(10):165-166.
[3]李雪.探討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提升環境監測水平[J].生態環境與保護,2019(4):34-35.
[4]范娜.試論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提升環境監測水平[J].科技風,2019, No.402(34):137-137.
3230501908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