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婕 長春師范大學
新課改下的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教育者諸多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體現出育人的價值[1]。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書法的教育中滲透育人的素質教育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們的品德修養,通過書法教育中強調的正字、正心、正學風、正人品,來培養新時代下人才的同時激發學生們繼承我國優良文化傳統的良好行為習慣。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美育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書法教育也是育人價值體現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屬于藝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育人價值的基本特征是“面向全體,全面發展,培養個性”,該目的與書法教育的目的幾乎一致。俗話說“字如其人”,書法要求學生們讀都能練得一手好字在今后的學習甚至生活和工作中所必須的技能。完整的書法教育體系還能夠促進學生良好三觀的養成和發展,古人研究證明從一個人的書法寫字風格可以看出這個人的性格、學識甚至氣質修養等等,所謂“會于心,發乎己,率直天然”,書法教育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堅強的意志,不斷開發學生的智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從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2]。
為了能夠更好的拓展書法教育下的育人價值,在新課改中要求教師要充分的去分析和把握書法教育在學生發展中包含著哪些價值意義,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科素養。簡單的講就是在學校的書法教育中要去充分挖掘其存在的獨特的育人價值,要讓學生在掌握書法基礎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同時讓學生發現書法教學對于自身所存在的高層次價值,要讓學生認為書法知識不是為了學習而存在而是讓學生從多角度去發現書法教學特殊意義,因此,教師在書法中要不斷的去挖掘書法教學中育人的價值,以此為教學的出發點,把握好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激發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念。
具體分析,每一個學科的存在對于學生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價值意義,從深層次來看,書法教育對于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和價值觀的樹立都起著重要的作用,為學生提供認識我國歷史文化的基礎,讓學生從中去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和意義,豐富學生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通過不斷的實踐和互動來營造不一樣的書法學習氛圍;通過把握學生的學習書法需求來不斷的滿足學生們的意愿,給予學生書法學科特有的教學風格,通過分析和發展來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以及思維邏輯等;除此之外,還能夠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來讓學生在教學中體驗書法的“美”,從而表達出自己對書法的欣賞,為書法的傳承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大學生活中不斷的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世界,激發學生對書法世界的感受、體驗、認識、欣賞、改變以及創造力的同時體驗豐富的學習人生,滿足學生們在成長過程中認識自我和發展自我的需求,從而書法教師才能夠更好的從書法學科中讓學生感受到書法魅力的同時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2]。
對于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們有效學習教學內容的重要保障,想要在書法教學中有效的體現其中的育人價值,首先要抓住學生現階段學習的需求,比如大學階段的學生大多學習興趣低,甚至對不感興趣的課就會不了了之,這時候教師就要充分的加強教學活動的內容,激發學生們學習興趣,讓學生融入到教學環境中的同時能夠豐富學生們的精神文化世界。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們都聽過的一些故事或社會案例來引導學生本節課的相關知識,例如,在相關道德品質教育的書法課堂中,教師可以用一些相關的歷史故事來導入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以及道德品質的教學內容,比如說,孔融讓梨;鑿壁偷光等,讓學生根據自己所知道的內容以及教師對故事的講解通過自己的創新來表現出其故事內容,進行書寫過程及創作。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到課堂中,故事形式的導入更好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3],達到對書法課程的喜歡。
從古至今藝術與實踐二者不可分離,因此,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從實際出發,融入生活化教學,把握好學生的興趣以及學習需求,創造多樣化教學模式,通過有效的教學實踐提高學生們的道德水平,這樣的教學手段能夠更好的在書法教學中滲透德育。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優秀的書法名家為教學案例,通過對書法名家高超技術介紹的同時通過其書法作品來讓學生去感受其高尚的人格修養。除此之外,教師要充分的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來邀請書法名家來給學生進行講座分享給,有效的改變傳統書法重技輕道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把書法與做人融為一體,從而素養學生的良好品格,甚至還可以舉辦有關書法愛好者的書法筆會,讓書法名家用其書法技巧來征服師生,從而鼓舞學生對于書法的學習,在書法學習的過程中來感受書法的美麗,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4]。
甚至,學校可以開始書法社團,從過社團活動來引導學生的書法學習,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書法學是來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蛘咦屢I學生從書法的源頭以及歷史演變學習,激發學生們對書法的興趣的同時激發學生對我國歷史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尊重與熱愛,從而更好的去發揚和傳承。
在書法教學中欣賞教學是重點教學內容之一,教師可以在其教學中滲透德育。在書法教學中其實有很多教學內容都可以去滲透我國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作為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有效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將書法教學和傳統文化的特點相結合,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在書法作品欣賞的過程中滲透德育。例如,在學習我國書法名家蘇軾——以意驅筆,奇氣超倫時,教師可以其的代表作為例,首先,教師可以給學生們講述有關蘇軾的歷史以及較為出名的代表作品中的內涵和手段。讓學生們迅速的了解有關蘇軾作品的相關知識。其次,引導學生去分析作品的意境內涵以及突出的特點,讓學生們通過欣賞分析作品來感受書法的魅力以及我國傳統文化的美。最后,通過書法是用墨在紙上去表達情感和意境,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技巧性,更加深入的感受書法“美”[5]。
結語:綜上所述,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在大學書法教育中發揮其育人價值對學生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書法的學習更好的去豐富學生們的精神世界,激發學生們發揚和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