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春年 郭變梅 魏禮 劉軍戶 李營峰 王耀鳳
(西安市農機監理與推廣總站,陜西 西安 710065)
為了有效解決果園廢棄枝條的循環利用問題,將從果樹上修剪下來的枝條,利用果枝粉碎機粉碎后,進行堆漚處理,再利用開溝施肥機進行開溝、施肥、回填等,實現果園廢棄枝條機械化循環利用,可提高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培肥地力,減少枝干焚燒對環境造成的污染[1];同時,可以使土壤的物理性質與指標出現變化,有效降低土壤的總孔隙密度,提升土壤的保水性能,提高土壤的導水率,真正達到改善土壤質地的目的[2]。課題組通過引進進口樹枝粉碎機、自走式多功能施肥機對修剪下來的樹枝進行粉碎,對粉碎后的樹枝進行堆漚,用施肥機將堆成的有機肥施到果園,試驗研究果枝循環利用的技術模式。
課題組在試驗區選擇的農業機械:美國進口老熊牌SC5627B型樹枝粉碎機,作業效率為1~1.5t·h-1;山東益豐牌2F-30型自走式多功能施肥機,作業速度為0.3~1.2km·h-1。
試驗區選擇櫻桃樹齡10a的果園,長度為500m,行距為4.2m,株距為2.5m,果園面積為13.33hm2,以冬剪的櫻桃廢棄樹枝為原料,以機械化果枝粉碎和開溝施肥為手段,探索果枝循環利用機械化技術新模式。
課題組設計的果枝循環利用機械化技術模式為果枝修剪—果枝機械化粉碎—物料堆漚—機械化開溝施肥。
本次試驗的果枝循環利用機械化技術流程如圖1。

圖1 果枝循環利用機械化技術試驗技術流程示意圖
課題組在長420m、寬190m的13.33hm2果園選取0.8hm2作為試驗區。在試驗中,對果樹進行修剪,將修剪下的樹枝進行粉碎作業,對比試驗機具與對照機具的果枝粉碎情況(如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引進的進口枝條粉碎機作業用時少、效率高,效果明顯,粉碎后的顆粒大小在0.005~0.01m,控制在0.5~2cm范圍內,較小的顆粒在堆漚時,能擴大微生物接觸面積,更有利于微生物分解[3]。

表1 果枝循環利用機械化技術試驗枝條粉碎作業情況表
試驗時間為2019年11月4日—2020年3月20日。選擇果園中的空地,將場地四周挖槽起土0.3m,堆底壓平、拍實,防止跑水。試驗測試中堆漚物料為果枝粉碎后的顆粒,物料顆粒的大小為0.005~0.01m,重量為6t(每1hm2果園按7.5t修剪果枝計),加雞糞2t,進行充分混合,物料總量為8t。在堆肥的過程中,lt的物料中加1kg微生物菌劑,微生物菌劑用水稀釋50~100倍[1],可以使物料中微生物數量不斷增多,進一步提升堆肥腐熟效果[3];同時添加尿素,1m3的物料加1kg尿素,尿素用水稀釋100倍[4],使混合物料的碳氮比值保持在20~40[1],有利于加快混合物料有機態物質無機化轉變[6]。堆漚的總體外圍尺寸為寬4m,高1.5m,長5m。先堆積0.6m高的物料,對混合物料澆足水,使物料含水量達到50%~60%[5],并均勻噴灑尿素和微生物菌劑;再堆積0.6m高的物料,繼續均勻噴灑尿素和微生物菌劑;堆積0.3m高的物料,繼續均勻噴灑尿素和微生物菌劑,在料堆上覆蓋塑料薄膜,四周邊上用土壓實[4],上部預留2個通氣孔,給微生物提供氧氣,以便調節堆體溫度[7]。在堆漚6~10d后,開始對堆料進行測溫。測定料堆溫超過70℃時進行揭膜降溫,持續7~10d后翻1次堆,使堆料發酵均勻[1]。當堆料顏色變為褐色或灰褐色,發酵物料溫度降至35℃以下,聞之無臭味、有淡淡的氨味,為充分腐熟,腐熟的堆肥可作為基肥施入果園。
課題組在0.8hm2的試驗區,將堆漚成的有機肥進行機械化開溝施肥和人工開溝施肥對比試驗(如表2所示),機械化開溝施肥作業效率遠大于人工作業,是人工作業的8倍,機械化技術模式明顯優于人工方式。

表2 果枝循環利用機械化技術試驗開溝施肥作業情況表
果枝循環機械化技術試驗中,引進美國進口老熊牌SC5627B型樹枝粉碎機進行果枝粉碎,與國產洋工牌MC100型果枝粉碎機進行對比,節約人工費3600元·hm-2;引進益豐牌2F-30型自走式多功能施肥機進行開溝和施肥作業,與傳統人工方式對比,節約人工費25200元·hm-2;總體來說,全程機械化模式與傳統作業模式相比,實現節本增效28800元·hm-2(如表3所示)。

表3 果枝循環利用機械化技術試驗之節本增效情況對比表
經過試驗,引進的老熊牌SC5627B型樹枝粉碎機和益豐牌2F-30型自走式多功能施肥機的性能可靠,沒有發生大的故障和問題;這2種機具在果業園區試驗示范中受到廣大果農的認可,經濟性和適用性較好。
經過對比試驗和節本增效分析,可以看出,果枝修剪—果枝機械化粉碎—物料堆漚—機械化開溝施肥技術模式值得在果業生產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