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少年兒童體育學校 四川 宜賓 644000)
隨著時代的發展,乒乓球的普及程度越來越廣泛,少兒學習乒乓球的年齡也在逐步的減小,4、5歲就開始學習乒乓球已是常態。2018年末,日本乒協就首創7歲以下國家隊集訓(U7以下),還特意為7歲以下球員定制高度適合的球臺,以便更好地推進乒乓球早期教育。近期,日本乒乓球協會公布了2020年度日本小學部國家隊選拔集訓將分為東日本和西日本兩個片區進行。天才少年松島輝空的弟弟松島翔空、現役日本乒乓球女隊的木原美悠弟弟木原壽馬等人都將參加本次選拔賽。近兩年來,日本隊的崛起更加證明了乒乓球在幼齡進行興趣培養和訓練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在這一背景下,我國的少兒乒乓球訓練若想持續保持領先就必須重視少兒的乒乓球訓練和少兒對乒乓球的興趣培養。
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于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力求參與某項活動并且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例如,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就會把注意傾向于心理學,在言談中也表現出心向神往的情緒。而愛好,則是指一個人在興趣的引導下經常參與某項活動并且有積極的活動傾向。例如,一個人愛好閱讀那么他就會常到書店和圖書館購買和借閱自己感興趣的書,并且會精神振奮、情緒愉悅感到有樂趣,因而表現地既自覺又積極。培養興趣和愛好對少兒的健康成長至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在乒乓球運動中乒乓球運動屬于技巧性運動、入門難度較高,需要一定時間的學習和積累才能掌握基本的推攻技術。對于年齡偏小的兒童教授乒乓球技術肯定要能難一些,其中單單是如何使少兒集中注意力、領悟動作要點就已經難上加難了,再加上前期球感和球性訓練的時間較長,揮拍固定動作的訓練更是冗長、乏味,所以在訓練過程中培養少年兒童對乒乓球的興趣、保持對乒乓球的新鮮感就變的至關重要。通過不同的興趣培養訓練方法使少年和兒童對乒乓球始終保持新鮮感和主動性,才能讓訓練更高效。為今后更復雜的弧圈球訓練、步法訓練和發球訓練等等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有益于培養少兒的意志品質和堅持不輕易放棄的體育精神。
少兒在訓練初期很難直接開始球臺上的訓練,所以在開始臺上訓練之前需要進行球感訓練。球感訓練的方法有:拋球訓練、顛球訓練、對墻擊球訓練等。在這三種基本的球感訓練中又可以進行不同的組合變化,比如,在拋球訓練中可以單手拋球、雙手拋球、兩人對拋等;在顛球訓練中可以正手原地顛球、正手走動顛球、反手原地顛球、正反手交換顛球等;在對墻擊球訓練中可以落地正手對墻擊球、反手落地對墻球、正反手交替對墻擊球等;不同的球感練習方法以從易到難方式逐步提高少兒對球的熟悉程度,這樣做不僅不會讓少兒感到疲憊煩悶,而且還能幫助少兒建立自信。對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小突破、小成功產生滿足感,對教練安排的下一次任務更有期待,從而使少兒始終保持對乒乓球的興趣。
在少兒熟悉球性、有一定的球感后,接下來就是進行揮拍訓練。只有正確的揮拍動作固定并跟隨好教練發球的節奏才能保證擊每一顆球都能順利上臺。那么各種揮拍的練習方法發揮的作用就顯而易見了。
比如,節奏揮拍教學的訓練方法:少兒喊的1對應動作為準備動作;2對應動作為引拍;3對應動作為腳交替、轉腰收臂。這樣的訓練方法首先提高了少兒學習揮拍的專注性又為接下來的多球訓練做鋪墊。一環扣一環的使少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乒乓球技術。交替揮拍、相互糾錯的訓練方法:讓少兒一對一、面對面的進行揮拍練習,一組揮拍完畢后,請對照組少兒進行點評、糾錯。這樣的訓練方法在提高少兒的交流、交際能力的同時又對正確的揮拍動作有了深刻的印象。有相互的交流、對比,少兒在乒乓球訓練中的趣味性也能隨之增加起來。
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曾經專門做過一項研究,關于電視對于兒童的影響,以比較不同的影視形象對于孩子行為的影響。結果證明,真人明星的影響力最大,影視明星位居第二,動漫排名第三。因此,在進行乒乓球訓練的過程中,有計劃的引導少兒觀看一些乒乓球賽事直播、乒乓球動漫電視劇。家長、教練為少兒介紹知名乒乓球運動員,比如,張繼科、馬龍、劉詩雯、陳夢、王曼昱、孫穎莎等。休閑娛樂時也可以觀看一些以乒乓球為主題的影視、影像。比如,《乒乓》、《乒乓世家》、《憤怒乒乓球》等作品在這些關于乒乓球的故事和世界冠軍的影響下會潛移默化的加深少兒對乒乓球的興趣,有效提高乒乓球訓練的效率。
乒乓球不僅是一項高技巧性的運動,也是一項需要充沛的精力和體力的運動。在練習過程中需要不斷的移動、找點、擊球、還原,對于腿部力量、腰部力量和核心力量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乒乓球訓練中身體素質訓練是必不可少的。
身體素質訓練是相對其他訓練來說是枯燥的,但又是少兒提升乒乓球技術的基礎條件。在訓練中,改變以往單調的步法訓練、收腹跳、立臥撐等,采用其他方法。例如,進行滑步移動、交叉步移動、單腿跳、蛙跳等項目的接力賽;接球轉圈懲罰型游戲;計時跳繩游戲;給少兒身體素質的訓練創造一個游戲的氛圍,在歡樂的氛圍中練習步法、協調性、身體素質。加重了少兒興趣培養的訓練效果肯定要比單純的身體素質訓練更好。
乒乓球技術動作的合理性跟身體的協調性和對技術動作的理解程度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學習一項技術動作就必須先把動作刻入腦海里,然后在跟著教練模仿動作,然后再是揮拍固定動作。所以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對少兒學習乒乓有著關鍵性的作用。
一個合理的技術動作是,從腳到腰到手再到指尖的傳遞。重要的是少兒與自己身體的配合,是學習好乒乓球的先決條件。在訓練中改變以往生硬的一對一技術動作教學,采用其他方法。例如,觀看同齡兒童技術動作視頻,模仿正確的技術動作;把技術動作分解成幾個部分教學,等少兒掌握后再把技術動作整合教學;揮拍、多球訓練交替進行,鞏固技術動作的同時還能提高對乒乓球的熟悉程度。不同的訓練方法增強少兒對技術動作的理解程度和模范程度,從而達到教練想要的效果。也讓少兒體驗了豐富多彩的教學課堂,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的同時還掌握了乒乓球技術動作。
心理素質在任何競技運動中都是不可忽視的重中之重。乒乓球運動由于有不同的旋轉、不同的落點、不同的變化,在比賽過程中的反應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是贏得勝利的關鍵要素。比賽中有許多出人意料的狀況,如何保持冷靜、理智的分析賽場上的情況也是心理素質訓練的重要意義。
心理素質的訓練不僅適用于乒乓球運動,對平時的學習生活也有著重要作用。早期的少兒乒乓球訓練對心理素質訓練不夠重視,最多也就靠偶爾的隊內比賽來進行心理抗壓訓練。現在可采用的方法,例如,進行關鍵比分的比賽;進行隊內循環比賽;與不同年齡段的成年人進行比賽;進行雙打、混雙比賽;分組團隊比賽;讓少兒熟悉比賽的節奏和強度;面對任何比賽的情況都要做好最困難的準備。從小灌輸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增強少兒的抗壓能力和應變能力與今后真正的比賽接軌。隊內不同類型比賽的增多和各年齡段成年人的交流比賽不僅能激發少兒對勝利的渴望,不斷地失敗、也在不斷地磨練少兒的意志品質。讓少兒從小就懂得“失敗乃成功之母”不畏懼挫折、不輕易放棄,少兒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慢慢得到了提高。而比賽最終的勝利還是取決與心理素質,所以在乒乓球訓練中心理素質應加強培養。
如今國家的經濟和國力都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的經濟條件、生活品質也得到了質的飛躍,但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逐年下降。層出不窮的青少年跳樓、自殺、輕生等事件更是讓人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抗壓能力產生懷疑。在這眾多事件下,讓我們對如何增強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展開進一步深入的思考。本文所講述的對少兒的興趣培養,不僅是讓少兒的乒乓球技術得到提升,更是增強了對少兒的生理、心理鍛煉;使少兒在生活學習中能夠更坦然的面對困難,為少兒的人生道路指明方向;更能讓少兒在成長的過程中收獲快樂、自信和滿滿的幸福感,為少兒未來的幸福生活添磚加瓦。
(1)在少兒乒乓球訓練過程中提高興趣培養的比例,以此促進少兒學習乒乓球技術動作嫻熟的運用;
(2)在少兒乒乓球訓練過程中,要注重對少兒心理素質的興趣培養。心理素質的有效提升不僅有助于少兒學習乒乓球,也有利于少兒的身心健康;
(3)根據不同的少兒制定不同的訓練計劃,在少兒訓練中以興趣培養作為重點,訓練方式多樣化,以提高少兒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目標,注重少兒學習的過程而不是結果;
(4)興趣在人的實踐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興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產生愉快緊張的心理狀態。這對少兒的認識和活動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利于提高乒乓球訓練的質量和效果;
(5)在少兒乒乓球訓練過程中,加強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培養研究,為加快少兒的乒乓球技戰術水平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