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相城經濟開發區澄陽小學 馮杰
生本理念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與課堂管理。將其滲透于課堂教學中,有助于打破“教師主教”“學生被學”的教育窘境,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學習能力,使學生的學習更加自由、充實與高效。那么,如何在小學英語中滲透生本理念?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從生本理念的內涵和意義、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具體策略三個方面出發對此進行探究。
生本理念,主要是以學生的主體發展為目標的一種教學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實效性和發展性,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益和認知水平。生本理念的實施與運用更加關注學生主體的參與興趣和課堂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夯實學生的課堂基礎。將生本理念運用于課堂教學中,有助于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質量,及時解決學習問題,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通過對當前小學英語教學活動過的開展情況和實施效果進行分析,發現大多數教師在組織實施方面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在當前的英語學習中,部分教師依然存在“老套路”“舊方法”,導致其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語言水平難以提升。第二,主體發揮不足。在實際的組織實施過程中,仍有存在“教師主導”“被動接受”的不良現象,進而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難以有效激發。第三,細節把握不到位。細節決定成敗。部分教師在環節設計和活動制定方面未能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其主體學情把握不足,進而導致教學內容與實際學情產生脫離現象。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認知基礎出發,調整備課內容,優化引導形式,突出學習主體性,為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和課堂活動。比如,在Unit 2 What a day的教學備課中,本單元的話題是談論天氣和周末活動,其中Story time以日記的形式記錄Yang Ling的周末生活,對此,筆者將學會cloudy、sunny、windy、weather、became等詞匯、It was.../We saw many interesting parrots等句式、感知動詞過去式的不規則變化及讀音作為本節的學習目標。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化手段,為學生構建主題式的學習情境,將語言知識以圖像化的方式進行呈現。比如,在Unit 8 Chinese New Year的教學中,本節主要描述了Anna一家如何過中國新年的內容。為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心理,筆者利用多媒體投屏功能,將不同地區慶祝新年的活動圖片展示給學生,如firecrackers、fireworks、a lion dance、fimily reunion dinner等,以此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拓展學生的社會認知,這對下一階段的學習起到鋪墊鞏基的效果。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進度,靈活組織一些游戲活動,豐富課堂的學習形式和組織樣式,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比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猜字謎”游戲,讓猜題者根據其相關描述進行詞語猜測。以“blackboard(黑板)”為謎底,可以表述為“What is clean when it is black and dirty when it is white?(什么東西干凈的時候是黑的,臟的時候卻是白的?)”通過趣味游戲的設計與組織,既能加深學生對語言本質的理解,還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鍛煉。
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正確把握問題的內容、形式、方向以及作用點,科學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方向,從而保證設問環節的實施效果。例如,在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的教學中,筆者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設置以下閱讀問題:1.What are dirty in their city?2.What makes them dirty?3.What makes our city dirty?4.What can we do to keep our city clean?通過對文本內容展開細節化設問,不僅能提高學生對其關鍵詞句的理解,加深記憶印象,還使學生在其行為養成方面產生積極思想。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構建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問題,了解學習動態。例如,在Unit 7 Protect the Earth的教學中,本單元主要圍繞“保護地球”的話題展開學習,為使學生能夠正確掌握We use water/plastic/wood...to...等句型的用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利用多媒體、實物、簡筆畫、照片等媒介,以討論交流、聯系生活的方式展開互動。
教師應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課堂形式,針對特殊問題和差異情況,展開個性化的指導手段,以此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保證整體的學習效益。比如,在Unit 4 Then and now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之間差異化學情問題。對此,筆者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以合作學習、共同探究的方式,打牢學生的學習基礎,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一些英語電影或卡通動漫引入課堂學習中,這不僅能滿足現階段小學生的心理需求。例如,在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本單元的童話故事,拓展一些語言故事或影視作品,如《胡桃夾子》《極地大冒險》《了不起的菲麗西》等視頻,并組織學生對其節選片段進行配音。
在評價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一定的肯定和認同,并運用鼓勵性的語言,如Excellent!Good thinking!Keep it up!等,不僅能培養學生學習自信心,還使學生在不斷的學習和探索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達到立德樹人、健康成長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