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巉口中心小學 李克弟
教育改革與發展新時期,小學語文教育不應該在局限于對語言文字知識的講解,還應該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轉換教學策略、提升課堂活力也成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師的主要任務,教師還應結合學生實際需求探索豐富課程內容的有效路徑,真正做到將學生視為課堂主體,讓他們可以在充分發揮出主觀能動性的前提下深入探索知識的奧秘,實現綜合能力的提升。
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活力的提升能夠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知識獲取途徑,教師在授課期間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讓學生可以在回憶生活、探索自然規律的過程中理解知識內涵,充分調動所有學生的感官系統,使學生可以根據課程內容發揮出無盡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通過多聽、多看獲取有效信息,并將真實想法與教師、同學分享,從而產生思想的碰撞,在交際中實現思維靈活度的提高,為綜合素質發展奠定基礎。
傳統教育思想下小學語文課堂中課程內容單一,教師單方面輸出知識,學生在此基礎上被動記憶,教學實效性始終難以提升,而教師利用情境創設、趣味導入等手段為課堂注入新鮮活力,師生之間能自然交流互動,學生能及時提出問題,教師獲取反饋信息后既能查漏補缺對知識進行針對性講解,同時還能優化后續教學方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保證整體的教學質量。
教師在為語文課堂注入活力的過程中能充分利用課內外輔助教學資源,期間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解析,注重對細節的把控,并且在對學生進行深入研究后進行針對性教學設計,從而提高多媒體教學、問題教學和活動教學的效率,真正實現“教學做合一”目標,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提升語文教學價值。
新課改時期教師不能再將課堂教學視為個人的“獨角戲”,必須從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角度出發,對教學模式進行深入優化、創新,在順應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的前提下展開針對性教學。教師需明確角色定位,從引導者的角度出發,堅定生本理念,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制造師生互動契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學習態度發生明顯轉變,能夠自主參與實踐探索活動,實現自我發展,師生默契配合,營造愉快、舒適的課堂氛圍,順利解決教學難題,保證教學質量。接著,課堂教學應從多個層面展開,借助實物、圖畫、音樂、故事等豐富課程內容,組織角色扮演、問答交際、互相分享等多元活動,有效活躍課堂氛圍,學生在此環境下感官認知更加靈敏,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產生更加優質的情感體驗,充分釋放個性、展示自我,最終在興趣的引導下實現高效教學目標,實現綜合素質的發展。
帶有趣味性的導語能夠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深入探索欲望,讓他們能夠以最大熱情參與到后續實踐學習活動之中,積極、樂觀地與教師、同學交際互動,在身心放松的狀態下實現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優化對導學案的設計,導學內容務必新穎、開放,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實現高效教學目標,期間教師可靈活運用多媒體資源,還原課文情境,可展示與課文主題相關的生活畫卷,讓學生在學習之初就能想象到語言文字描述的畫面,在感受到“美”的基礎上主動學習知識,為學生帶來極致的視聽享受,學生在此基礎上去閱讀文章,體會出作者的情感變化、明確文章的核心思想。同時教師針對學生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進行導學設計,將興趣激發視為根本目標,在此過程中可引用多元化的趣味故事,如奇妙生活經歷、童話寓言等,在故事的基礎上為學生設置簡單的思考問題,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主觀想法對問題進行激烈討論,在集體互動過程中自然展開課堂學習,由此活躍課堂氣氛,保證整體教學質量。
情境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因素,生動、真實的情境能帶給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從而保證課堂教學有序、高效進行。為此,教師應將情境創設視為重點教學環節,最大程度上營造輕松、舒適的氛圍,借此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實現理想的教學目標。當前教育形勢下情境創設方法分為如下幾種:結合課程內容播放相關視頻、分享生活實例以豐富課程內容,相較于傳統灌輸式教學情境教學法,能夠真正拉近學生與語文知識之間的距離,他們可以在情境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投入真實情感去分析語言文字背后蘊藏的人文因素,在生動的情境導入的感染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一改被動學習狀態,始終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他們既能明確語言知識顯性含義,也能在隱性條件下尋找探尋知識深度內涵,以樂學的態度展示自我,在情境中以好奇、幻想的真心主動接受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實現綜合素質的發展。
例如,教授部編版四年級上冊《普羅米修斯》一課時,教師為保證學生代入真實情感分析故事內容,可以在正式教學前為學生播放宙斯懲罰普羅米修斯的動畫片段,為學生帶來最直觀的視覺沖擊,為他們呈現出一個忍受懲罰不屈服于權威的人物形象,以此完成情境創設,在動畫情境中學生會主動思考“普羅米修斯是一個怎樣的天神?”“普羅米修斯都遭受了哪些痛苦?”“從他所說的‘為人類造福,有什么錯?’中能感受到他怎樣的思想?”等問題,并且結合自己的情感來闡述主觀觀點,進而真正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學生會迫不及待地與教師共同欣賞課文、分析故事,并且主動續寫故事,充分發揮出想象力與創造力,強化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小學時期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性格特征,語文教師在展開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這一因素,從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角度出發對教學模式進行全方位優化,積極設置多元課堂實踐活動,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他們提供自由探索、自主表達的空間,使學生在充滿活力的課堂氛圍中理解知識內涵,實現語文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為未來學習與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