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永華
(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昆明 650000)
網球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項運動。很多人接觸網球運動時,都以正手位打法入門,原因很簡單,人們對正手的運用要遠比反手熟練,練習網球技術時也更容易掌握。不過,在正式賽事或日常娛樂時,想要贏得比賽、占得先機,往往需要將對方的反手位作為攻擊重點,才有更大的可能取得成功。可以說,雙反技術是極為重要的網球技能之一,認真分析這一技術的特點,科學地利用其優勢、規避其劣勢,才能夠在實際運用時更加得心應手,提高自己的技術水準,增加對方的失誤幾率,更好地在比賽中收獲勝利。
網球雙手反拍擊球最早出現于上世紀70、80年代,當時人們普遍使用正手擊球打法,不習慣反手擊球。因此,反手擊球技術不重視,甚至認為是旁門左道,不予認可。直到當時被譽為“網球王”的博格使用雙手反擊技術,并借此奪冠之后,雙反技術才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世界頂尖網球明星、我國運動員李娜的雙反技術和正手擊球一樣兇猛,是正手、反手兼顧的雙料王者。
雙反技術,與正手擊球方向完全相反,指球員兩只手由身體的左側擊打網球的技術打法。具體技術動作包括:(1)準備動作。球員的兩條腿要稍稍彎曲些,但身體要挺直、放松,兩只眼睛集中精力,注視對方來球的方向。接下來,就是隨時準備后擺引拍;(2)揮拍擊打網球。相對單手握拍,雙反技術的擊球點距離身體更近一些,因此,雙手緊緊握住網球拍時,最佳的高度是和腰部平齊,這樣便于根據來球高度隨時調整位置;(3)隨揮跟進。這個步驟相對更加重要。它能夠有效地維持將球擊打出去之后,球員自己身體的平衡,以防帶來無畏的創傷,而且由于球拍自然而然地揮至了球員身體的后方,所以能夠為下一次的還擊來襲之球做好充分準備。動作要求:球員必須兩眼緊盯網球,并用余光注視對手。移動時,動作一定要迅速,提前預判,精準移動到位,立刻進行后擺。擊打來球時,手腕應繃緊些,前手臂要直。擊球之后,應隨慣性繼續揮動,使球拍自然到達身體另一側。
反手擊球是網球運動中重要的一項技能。較之單手反拍,雙手反拍技術又具有自身更加鮮明的特色,雙反穩定性好,但控制范圍小,對腳步和體能要求更高等,因此,受到了廣大球員的喜愛,成為反手打法的主流。只有科學地分析雙反技術,真正透徹地了解雙反技術的特征和優勢,才能夠為更好地學習掌握、熟練運用這一技術奠定堅實基礎。
網球運動中,握拍既可以是單手,也可以是雙手。在揮拍擊球的過程中,從身體動作的施展上來看,單手與雙手有明顯的不同,導致了兩者在攻擊能力上巨大的差異。
首先看單手握拍。在擊球進行反擊的時候,動作最初由肩膀開始施展,假如不能夠預先即刻引拍,導致的直接后果便是非常被動地、單單依賴前臂力量將球揮過去,毫無力量感可言,反擊過去的球速度特別慢,不僅球員自己極易出現擊球失誤,而且給對方帶不來任何威脅。同時,在這一過程中,稍不注意的話,還可能損傷球員自己的肘部肌肉,造成“網球肘”,帶來很大的傷害;
其次再看雙手反拍擊球。這一技術動作是將整個身體作為主軸,肩部圍繞身體這個中心進行轉動,這樣一來,可以更容易地把全身上下的所有力量聚集于兩個手臂中去,在揮拍擊球的一剎那,全部爆發出來,球反擊過去的力量要更大,速度也要更快,很多時候會出現對手根本反應不過來的情況,球帶來的威脅性大大地增強了。
雙反技術攻擊能力更強的優勢,在澳網男單總決賽等正式賽事中,表現得最為淋漓盡致。這樣的比賽往往是強手對強手的巔峰決戰,球員雙方運用雙手反擊技術的機會更多,經常出現兩名運動員相互在底線大力進行雙反抽球的情況。由于雙方都是用雙手反擊,再加上專業運動員經過訓練之后自身力量非常強,因此,球在場地之間來回穿梭,力度大、速度快,不瞪大眼睛看的話,甚至看不清球的即刻位置,只是看到一個小小的黑點在極短的時間內被擊來擊去。可以說,在這樣的巔峰對決中,雙方比的不僅是毅力、技術,更比的是力量、速度。雙反技術運用好的一方,常常能夠將其作為自己重要的致勝法寶之一,取得領先,贏取比賽。實際上,不僅全球網壇最拔尖的運動員在使用反手打法時,常常采用雙反技術,普通的專業網球運動員或者是網球業余愛好者也偏愛雙反這一技能,可以說,雙反技術是網球反手打法不折不扣的主流。
雙手反拍擊球與單手反拍擊球的區別,在身體姿勢、位置方面非常明顯。當用雙手反拍擊球的時候,一般來說擊球點距離身體更近,靠近身體,這樣一來,球員能夠有意識地使用自己的后背把對手的視線攔住,好處很明顯,那就是對方球員就無法辨別自己還擊的準確方向,進而也就根本不可能預先進行擊球的準備工作,對方失誤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與此相反,當球員用單手進行反擊時,擊球點往往距離身體較遠一些,這種情況下,揮拍擊球的一瞬間,自己的身體也就完全展開了,擊球反擊的整個身體姿勢全部向對方暴露了,進而對方能夠很清晰地做出判斷,預先調整好回擊來球時的身體姿勢、位置,進而使回擊球的威脅性極大地增強,對球員自己接球反擊非常的不利。可以看出,與網球單手反擊球相比,雙手反擊的隱蔽性要強很多。
同時,與單手反擊相比,雙手反擊的隱蔽性還能夠給對方球員帶來迷惑性。當用雙手反向握拍時,能夠更容易地掌控好球,進而能夠輕松地變更擊球的線路,令對方球員無從預判來襲網球的著地點。如此一來,就能給對方更多的迷惑,判斷失誤的幾率大大增加,實現自己的擊球得分。
與雙手握拍反擊相比,單手反擊的一大弊端便是穩定性差很多。在網球運動中,想要贏得對方,靠的是技術,更是體力。單手握拍擊球時,實際上違背了身體平衡這一最基本的規律,進行一次、兩次或少數幾次沒有問題,但是在網球比賽高強度的對抗過程中,需要連續幾十、上百甚至上千次的全力揮擊,大多數人的身體根本就扛不住,即使是咬牙硬頂著,擊球失誤的幾率也會極大地增加。
在進行網球運動時,使用正手擊球盡管更符合人們的習慣,動作要領更容易掌握,但是,使用單只手擊球的力量再大也比不過雙手,而且力度很難掌控得恰到好處,不可避免地就會出現還擊球出了底線,觸網,或者是直接打到了邊界線之外。這種情況下,球員擊球的動作本身可能并無不當之處,但是,由于一只手力量的局限,擊球反擊時自然穩定性不足,進而使擊球動作的穩定性、網球著地點的準確性不高。可以說,用單手握拍擊球容不得毫厘的偏差,要不然回擊球的效果將會大打折扣的。當然,如果反擊時使用單手的話,其穩定性還比不上正手反擊,更無法與雙手反擊相提并論。
與單手握拍回擊相比,雙手反擊掌控好的話,產生上述失誤的幾率就要低很多。雙手握拍時,其力量要比單手強很多,因此,擊球的動作穩定性更強一些,在對球的著地點控制方面也會更加精準,甚至于能夠實現“精確制導”的良好結果。這個時候,球員想將球打到對方左邊,就不會偏向左邊,同樣,想將球擊打到對方的前面,把球打到偏向后面的可能性也極小。一句話,球員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將球打向自己想要的方向和著地點,這樣一來,給對方球員帶來的壓力與威脅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在諸如澳網男單總決賽一類的高水平賽事中,世界一流水平運動員對雙反擊球穩定性的掌控,體現得最為真切。這樣的賽事里,你很容易發現,很多時候球員反擊球時,都打出了壓線界內球這樣的高水準。在現場直播時的慢鏡頭解說中,你會猛然間發現他們反擊球的落地點往往不僅僅是壓線而已,而是恰到好處地落到了邊線外緣,也就是說在界內與界外之間,差之毫厘的話,就會謬以千里,成了界外球,無法得分。毫無疑問,假如是單手握拍進行反擊的話,根本不可能把控的這么精準,這不僅僅是雙反技術獨特的優勢所在,更是其能夠成為網球反手打法主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體育運動競賽中,比賽雙方的較量牽涉到戰術、技術、力量、耐力等方方面面。其中,力量的比拼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面。當然,網球運動也是如此。反擊力量充沛、力度更大的網球運動員,其擊打過去的球不僅更加有力,而且速度更快,因此,贏得比賽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地增加。
在網球運動中,使用兩只手握拍進行反擊的話,其力量與一只手握拍相比,力量要大得多。原因很簡單,當球員使用兩只手握拍回擊對方來勢兇猛的球時,常常是用自己身體的轉動,將力量先由腳下傳導到腰部,然后再由腰部傳導給雙手,這樣就很好地實現了全身上下發力,其力度之大、力量之強可以想見。
可以說,雙反技術的這一獨特優勢,對于一些身體小巧的女性網球運動員或自身力量不夠的運動員,尤其有利,他們可以充分使用雙手反拍技術,來實現對力量不足這一劣勢的彌補,極大地提升反擊來球的力量。
網球比賽過程中,想要實現擊球得分,重要的方法之一便是想方設法壓制住對手,將對手調動起來,使其在網球場地的底部左右奔跑,疲于拼命,甚至于誘使對手退到底線之外,來不及接住下一波來勢兇猛的來球。要達到這一目的,單手反擊技術很難實現,雙手反擊技術卻能夠更為輕易地實現。
雙手反向握拍時,由于掌控到位、擊球精準,因此擊打來球時能夠更為靈活、自如,對近身球、高遠球這一類威脅性大、接球難度高的來球,只是靠自己腕部恰到好處地輕輕一抖,就完全可以回擊給對手。總的來說,運用好雙手反擊技術,常常能夠收獲出其不意的效果,這些是常規的正手擊球不可能實現的。因此,依靠雙反技術的靈活性,可以更為輕而易舉地化解網球比賽里出現的刁鉆、棘手來球。這也是雙反技術能夠成為網球反手打法主流的一個重要原因。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當然,網球運動中的雙反技術也不例外。雙手反擊憑借其強大的攻擊力、良好的隱蔽性等獨特優勢,成為了網球反手打法的主流。那么,這一技術有哪些不足之處,如何科學地進行規避,并結合球員自身的實際情況,更合理地將這一技術運用到比賽實踐之中,將其發揚光大,就成為必須認真面對、有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認清雙手反擊技術的局限性,科學地進行規避,才能夠為更好地運用這一技術提供堅實的基礎。總的來說,雙手反擊技術的不足之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給對手提供了更大的攻擊范圍。當球員雙手握拍反向擊球時,收獲了力量強大、穩定性好、靈活性高等一系列優勢,不過,因為使用這一技術往往需要擊球點相對來說更加靠近球員的身體,當擊球反攻完成之后,網球拍與球員的雙手隨著揮拍這個動作到達了身體的上部,而且偏于上方較多,這樣一來,直接后果就是球員的手臂根本無法在極其有限的時間內及時恢復到位,準備下一次反擊,或者即使匆匆忙忙接住了來襲之球,也會由于準備不充分,導致回擊的球力量不夠,無法按照球員頭腦中的預定方位落地。可以看出,雙手反擊網球時,由于動作本身導致的身體姿勢原因,給對手的快速回擊提供了更大的攻擊范圍,造成球員自身的防守處于不利位置,隨后下一輪的反攻也可能會受到影響,效果不佳;
(2)球員熟練掌握動作要領難度較大。運用雙手反向擊球技術時,與單手反向擊球技術相比,對球員的腳步移動速度、準確預判移動位置能力要求更高,球員學習、掌握起來難度更大一些。原因很簡單,由于雙手反向擊球時擊球點距離身體更近,因此,球員自身的預判能力必須很強,腳步的移動速度必須很快,才能夠確保在極短的時間內精準、及時到位,迅速反擊來球。可以看出,雙手反擊技術對球員自身的素質要求很高,既要求強大的體能,也要求腳步移動的靈活、快速,同時,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質,以保證一瞬間的準確預判,提早發動身體,迅速到達正確的位置,極速反擊來球。這一技術對球員素質要求高、掌握難度大的特點,在日常網球娛樂時偶爾使用雙反技能體現得還不是太明顯,在激烈的高水位對抗比賽中,就凸顯出來了;
(3)對球員體能的消耗相對更大。在使用雙手反擊技術時,由于擊球點更近,導致球員自己擊球的范圍會小很多,這樣一來,必然對球員的身體造成更大的限制,動作固然穩定了、靈活了,不過,球員在球場上跑動的距離也增加了不少,次數多了的話,對球員的體能消耗非常大,進而使球員在比賽中處于不利的形勢下。特別是在激烈的網球比賽中,球員總是有意將球擊打到對方場地的底線兩角處,除了給對方反擊帶來困難之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希望通過增加對方跑動的距離,來更多地消耗對方的體力,以便在對手疲憊、松懈時,完成最后的致命一擊。可以看出,良好的體能是熟練運用雙手反擊技術的重要條件,也是在比賽過程中有效地抵抗住對手來回調動的堅實基礎。
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好雙手反擊這一反手打法的主流技術,必須立足球員自身的情況,結合比賽過程中的實際,利用好這一技術的優勢,有效規避其不足之處,科學地進行運用,才能夠充分地發揮出其巨大功能。
首先,對于體能差一些的球員來說,在日常訓練中加強體能訓練之外,還要注意把握好比賽中使用雙手反擊技術的頻率,把握好度,能正手擊球時盡量使用正手擊球,避免使用雙手反擊過于頻繁,使自身體力過快地透支殆盡,無法保持整場比賽中身體的良好狀態;
其次,對于力量不大或者女性網球運動員來說,在比賽中回擊對方反手球的時候,不妨盡可能地運用雙手反擊技術,不過,在使用的過程中,雙手握球拍時一定要將手腕繃緊,確保球拍拍面的穩定性、方向的精準性,使回擊過去的球一定具備相當高的質量才行;
再次,對于身體素質好、腳步移動快、心理能力強的運動員來說,由于其自身的身體條件允許,可以有效地規避開雙手反擊技術的不足之處,因此,完全可以大膽地使用這一技術。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完成反手擊球動作之后,一定要及時做好防守的準備,以防對方的下一波來襲之球;
最后,不論對于哪種類型的運動員來說,對于對手打過來的底線近身球、高球這些威脅性很高的球,要盡可能地使用雙手反擊技術,通過手腕部的輕松抖動,發揮好這一技術的優勢,給對手以有力地回擊。
在網球運動中,雙手反擊技術優勢非常突出,具備強大的攻擊力、良好的隱蔽性、極佳的穩定性、高超的精準性等等,正是憑借這一系列優勢,令運動員在使用這一技術時能夠給對手以凌厲的反擊,尤其是在回擊對手打過來的貼身球、高球等刁鉆球時,優勢更加明顯。因此,雙手反擊技術毫無疑問地成為了網球運動中反手打法的主流,受到從業余愛好者到普通運動員、頂尖網球手的普遍青睞。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雙手反擊技術同樣如此。在優勢明顯的同時,雙手反擊技術也存在體力消耗大、給對方以更多攻擊空間、對運動員素質要求高等劣勢。在實踐過程中,要充分地發揮雙手反擊技術的優勢,合理規避其不足之處,才能夠做到興利除弊、科學使用,將其進一步發揚光大。